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交实验优化裂叶荨麻根的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选裂叶荨麻根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荨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用水量对其的影响很小。结论优选工艺为:用10倍的水量在100℃下,回流提取3次,1h.次-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宽叶荨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叶荨麻地上部分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3β-羟基-5-烯-欧洲桤木烷醇(Ⅰ)、豆甾-4-烯-3-酮(Ⅱ)、1,3-二肉豆蔻酸-2-山梨酸-甘油三酯(Ⅲ)、α-香树脂醇(Ⅳ)、β-香树脂醇(Ⅴ)、羽扇豆烷醇(Ⅵ)、4-羟基苯甲酸(Ⅶ)、正二十八烷醇(Ⅷ)、正二十八烷酸甲酯(Ⅸ)、十六烷酸(Ⅹ)、十一烷酸(Ⅺ)、胡萝卜苷(ⅩⅡ)、β-谷甾醇(ⅩⅢ)。结论化合物Ⅰ~ⅩⅢ均为首次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Ⅺ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荨麻根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荨麻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荨麻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应用理化数据分析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从荨麻根中分离得到 10 个化合物,分别为 α - 香树脂醇 ( Ⅰ ) 、 β - 香树脂醇 (Ⅱ)、齐墩果酸 (Ⅲ)、 双( 5- 甲酰基糠基)醚(Ⅳ)、 5- 羟甲基糠醛(Ⅴ)、 4- 羟基苯甲酸 (Ⅵ)、东莨菪素(Ⅶ)、东莨菪素苷(Ⅷ)、胡萝卜苷(Ⅸ)和 β - 谷甾醇(Ⅹ)。 结论 化合物Ⅰ ~ Ⅶ均为首次从荨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滇藏荨麻提取物的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滇藏荨麻提取物各极性部位的5α-还原酶抑制活性。方法基于酶联免疫方法,建立抑制5α-还原酶体外模型,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提取5α-还原酶,与底物睾酮以及供氢体NADPH共同组成了一种微量反应体系。利用酶标仪检测双氢睾酮(DHT)的含量。以DHT的含量来判断5α-还原酶的活性,用非那雄胺做阳性对照药。结果滇藏荨麻根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结论滇藏荨麻根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为抗BPH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宽叶荨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叶荨麻地上部分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3β-羟基-5-烯-欧洲桤木烷醇(Ⅰ)、豆甾-4-烯-3-酮(Ⅱ)、1,3-二肉豆蔻酸-2-山梨酸-甘油三酯(Ⅲ)、α-香树脂醇(Ⅳ)、β-香树脂醇(Ⅴ)、羽扇豆烷醇(Ⅵ)、4-羟基苯甲酸(Ⅶ)、正二十八烷醇(Ⅷ)、正二十八烷酸甲酯(Ⅸ)、十六烷酸(Ⅹ)、十一烷酸(Ⅺ)、胡萝卜苷(ⅩⅡ)、β-谷甾醇(ⅩⅢ)。结论化合物Ⅰ~ⅩⅢ均为首次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Ⅺ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荨麻提取物对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荨麻提取物中水溶性成分的5a-还原酶抑制活性.方法 基于荧光测定的方法,建立一种5a-还原酶抑制剂体外模型,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提取5α-还原粗酶,与底物睾酮(Testosterone)以及供氢体还原型辅酶Ⅱ(NADPH)共同组成了一种微量反应体系.利用荧光测定仪检测NADPH的含量,以荧光的强弱来判断5a-还原酶的活性,以非那雄胺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反应体系中加入荨麻提取物后荧光值有显著升高.结论 荨麻根的水溶性成分在体外能够抑制5a-还原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三角叶荨麻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三角叶荨麻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三角叶荨麻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应用理化方法和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自三角叶荨麻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E-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2E-5α,8α-peroxyergosterd-6,22-diene-3β-alcohol,1)、东莨菪素(scopoletin,2)、正丁基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6)、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7)、对甲氧基苯甲酸(4-methoxybenzoic acid,8)、十七烷酸-1-甘油酯(2,3-dihydroxypropyl heptadecoate,9)、正十五烷酸(pentadecanoic acid,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三角叶荨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荨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荨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为荨麻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雷公藤)组、荨麻水提物高、低浓度组、荨麻醇提物高、低浓度组,通过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来观察大鼠体重、原发侧和继发侧足跖的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注射弗氏完全佐剂的各组大鼠足跖可见明显肿胀;与模型组相比,荨麻水提物高浓度组可明显减轻大鼠原发侧和继发侧足跖的肿胀度以及关节炎指数;其他3组对足跖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 荨麻水提物高浓度组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最强,仅次于雷公藤组,荨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