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再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发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出120例分两组(对照组与再发性脑梗死组),分析经CT证实再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再发脑梗死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家族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组意识障碍、血管性痴呆、语言障碍、假性球麻痹、双侧肢体瘫痪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再发脑梗死的机制是多方面的,首次脑梗死后血压、高脂血症的控制,稳定情绪、合理用药、坚持治疗、康复锻炼,可以减少再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早期高血糖调治技术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早期调治技术对近期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伴血糖增高患者10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治疗脑梗死基本方法相同,治疗组早期应用普通胰岛素凋治高血糖,分别于第7天、30天评定和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组第7天、30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急性脑梗死伴血糖升高患者早期调治高血糖可使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及意义。方法对52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患侧负重能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比较前后评定结果。结果肢体的功能分级及肌张力无明显的变化,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有较明显的变化(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康复治疗有别于急性期康复治疗,前者以促进潜在残存功能的恢复为主,后者以防治废用综合征、改善整体身心功能状态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自2001年1月至2001年5月,作者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窥镜室进修,师承晋佩禹教授,对6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其中由溃疡病引起者28例,给予凝血酶注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脱水、降颅压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口服或鼻饲活血化瘀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血肿、水肿、NIH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肿大小、水肿体积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血肿水肿体积、NIHS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验证中西医结合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确切,明显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与TCD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CD超声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用HP5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MHz脉冲波经颞窗、枕窗分别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频谱形态、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分别观察分析用药前后的脉冲频谱形态及回声特征。结果:2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经TCD检测其血流速度、频谱形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检测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复查TCD,各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经TCD超声显像检测,有助于了解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