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得气”的自主神经效应。方法:以84例健康青年女性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配至得气组、不得气组和空白组。得气组针刺右侧足三里,深度2.5 cm左右,提插得气,行针5 min后出针;不得气组针刺足三里,深度0.4 cm,不提插,不得气。两组于针刺前、针刺后即刻、30 min与60 min行心率变异检测。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也在相应时段行心率变异(HRV)检测。指标包括:总功率对数(ln TP)、极低频对数(ln VLF)、低频对数(ln LF)、高频对数(ln HF)和低/高频比值对数(ln LF/HF)。针感强度采用麻省总医院针感量表(MASS)评估。结果:干预后即刻与干预前差值,得气组与不得气组、空白组比较,ln TP、ln VLF和ln L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ln H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不得气组比较,ln 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时段,各组间HRV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气组干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应用血清标志物降钙素原(PCT)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需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按是否发生VAP分为两组:VAP组(55例)和非VAP组(55例)。记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后WBC、CRP及PCT等炎症指标水平;并统计各炎症指标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两组机械通气前WBC、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机械通气后WBC、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VAP组(P<0.01);PCT对VAP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依次为81.52%、86.84%,均高于WBC和CRP。结论 PCT在危重症患者VAP早期诊断中特异性与敏感性更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该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IL-35在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心脏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通过CV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模型为感染组(IF组),给予IL-35治疗的小鼠为IL-35治疗组,感染后给予空载质粒治疗的小鼠为p-FC组,正常组未给予病毒感染并给予生理盐水为对照,感染者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脏IL-35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7比例,小鼠心脏组织HE染色后进行心肌炎评分。结果感染CVB3病毒1 d、3 d、5 d和7 d后,BALB/c小鼠体重逐步下降分别为(22.3±4.2)g、(18.3±2.6)g、(17.1±2.4)g和(13.2±1.8)g,心肌炎评分逐步升高分别为0.5、1.5、3.0和4.0,腹腔注射IL-35表达质粒可缓解小鼠体重和心肌炎评分;心脏IL-35表达水平与小鼠体重减轻重量(r=-0.532,P=0.034)和心肌炎评分(r=-0.670,P=0.005)呈负相关;CVB3感染第7 d,经IL-35治疗的小鼠脾脏Th17细胞比例下降(P0.05)。结论在心脏组织表达的IL-35可能通过抑制脾脏Th17细胞治疗柯萨奇病毒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4.
刺血拔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注射用针头刺络放血治疗肩背肌筋膜炎40例,并与传统针灸加红外线理疗相对照。刺络放血组的总疗效是92.5%,对照组是72.7%,刺络放血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刺络放血治疗肩背肌筋膜炎优于一般的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5.
缺铁性贫血主要见于祖国医学中的眩晕、心悸、血虚、月经过多、崩漏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4—18岁12例,19—28岁81例;29-35岁27例;36—45岁15例。病程:短者1个月,长者9a。贫血程度:轻度72例,中度54例,重度9例。  相似文献   
6.
广藿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从广藿香的全草及挥发油中分得9种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诸分析鉴定为广藿香醇(1),广藿香酮(2),木栓酮(3),表木栓醇(4),3,3’,7-三甲氧-4’,5.二羟黄酮(5),3,3’,4’,7-四甲氧-5-羟黄酮(6),齐墩果酸(7),β-谷甾(8),胡萝卜甙(9)。除化合物1,2和5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北野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北京100094)关玲,权丽辉,沈一行,陈建民北野菊[Chrysanthemumlavandulaefolium(Fisch.)Makino]又名甘野菊或岩香菊,它是其同属植物野菊[De...  相似文献   
8.
在肛管直肠病症中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以肠道内细菌感染为主要发病机制,发病后易导致出现肛周持续性剧烈疼痛,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切开引流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此疾病的常用方法,术式的应用虽然能取得较好效果,但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有不适感与应激反应出现,影响预后[2]。对此,不仅在院内,在院外加强护理干预也尤为重要。现探究延续性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脑梗死发生后直接观察梗死区微血管灌注状态是评价治疗效果的最直接证据.目的:动态观察针刺后大鼠脑缺血区流质、流场的变化,定性、定量地分析软脑膜缺血区微血管的状态及其所伴随的血细胞的流速及流态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材料:实验于2000-05/09在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研究室完成.选用健康雌性2月龄Wistar大鼠120只,单纯随机分为针刺组36只,模型组36只,假手术组36只,正常组12只.前3组又按拟观察时段的要求分3,6,24 h组,每组12只.方法:针刺组、模型组动物经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用开颅热凝阻断法行大脑中动脉阻塞术.假手术组经麻醉,开颅等手术过程,但不阻断大脑中动脉.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针刺组于大脑中动脉阻塞术60min后,在人中、内关穴区施加针法:先刺双侧内关,接电针仪,疏密波、频率4~10 Hz,强度0.4 V,持续刺激5 min.继续针刺人中,施雀啄手法强刺激10下.假手术组、模型组动物经抓取、固定过程,但不针刺.采用血管内皮细胞荧光染色及白细胞荧光示踪法,结合显微录像系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动态定量地观察了针刺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后3,6,24h软脑膜微血管形态、密度、血流速度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段软脑膜微血管的形态、密度、血流状况,以及注入荧光剂后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周围脑组织状况.②定量测量各组大鼠不同时段梗死区微血管密度、血流速度.结果:1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各时段微血管内皮细胞着色差,组织渗出荧光多,针刺组明显好于模型组.②软脑膜微血管密度: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针刺组3,6,24 h时段明显高于模型组[(6.92±0.42),(3.25±0.52)根/视野;(7.61±0.51),(3.68±0.32)根/视野;(8.24±0.72),(5.49±1.2)根/视野,q=5.02~13.84,P<0.01].③软脑膜微动物白细胞速度: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针刺组3,6,24 h时段明显高于模型组[(1193±358),(600±261)μm/s;(1 112±267),(517±115)μm/s,(1 766±293),(611±291)μm/s,q=4.60~8.28,P<0.01].结论:在脑梗死早期,缺血区动、静脉、毛细血管断流现象严重,开放的血管数目少,流速减慢,脑灌注不良.针刺可改善缺血区的灌注状态,使开放的血管数增多,血细胞流态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心动超声对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性室速、尖端扭转性室速、心室颤动)多见,其总发生率达52.14%,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RD)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心脏结构改变有显著相关性,改善心脏重构,有利于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