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痰热清注射液在5种输液中的澄明度及不溶性微粒进行考察,探求该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模拟临床实际配伍操作,将混合液注入试管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澄明度观察,同时依据显微计数法对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结果除0.9%氯化钠注射液外,痰热清与4种输液的配伍液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均可析出较多微粒。其中,10%葡萄糖及果糖配伍液中微粒数最多,放置180min后澄明度可发生变化。结论痰热清的最佳溶媒是0.9%氯化钠注射液,用5%葡萄糖或木糖醇注射液应现配现用,勿放置时间过长,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中医体质理论探讨血塞通治疗阳虚质、气虚质及血瘀质三种体质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使用血塞通治疗的85例脑梗死患者的体质类型、性别、年龄、并发症、给药方法、联用药及疗效观察等。结果85例脑梗死患者中阳虚质26例,气虚质28例,血瘀质31例;男48例,女37例;发病年龄最小42岁,最大89岁,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主;并发症高血压最多,其次糖尿病;经用血塞通40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后阳虚质、血瘀质显效及有效率高于气虚质。结论血塞通用于阳虚质和血瘀质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儿科2012年收集到的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抗生素占首位,87.1%.静脉给药方式为主要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有ADR征兆时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更严重的AD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医疗机构如何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方法对开展社区医疗药学服务,提高药学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配合临床医护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药学服务的建议和思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社区医疗药学服务以合理用药为核心,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提高药师的业务能力,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深入开展药学服务.结论良好的药学服务将为社区医疗拓展空间,社区药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社区居民的安全合理用药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复方硫洗剂是医院皮肤科常用的外用制剂。临床上常用它治疗干性皮脂溢出症、痤疮、疥疮等。原处方[1]用甲基纤维素作为助悬剂,现在我们改用卡波姆[2](Carbomer,Cb-940)。1年多来的实际应用,不仅临床效果好,而且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1原处方硫酸锌30g,升华硫(过六号筛)30g,樟脑醒250ml,甘油100ml,甲基纤维素5g,蒸馏水加至1000ml。2改进后的处方仅将原处方中的甲基纤维素改用等量的Cb—940,其它均同。3制备分别取甲基纤维素(或Cb—940),加适量蒸馏水,迅速搅拌成胶浆状;另取升华硫置乳钵内分次加入甘油研细后与前者混合…  相似文献   
6.
磺胺嘧啶·儿咳(又名大力克·儿咳)是我院几十年来自行研制的制剂。颇受小儿患者欢迎,它具有吸收迅速,服用方便,疗效可靠,质量稳定等特点,现将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介绍如下。1处方1.1磺胺嘧啶合剂:磺胺嘧啶100g,枸椽酸钠70g,羧甲基纤维素钢胶浆(1%)250ml,琼脂糖浆500ml,蒸馏水适量,共制1000ml。1.2儿咳糖浆:桔梗309,甘草1509,10%橙皮配30im,尼泊金0.3g,苯甲酸钠3g,氯化被10g,白糖65Og,蒸馏水适量,共制IO00mlo2制备方法2.l取磺胺嘴院,加驻甲基纤维素钠胶浆(l%)研匀,过筛,另取扣雕酸钠加适量沸水溶解…  相似文献   
7.
随着超声诊断仪器的普及,超声耦合剂的使用也愈加广泛,但目前我国对该项制剂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试制了一种复方耦合剂,并且在两年多的临床使用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作一介绍。1处方组成聚羧乙烯-940(Cb-940)5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5g,甘油100ml,氢氧化钠(Na0H)2.0g,尼泊金乙酯1g,加蒸馏水至1000ml.2制备方法先将尼泊金乙酯溶于热水平,加Na0H使 (上接第46页)之溶解,然后将Cb-940和CMC-Na分别均匀地撒于水面上,待其膨胀后加入甘油和水至全量,最后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排除气泡即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回顾性调查302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2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65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为134例(占44.37%);引发不良反应最多的是活血祛瘀类中成药,其次为补益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最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结论 加强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合理使用中成药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许红  宋静  倪祥浚 《安徽医药》2013,17(4):693-694
目的了解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集到的4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女之比1∶1.178 4,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率最多,占37.47%;其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34.04%。静脉给药方式为主要途径,100%。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严重的不良反应13例,未发生新的不良反应。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有ADR征兆时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更严重的ADR。  相似文献   
10.
<正> 1 临床资料 我们于1995年6月至1998年4月间共收治113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目前肝炎病分型较细,但根据本院实际条件,只能采用排除法诊断),年龄最小的为10岁,最大的为46岁,平均为26岁,其中男性63例占56%,女性50例占44%,并且有妊娠合并肝炎8例占7%,患者就诊时,我们在参考患者是否可以服用中药汤剂这一意愿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以茵陈蒿汤加味的中医治疗组收治患者42例,年龄最小的为10岁,最大的为46岁,平均为30岁;其中男性18例占43%,女性24例占57%:妊娠合并肝炎5例占12%。而采取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共71例,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为45岁,平均为24岁,其中男性45例占63%,女性26例占37%;妊娠合并肝炎3例占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