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讨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综合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有效的救治措施.结果 以血糖降至10.0 mmol/L以内为指标,24 h内达到指标38例,48 h内达到指标7例,72 h内达到指标3例,所有患者经治疗15~30d内痊愈出院.结论 积极有效的开放静脉通道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配合科学的补碱、补钾、去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措施是提高疗效和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甲钴胺与前列地尔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DPN患者分为甲钴胺组和前列地尔组,甲钴胺组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前列地尔组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注射液,均连续治疗3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效果和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与甲钴胺组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够通过改善神经营养显著提高DPN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药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冯之静 《国医论坛》2014,29(1):43-44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冯之静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服吡格列酮片,实验组予服天麦消渴片,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和冯之静细胞功能指数。结果:两组均能够降低HOMA—IR和提高HOMA—HBCI,但实验组降低HOMA—IR和提高HOMA—HBCI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在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胰岛冯之静细胞功能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5.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NDP)是糖尿病 (DM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高达 60~ 90 %甚至可累及全部DM患者[1] 。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均可受到累及。表现为肢体疾病 ,肢体麻木 ,蚁行感、烧灼、肌无力 ,感觉减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胰岛素缺乏和高血糖是始动因素 ,神经缺血 ,多元醇通路活性增高 ,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等共同参与[1] 。治疗应针对发病机制进行综合治疗 ,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改善神经供血 ,高肌醇饮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等。良好的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神经病变并发症的基本措施 ,再辅以针对性药物治疗。近…  相似文献   
6.
<正> 首发表现为脑卒中而无肺部症状的肺癌患者早期诊断困难,常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尽管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国内文献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993年3月~1997年12月收治的23例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56~78岁,平均63.7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1~7天,从就诊到确诊时间为7~22天。有高血压病史者5例,糖尿病病史者2例。 1.2 临床特点:本组患者均以急性脑卒中为首发症状就诊于神经内科,其中左侧偏瘫、偏身麻木12例,右侧偏瘫伴失语8例,双下肢无力伴小便失禁3例。伴头痛、呕吐3例,伴精神呆滞4例。本组23例均经头颅CT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14例,脑梗塞7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4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误诊原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46例患者误诊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15例,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11例,误诊为肥胖症8例,误诊为冠心病和原发性心肌病7例,误诊为慢性胃炎4例,误诊为老年性痴呆1例。所有患者经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医生应明确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表现特点和诊断标准,结合FT3、FT4及高敏TSH检查,从而降低误诊率和误治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冯之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149-150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科12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静脉滴注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胰岛素泵组在血糖达标、血酮转阴和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总用量方面明显优于静脉滴注组(P<0.01);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静脉滴注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以及尿酮转阴时间短,胰岛素总用量小、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稳定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溃疡、坏疽并感染。是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合并症。1972年Catteral明确定义为DF是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其发病率国外约5.8%~6.3%,国内发病率较低约0.9%~1.7%。据文献报道,糖尿病足发生率占糖尿病住院人数的20%~50%。本病主要表现为间断跛行,夜间疼痛性痉挛,神经性水肿,皮肤慢性溃疡,下肢肌肉萎缩,皮温减低,足背动脉搏动微弱等。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伴食管裂孔疝在临床上常可见到 ,但国内外文献尚未见系列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曾见 12例次 ( 10例患者 )糖尿病伴食管裂孔疝患者 ,均有明显上腹不适及胸前区压榨感 ,多次误诊为胃肠功能紊乱或心肌缺血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我院内分泌病房住院及 (或 )门诊患者 ,诊断符合 WHO( 1985年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 IDDM) 2例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 NIDDM) 8例。均有反复发作顽固性胸前区不适、恶心、呕吐的病史 ,最终经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证实为食管裂孔疝 (滑动性疝 9例 ,食管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