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体位安置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成人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传统组患者安置手术体位为截石位;改良组患者取平卧位,两侧髋关节外展,双下肢水平分开100~110°。记录体位调整15 min后的心率、无创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值、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及随访术后24 h内不适主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无差异(P>0.05),气道峰值及24 h内不适主诉发生率传统组高于改良组(P<0.05)。结论改良组体位安置方便,术中手术野暴露满意,可以预防和减少传统手术体位引起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镇痛能较好地减少患者术后疼痛 ,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 ,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稳定 ,促进康复。我院自 1 998年开始 ,对 2 4 5例各类手术患者 ,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 (PCEA) ,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8年 7月 2 0 0 0年 6月我院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中 ,采用PCEA者共 2 4 5例 ;其中男 71例 ,女 1 74例 ;年龄 1 6 71岁 ,平均 ( 4 2 .9± 1 6 .3)岁 ,体质量35 90kg ,平均 ( 6 3.3± 9.3)kg。全部病例均为根据美国麻醉协会 (ASA)分级ⅠⅡ级的患者 ,其中产科 1 1 7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与持续时间射频热凝对兔半月神经节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200,NF200)的影响。方法:利用射频热凝技术,对80只兔半月神经节分别进行60、70和80℃温控热凝毁损实验,于术后第1、7、14和28天取出受损的半月神经节。HE染色阳性者,观察毁损后神经丝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同一温度下,射频持续时间相同时,随术后时间的增加,NF200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而射频持续1 min与3 min比较,该指标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射频持续时间相同时,70℃与60℃比较,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70℃与80℃比较,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当射频毁损温度为70℃左右时,对半月神经节杀伤力最大,神经活性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半月神经节毁损的较适宜的温度。  相似文献   
4.
术中出血是妨碍外科手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求切割且止血的手术方法一直贯穿于外科学的发展进程中。由于传统使用高频电刀,利用高频高压电弧切割并电凝止血,对生物组织热损伤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5.
护理研究方法在护理科研课题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2006年3月,作者经后腹腔途径使用超声刀行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降低手术中特殊体位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12月本院手术中需采取特殊体位的手术患者,在品管圈活动控制下对其进行护理,统计、分析术中压伤率。结果针对压伤高频发生部位,手术护士熟练地运用防压措施主动研究和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通过自制个性化体位工具,采取个性化措施,特殊手术体位压伤率由11.54%下降至3.53%。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特殊手术体位患者术中压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麻下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体位改变对麻醉复苏早期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患者在气管导管拔除后随机分为3组,A组(n=30)为平卧位,B组(n=36)头部抬高15~20°,C组(n=34)头部抬高30°。观察并比较3组气管拔管后30min内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脉搏氧饱和度(Sp O2)变化、呼吸道并发症、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患者舒适程度。结果 3组患者复苏期HR、MBP、Sp 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舌根后坠、低氧血症发生次数和呛咳、恶心呕吐、躁动评分均低于A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头部抬高位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复苏早期恶心呕吐的发生,改善呼吸功能,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因其创伤小 ,痛苦少 ,恢复快而深受患者喜爱 ,除了手术医生的高超医术外 ,术中的密切配合也是保证手术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现将泰兴市人民医院 45 0例L C患者的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5 0例 ,男性 192例 ,女性 2 5 8例 ,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 17岁 ,平均年龄 5 2岁。手术时间最长 13 0 min,最短 15 min,平均时间 48min。手术均顺利 ,术日应用抗生素。术后 6h后可下床活动 ,术后 1~ 4d出院 ,无一例死亡。2 术前准备2 .1 器械准备 采用美国 MD腹腔镜监视系统、冷光源、气腹机、摄像系统、双频脚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O2气腹对老年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2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兴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36例,全身麻醉插管后腹腔内注入CO21~2 L/min,维持气腹压力在8~12 mmHg,监测气腹前,气腹后5、15和30 min,放气后5、15 min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pet-CO2)和吸气峰压(Ppeak),部分患者检测中心静脉压(CVP)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患者在气腹后5、15和30 min的petCO2、Ppeak与气腹前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SBP、DBP和CVP升高(P<0.05);术中发生心律失常78.5%,多见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CO2分压(PaCO2)在气腹后15、30 min较气腹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值下降(P<0.05);19.2%的患者放气后15 min pH值仍略偏酸性。结论 CO2气腹对老年人呼吸和循环系统干扰较大,麻醉及手术护士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使老年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救护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2月,将急诊科收治的9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对护士进行无缝隙护理培训并采用无缝隙护理,优化护理流程,两组护理均持续至出院时。比较2组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要低,在护士满意度上,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应用于AMI患者,可及时为AMI患者提供优质、系统的护理,可有效提高AMI患者救护的质量,能缩短AMI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