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学者发现灵芝,人参,枸杞子,田七等名贵中药之所以具有滋补强壮和抗癌作用,与含有有机锗密切相关。中外大量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表明,水溶性有机锗具有广泛的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的作用。它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理功能正常化,广谱抗肿瘤和抗致癌因子;明显延缓衰老;益智美容和健身等,从而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过山蕨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为:山柰酚(1);山柰酚-7.0-α-L-鼠李糖苷(2);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6).结论 化合物2,3,4,5,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山茶[Camellia sinensis(L) O.Kuntze]种子总皂苷碱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制备型反相HPLC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山茶种子总皂苷的碱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去酰基茶皂苷类化合物,即desacyl-assamsaponin A(1)、desacyl-assamsaponin D(2)、desacyl-assamsaponin E(3)、desacyl-assamsaponin F(4)、desacyl-theasaponin E(5)。结论对山茶种子总皂苷碱水解产物化学成分系统研究尚属首次,可为山茶皂苷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退化进而极易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有关调节肠道菌群进而干预骨质疏松症的研究逐渐兴起。炎症性肠病是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炎症免疫变态反应,而炎症性肠病与骨量丢失密切相关。近来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肠道MicroRNA直接的相互作用可以治疗炎症性肠病。为此,我们提出设想,肠道菌群可能调节肠道MicroRNA具有治疗骨质疏松症潜力,现从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MicroRNA与骨质疏松症;肠道菌群与MicroRNA;炎症性肠病与骨质疏松症四方面展开综述,支持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肠道MicroRNA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观点,为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夏膝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左心室指数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50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5组,SHR模型组、缬沙坦组、夏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分别予以缬沙坦和不同剂量的夏膝颗粒灌胃,同时选取8只同周龄的雄性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对照。结果缬沙坦和夏膝颗粒各组对血压及各组大鼠左心室指数的影响,治疗前各组与WKY组比较都有较明显差异(P〈0.01),治疗8周后阳性药组和夏膝高剂量组与SHR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夏膝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与模型组比较有较明显差异(P〈0.01);夏膝高剂量组与缬沙坦组有相类似的延缓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治疗作用。结论高剂量的夏膝颗粒在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可延缓SHR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过山蕨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宁  李铣  冯志国  杨世林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4):1049-1051
 目的研究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过山蕨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为:山柰酚(1);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2);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6)。结论化合物2,3,4,5,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国产山茶(Camellia sinensis)种子中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制备HPLC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中国产山茶种子中分离得到了7个茶皂苷类化合物,即茶叶皂苷I foliatheasaponinⅠ(1),阿萨姆皂苷A assamsaponin A (2),阿萨姆皂苷B assamsaponin B(3),阿萨姆皂苷C assamsaponin C(4),阿萨姆皂苷D assamsaponin D(5),阿萨姆皂苷F assamsaponin F(6),阿萨姆皂苷I assamsaponin I(7)。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茶种子中分离得到。对中国产山茶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8.
刀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刀豆(Canavalia gladi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刀豆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即没食子酸(gallic acid,1)、没食子酸甲酯(methyl gallate,2)、1,6-二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6-d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羽扇豆醇(lupeol,5)、δ-生育酚(-δtocopherol,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过山蕨中有机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宁  李铣  冯志国  李雪征  张鹏 《中草药》2007,38(7):970-972
目的研究过山蕨Camptosorussibiricus中有机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过山蕨中分离得到了10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即11,12,15-三羟基-13-烯十八碳酸(11,12,15-trihydroxy-13-en-octadecenoic acidⅠ)、咖啡酸(caffeic acid,Ⅱ)、香豆酸(courmaricacid,Ⅲ)、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Ⅳ)、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Ⅴ)、异香草酸(isovanillic acid,Ⅵ)、2,4-二羟基苯甲酸(2,4-dihydroxybenzoic acid,Ⅶ)、肉桂酸(cinnamicacid,Ⅷ)、丁二酸(succinic acid,Ⅸ)、棕榈酸(palmiticacid,Ⅹ)。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将其命名为过山蕨酸(camptosoric acid),化合物Ⅲ~Ⅹ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过山蕨中有机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过山蕨Camptosorussibiricus中有机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过山蕨中分离得到了10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即11,12,15-三羟基-13-烯十八碳酸(11,12,15-trihydroxy-13-en-octadecenoic acidⅠ)、咖啡酸(caffeic acid,Ⅱ)、香豆酸(courmaricacid,Ⅲ)、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Ⅳ)、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Ⅴ)、异香草酸(isovanillic acid,Ⅵ)、2,4-二羟基苯甲酸(2,4-dihydroxybenzoic acid,Ⅶ)、肉桂酸(cinnamicacid,Ⅷ)、丁二酸(succinic acid,Ⅸ)、棕榈酸(palmiticacid,Ⅹ)。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将其命名为过山蕨酸(camptosoric acid),化合物Ⅲ~Ⅹ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