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rialgrowthfactor ,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P5 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88例乳腺癌 ,10例正常乳腺组织以及 1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标本的VEGF和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 88例乳腺癌病例中 ,有淋巴结转移的VEGF阳性表达率 (94.2 9%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VEGF阳性表达率 (49.0 6 % ) (P <0 .0 0 1) ,VEGF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肿瘤大小无关系 (P >0 .1)。P5 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状况 (P >0 .5 )及肿瘤大小 (P >0 .1)无关系。在VEGF表达阳性患者的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45 .76 % )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患者的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17.2 4% (P <0 .0 1)。结论 :VEGF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P5 3基因失活和突变能降低血管生成阻止因子的分泌从而激发VEGF在肿瘤中的表达 ,促使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秦安  孙键 《中国保健》2005,13(12):14-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42例不明原因腹部闭合伤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和治疗.结果探查42例,均明确诊断.35例在腹腔镜下得到治疗,7例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探查术应用于腹部闭合伤,可达到诊断与治疗的双重目的,并为镜下无法完成治疗的病例指明中转开腹方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组,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静滴,每天1次,持续7d。常规治疗组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7天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 selectin,sE-selectin)、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值;并统计两组患者28 d的病死率。结果血必净组28天病死率(11.1%)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血必净组患者血清TNF-α、IL-1、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血必净组患者血清sTM、sE-selectin、ESM-1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S,Cat S)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动态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7周龄雄性Dahl盐敏感(DS)大鼠分别给予高负荷食盐(8%)或正常负荷食盐(0.3%)为12周和19周建立心肌肥厚(H-LVF)模型,心力衰竭模型(H-HF)及同龄对照组(12W-C和19W-C)。另设人体心肌生检标本作研究对象(高血压代偿性心肌肥厚患者7例,心力衰竭患者18例和正常对照6例)。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Cat SmRNA及蛋白表达,酶谱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的Cat S活性,免疫印迹杂交检测心肌组织中的白介素1β蛋白表达,细胞荧光染色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Cat S的表达,心脏石蜡切片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法和van Gieson's染色法分析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含量,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结果H-HF组大鼠和患者心肌中的Cat SmRNAs的表达显著高于19W-C组和H-LVF组大鼠和人(P〈0.01)。免疫组化法和in situ法分析显示增高的Cat SmRNA和蛋白主要表达于心肌细胞。H-HF组大鼠心肌的弹性蛋白分解能也显著高于19W-C(4.1倍)。H-LVF大鼠心肌间质弹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在H-HF大鼠则下降低于对照组水平。H-HF组心肌白介素IL1β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9W-C。IL1β刺激心肌细胞的Cat S蛋白表达。心肌中的弹性蛋白酶表达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88,P〈0.05)。结论Cat S参与心室病理改变,是导致间质改变、心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提示心肌Cat S在H-HF时心室重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预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237例行GC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术前最近一次的血液检测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按此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FAR组和高FAR组,分析两组的FAR与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N分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FAR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 ROC曲线确定FAR最佳临界值为0.0707,此时预测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62.5%,特异性为76.0%。统计结果显示,血清FAR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脉管浸润等有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FAR、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脉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肾癌组织中c-kit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137例透明细胞癌、82例乳头状癌、51例嫌色细胞癌标本中c-kit蛋白和PC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嫌色细胞癌中c-kit强阳性表达率为94.1%(48/51),明显高于透明细胞癌的16.1%(22/137)及乳头状癌的28.1%(2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it强阳性表达仅与嫌色细胞癌分期有关(P=0.038);在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中PCNA表达与分级关系密切(P=0.043,P=0.011),而与嫌色细胞癌分级无关. 结论 嫌色细胞癌中c-kit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肾癌亚型,且与肿瘤局部进展关系密切.不同亚型间c-kit表达差异有助于肾癌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指导晚期肾癌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TEM)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早期直肠癌和其他直肠肿瘤[1].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对7例直肠类癌患者采用TEM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具有嗜肝性的主要原因在于病毒衣壳(HBVE)上镶嵌的外衣壳蛋白PreS1,利用此生物特性有可能将HBVE改造成肝癌靶向性基因转移载体.本研究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衣壳作为基因转移载体对肝癌是否有靶向性.方法:采用PEG 8000病毒浓缩法、β-丙内脂法从Hep G 2.2.15细胞上清液中制备乙型肝炎病毒衣壳(HBVE),用它包裹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IRS2-EGFP)后得到基因转移载体复合物HBVE-GFP,用HBVE-GFP分别转染Hep G2、A549、HeLa、FB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发光率.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各组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Hep G2组较之其他3组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Hep G2组的转染效率为(71.35±0.03)%,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且其荧光强度是其他3组的3~4倍(P<0.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衣壳作为载体对肝癌具有较好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胸腔内化疗治疗伴恶性胸水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伴中、大量恶性胸水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置管引流尽量放干胸水后,胸腔内注射化疗药物顺铂(DDP) 40mg/m2、香菇多糖2mg、地塞米松10mg,从胸腔内化疗后的第3天口服吉非替尼250mg/d,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每3个月对病灶进行1次CT检查.结果:第3个月CT复查结果显示:全组胸水控制有效率为72.7%(18/22),肿瘤病灶治疗有效率为36.4%(8/22),疾病控制率86.4%(19/22),临床受益反应为90.9%(20/22).中位随访8.5(2-22)个月,目前仍存活18例,其中10例仍处于疾病控制中,8例生存期已超过1年.主要毒性反应是Ⅰ、Ⅱ度皮肤毒性.结论:吉非替尼联合胸腔内化疗治疗伴恶性胸水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