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HPLC法同时测定3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药物浓度C与峰面积比A(As/A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皆0.9999)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1.6%,110.71%,107.10%日内日间RSD皆≤6.14%,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一直是护理管理者所关注的重点。我院自2005年1月起实施了护理文员制度,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即护士从事专业性护理工作,护理文员从事非护理专业性事务工作。实施1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观察前列腺素E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人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及其活性、内皮素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观察组给予PGE1、尿激酶和硝酸甘油静滴,对照组只给予尿激酶和硝酸甘油静滴,于再灌注产后分别采静脉血测定有关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配合临床合理用药,对我院2001年至2003年住院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品种和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不尽合理,临床医师应改变其用药习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抗阻运动对老年维生素D(VD)缺乏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代谢、肌力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VD缺乏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VD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0例。VD组患者VD口服常规治疗,联合组给予VD口服联合抗阻运动治疗,均进行12个月的治疗,对比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骨密度及肌力的变化等指标。结果 2组治疗前FBG、2 hBG、HOMA-IR、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12个月后,FBG、2 hBG、HOMA-IR和HbA1C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FBG、2 hBG、HOMA-IR和HbA1C均低于VD组(P<0.05);2组治疗前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25(OH)D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血清25(OH)D高于VD组(P<0...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高山红景天口服液对机体缺氧条件下耐受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受试动物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红景天组,在各种缺氧模型(常压缺氧、密闭缺氧、亚硝酸钠中毒)中检测受试动物的生存时间以及在常压缺氧下考察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研究高山红景天口服液对受试动物的缺氧耐受力的影响。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山红景天口服液能够显著延长大鼠常压缺氧和小鼠密闭缺氧的生存时间(P<0.01),显著延长常压缺氧小鼠负重游泳的力竭时间(P<0.01),延长小鼠亚硝酸盐中毒的生存时间(P<0.05)。 结论:高山红景天口服液能显著提高机体的缺氧耐受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康复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康复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6例,女性20例,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临床特征采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深吸...  相似文献   
8.
精制血腑胶囊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宇  张全英 《中成药》1998,20(12):9-11
对精制血腑胶囊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芍药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对组成药物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枳过地薄层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低灌注对分水岭脑梗死形成的影响,探讨低灌注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如何避免发生低灌注,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方法对12例低灌注性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低灌注与分水岭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12例低灌注性分水岭脑梗死均有明确病因和低灌注状态,10例合并有侧支循环障碍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占83.33%,临床表现与其他脑梗死无明显差异,头颅CT病灶分布符合分水岭区梗死特征。治愈7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持续低灌注合并有侧支循环障碍的患者容易发生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梗死部位均为分水岭区。预防和及时纠正低灌注对减少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脑片中安全含量。结果:在5~100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1.45%。本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