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监测抗-Xa因子活性及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值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普通肝素(UH)在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适合人群的PCI抗凝策略。方法入选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均给予1mg/kg的达肝素(法安明)每隔12h皮下注射1次,至少48h后行PCI,术前连续使用LMWH,末次给药距离造影不超过8h。对照组术中不加用UH,术后取血测定抗-Xa活性及APTT值,试验组行PCI前追加UH,术后测定抗-Xa活性及APTT值。结果对照组仅有69.5%病人的抗-Xa活性>0.5U/L,APTT值为(38.6±13.9)s,试验组80.2%的病人抗-Xa活性>1.2U/L,20%抗-Xa活性>1.5U/L,APTT值为(160.3±87.2)s。结论皮下注射达肝素48h后PCI术中追加普通肝素对ACS病人安全、有效,但应门诊随访。  相似文献   
2.
对91例妇产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管深度、固定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导尿管插入的深度以6~8cm为宜,导尿管固定的方法应以牢固和利于手术野的消毒,并符合美学原则为标准。  相似文献   
3.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已成为妇科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作者对施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对症护理以及术后观察和护理,有效地配合使手术安全、成功。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损害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thy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疾病 ,当同时并发肝肾功能损害时 ,治疗上比较困难 ,我们曾遇到 1例合并严重肝损害的SLE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性 ,15岁。因肌痛 7个多月 ,发热、关节疼痛 3个月 ,于 2 0 0 1年 6月收入院。入院情况 :患者于 2 0 0 0年 11月无诱因出现肌痛 ,上楼、下蹲困难。 2 0 0 1年 3月起发热 ,体温 39℃ ,咽痛 ,4月在我院门诊发现双耳后、颈后、腋下淋巴结肿大 ,血白细胞 4 5× 10 9/L ,血红蛋白 10 0 g/L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38U/L ,乳酸脱氢酶 (LDH) 4 2 9U/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冠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是否干预等问题。方法对14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促甲状腺素(TSH)>10mU/L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血脂增高相关,但未证实对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增加有影响;TSH<10mU/L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血脂关系不大。结论TSH明显增高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考虑早期用L-T4干预,对TSH增高较低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仅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或栓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病程中发生的血栓或栓塞事件使患者病情复杂化 ,重者导致患者死亡。故探寻SLE患者合并血栓或栓塞的原因 ,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对SLE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其重大的临床价值。为此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 82 8例SLE患者并发血栓或栓塞的情况 ,以探讨SLE患者血栓的相关因素。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选择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 82 8例有完整病案记录的SLE患者。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并发血栓或栓塞情况 ,以及血栓或栓塞发生时的SLE活动情况 (SLE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有无抗…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发生斑块破裂,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堵塞性血栓,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1-2])。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但其均不准确,因此需在临床上结合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  相似文献   
8.
肿瘤模拟原发性血管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36岁。因鼻塞、流涕 7个月 ,胸闷、憋气 10d ,于2 0 0 0年 11月收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于 2 0 0 0年 4月出现鼻塞、流黄涕。 9月起发热 ,体温最高 39 5°C ,伴双下肢及躯干紫红色片状红斑 ,双下肢伸侧红斑破溃 ,激素治疗短期有效。 10月外院鼻黏膜活检示“坏死组织” ,皮肤溃疡活检为“淋巴瘤样皮疹” ,考虑为“韦格纳肉芽肿”。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及泼尼松 6 0mg/d ,环磷酰胺 (CTX) 2g静脉点滴 ,无好转 ,又出现口腔和消化道溃疡。患病期间体重下降 7kg。入院体检 :T 37 7°C ,四肢、躯干散在暗红色皮疹 ,双…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免疫机制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不同程度类风湿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炎性标志物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的变化,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RA组与对照组相比,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偏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且随着RA活动性增加,差别越来越明显(P〈0.05);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作为炎性标志物,与风湿活动密切相关,完全可以反映病情轻重及控制程度(P〈0.05);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两者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 RA的病程及活动性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相关,即炎症程度越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