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沟炎是皮肤科和外科的一种常见病,笔者自2002年6月以来,用鲜凤仙花捣烂外敷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与用法取新鲜风仙花约100g捣烂,将捣烂的药物包敷在患指甲盖及甲沟周围,每隔12小时换药1次,1疗程7天,待局部红肿疼痛消失后,再继续巩固治疗1-2疗程以防复发。如红肿热痛剧烈者,可加用局部冰块冷敷;如局部已成脓者,则应行切开引流,在离患处较远的患指近心端包敷该草药,并系统使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巨大型尖锐湿疣复发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普通型尖锐湿疣与巨大型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方法选择了无合并症上述病例分别为80例和25例进行治疗,治疗后4、12、24周复诊,计其总复发率。结果普通型组复发率为30%,而巨大型组复发率为0。结论巨大型组尖锐湿疣低复发率可能与术中出血较多、耗时长,为极微小疣体进入循环中或接触位于表皮中层及基层的树突细胞增加了机会,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尤其是细胞免疫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7岁。因右手指发白、紫黑、坏疽、结焦痂1周,于2000年8月1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周前因右手风湿痛于当地乡医诊所就诊,给予泼尼松龙注射25mg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1mL于右内关穴穴拉内注射0.5ml,注射后即感右手酸软无力,第2天起右手手指渐变苍白、冰凉、肿胀、发紫,续致坏疸、结黑焦痂。发病以来,伴发热,畏冷,局部麻痛不适,其他部位未发生皮损。  相似文献   
4.
局部封闭治疗疥疮结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 1997年 9月~ 2 0 0 1年 8月 ,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治疗疥疮结节 15 2例 ,其疗效、疗程、不良反应有较大差异 ,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们在门诊中治疗的疥疮患者 ,其中男 14 7例 ,女 5例 ;年龄 5~ 6 1岁 ,平均 2 8.5 7岁 ;病程 :<1月者 6 6例 ,≤ 3月者 83例 ,>3月者 3例 ;合并阴部皮炎湿疹者 11例 ,合并股癣者 5例。病例入选标准 ①近期被确诊为疥疮经正规杀虫治疗且全身感染已治愈者 ;②阴囊、阴茎、阴唇、股内侧有多发散在性豆大淡红或皮色结节者 ;③局部瘙痒剧烈者。排除标准 ①全身疥螨感染未愈者 ;②近期内…  相似文献   
5.
汗疱疹是一种呈季节性高复发倾向的常见皮肤病,目前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局限,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我们于临床中应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汗疱疹45例,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诊断标准:参照杨国亮、王侠生主编《现代皮肤病学》有关汗疱疹的诊断标准制定:①手足部多数粟粒至米粒大深在性、群集性、对称性半球形水疱,自觉灼热、瘙痒或无自觉症状;②春末夏初发病或加剧,秋冬季可自愈;③真菌学检查阴性;④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可加剧或促发本病。2.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来自本院皮肤科1997年4月至2000年8月之间的门诊患者,入选病例98例,…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 1995年 3月~ 2 0 0 1年 9月采用参附汤煎剂治疗更年期崩漏 2 8例 ,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4 6~ 5 3岁 ,平均 4 8.7岁 ;病程最短 8d,最长 5个半月 ,平均 32 d。1.2 入选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崩漏及绝经前后诸症节略加调整 :1年龄均在 4 5~ 5 5岁之间 ;2经量或暴下如注 ,或漏下不止 ,或两者交替出现 ;3排除外伤、瘕所致阴道出血 ;4经血无周期可循 (本条不作为主要标准 ) ;5中医辨证为肾阳虚型。2 治疗方法 :予参附汤…  相似文献   
7.
化生性骨化为皮肤科常见病嵌甲症的并发症,作者报道一例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8.
<正>睾丸鞘膜积液是儿科及外科的一种常见病,笔者自1995年3月以来,采用八角茴香捣烂外敷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取八角茴香约50g捣碎,将捣碎的药物加5~10g食盐放锅内文火炒热后,用厚棉布包住加工好的药物(包裹宜松散),再以手轻试药包的温度,待其不烫手后,将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1998年7月~2002年9月,对长期低热、辨证属伤寒少阴发热病(均以性生活后为发病诱因)55例,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40岁 ,农民。因双足背白斑 1年余来诊。 1年前因穿新购白底蓝带塑料拖鞋致皮肤微痒 ,1周后未经任何治疗自愈。以后该区皮肤渐变为白色 ,约 2月后皮色未见恢复 ,自觉与拖鞋有关 ,先后换了 2次新鞋 (均为塑料或人造革制品 ) ,新的鞋带接触部又增加对应的白斑区。既往体健 ,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中无白癜风患者。体检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双足背前半部及足背边缘部可见边界清楚的条带状瓷白色减色斑 ,形状与所穿拖鞋带子形状基本一致 ,其中与鞋带走行一致的凹陷处皮肤未见白斑 ,白斑区处未见丘疹、丘疱疹、鳞屑等皮损 (图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