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分经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的揿针疗法,观察组采用分经辨证取穴的揿针疗法.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进行评价,并观察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经辨证取穴的揿针疗法能够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评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常规揿针疗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近年来郁病患者呈现高发病率、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1]。该类病人症状繁多,痛苦莫可名状,各项检查基本正常;但病人神志恍惚,心胸烦闷,多梦易醒,多悲忧,多愁善感或焦虑不安,多处多次就医。依据其临床表现,多见于西医学中的抑郁症、神经衰弱、焦虑症及癔症等,也见于反应性精神病及更年期综合征[2]。治疗用西药的副作用和精神依赖性很多病人依从性差。而中医对郁证有相对丰富的治疗经验和良好的治疗效果[3]。笔者作为丁氏(丁甘仁)流派的第三代传承者,在跟师学习的基础上加上自己临床临床经验总结,对忧郁伤神型郁病患者,采用丁氏百合安神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方法治疗,收获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接近150万例,其中缺血性中风占总发病率的75%[1]。人体血液中存在一系列的导致血液高黏的因素,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红细胞刚性增强使得红细胞变形性减低而聚集性增高,血小板数量显著增多和它的黏附性、聚集性及释放等功能亢进,红细胞或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等。血液黏度升高使脑血流量下降,最终导致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姜药物铺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隔姜药物铺灸配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8%和97.0%,对照组分别为43.8%和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药物铺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接近150万例,其中缺血性中风占总发病率的75%[1]。人体血液中存在一系列的导致血液高黏的因素,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红细胞刚性增强使得红细胞变形性减低而聚集性增高,血小板数量显著增多和它的黏附性、聚集性及释放等功能亢进,红细胞或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等。血液黏度升高使脑血流量下降,最终导致脑血栓形成,所以高血黏度无  相似文献   
6.
中风是一组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的疾病之总称;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颈椎病可引起中风。颈椎病相关性中风从颈论治针刺法对颈椎病引起的中风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中有糖尿病患者约9240万,糖尿病前期1.48亿。大量数据显示空巢家庭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987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只占16.7%,  相似文献   
8.
目的:概述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针灸预防中风的研究进展。方法:搜集并整理近年来关于针灸预防中风的相关文献资料,从理论和临床角度概述中医治未病理在针灸预防中风中的运用。结果:针灸在预防中风的临床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结论:针灸通过治疗中风先兆来预防中风,对一些卒中高危个体确实可以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推拿治疗对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艾灸配合推拿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AB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B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4.3%和71.4%,对照组分别为74.3%和2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推拿是一种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uina plus foot bath with Chinese medicine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DF) in early stage.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DF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two groups,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uina plus foot bath with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after 2 courses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intra-group comparisons of ankle-brachial index (ABI)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both groups (both P<0.05). The curative rate was 8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6.7%, versus 29.4% and 76.5%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nd the between-group comparisons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oth P<0.05), indicating a better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clusion

Tuina plus foot bath with Chinese medicine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for DF patients in early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