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山西省宫颈癌的发生与病毒,免疫功能,细胞因子,微量元素,社会因素,婚姻与性因素,饮食因素等关系以及预防措施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癌基因 C-erb B-2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对放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宫颈癌组织标本取自我院 1980— 1981年放疗后满 10 a病例 99例 ,1996— 1998年放疗前确诊病例 2 9例。采用 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细胞膜呈棕黄色反应为 C-erb B-2阳性。 60钴外照射总剂量 45 0 0~ 5 0 0 0 c Gy/B点 ,腔内治疗1 3 7铯 70 0 0~80 0 0 c Gy/A点或 1 92铱 42~ 5 0 Gy/A点。结果 在 5 1例放疗后满 10 a生存病例中 ,C-erb B-2阳性为 47% ,而死亡 48例中阳性表达 72 % ,P<0 .0 5。 2 9例放疗结束 :11例 C-erb B-2阳性 ,完全缓解 (CR)、部分缓解 (PR)各为72 .7%和 2 7.3 % ,18例阴性表达 ,CR、PR各为 72 .8%和 2 7.2 %。结论 放疗后满 10 a生存病例 C-erb B-2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死亡病例 (P<0 .0 1) ,差异有显著意义。C-erb B-2阳性或阴性尚看不出与宫颈癌放疗近期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子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以体外照射配合腔内照射为主要手段,但对晚期病例或已丧失内照射条件者,亦可采用单纯远距离~(60)Co全盆照射。现将我院1979年1月~1980年8月收治的子宫颈癌做单纯~(60)Co全盆照射91例报道如下: 91例,31~74岁,以51~70岁最多共79例,占86.7%。结节型41例,占45%;菜花型23例,占25.2%;糜烂型10例,占10.9%;溃疡型17例,占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6年12月至1987年9月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方法研究高、低剂量~(137)Cs后装机对宫颈癌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其治疗中的反应。两组共10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直肠炎栓剂制备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直肠炎栓剂制备及疗效观察蔡新民,卢春蓉,何传泰,闫克里(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放射性直肠炎是妇科肿瘤及其它盆腔肿瘤放射治疗中或放射治疗后常见的井发症。发病率较高,宫颈癌腔内传统镭疗为10.3~20.1%,低剂量腔内后装治疗为22.6%,高剂量腔...  相似文献   
7.
热疗加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热疗加放射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作用。从1994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局部晚期宫颈癌60例,分为两组。热放组30例,外照射平均剂量50.3Gy(全盆腔),腔内放疗平均剂量39.4Gy/A点,腔内热疗43℃~45℃/40min~45min,每周一次,共4次。单放组30例,外照射平均剂量49.5Gy/全盆腔,腔内放疗平均剂量36.13Gy/A点。肿瘤Ⅲ期完全消退率,热放组和单放组各为80%和13.3%,P<0.01。热疗加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率~(137)铯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8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79年6月至1984年12月应用~(137)銫后装治疗机(Gynetron和Curietron)腔内放射,配合60钴体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862例。三、五年生存率分别为69.1%及58%,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最小年龄27岁,最大72岁,平均51.46岁。农民786例(91.2%),市民45例(5.2%),工人25例(2.9%),干部6例(0.7%)。17岁以前结婚的452例  相似文献   
9.
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于局部晚期不能行手术的胰腺癌的现行标准治疗方案为放疗联合5-氟脲嘧啶(5-Fu),但如何给药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我院对不能切除的21例胰腺癌患进行放疗联合化疗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入组患全部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采用4~6野适形放疗,总剂量为DT55~60Gy/27~30次,同期通过锁骨上静脉营养管滴入5-Fu,250mg/m^2/天,持续点滴6~8小时/天,5天/周,用药至放疗结束.结果:全部患完成放疗,18例(85.71%)完成化疗,7例(33.33%)PR,10例(47.61%)SD.主观指标评估,2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7例(80.95%)主观症状有所改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6.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2个月.结论:延长5-Fu静滴时间 放疗,与5-Fu大剂量使用 放疗局部控制率相似,远期控制率是否改善仍未有结果,但对改善临床主观症状有较好的作用,因此对晚期胰腺癌的姑息性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复发子宫颈癌靶区(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分布,为3DCRT在复发子宫颈癌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5月至8月间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13例复发的子宫颈癌患者,CT模拟定位后,影像资料输入拓能(Topslan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由同一物理师对每一患者分别进行传统前后对穿野和五野三维适形计划设计,处方剂量均为50 Gy,比较二者PTV和OAR的剂量分布.结果 在相同的处方剂量(50 Gy),普通放疗(CRT)(AP/PA)和3DCRT的OAR(直肠、膀胱、小肠)最大受照剂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PTV的最大受照剂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PTV的平均剂量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RT(AP/PA)和3DCRT二者有着同样的PTV覆盖.经比较PTV的均匀性,在CRT(AP/PA)和3DCR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CRT(AP/PA)和3DCRT的各OAR高剂量区(>40 Gv)的受照体积(V40)后,二者各OAR的V4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CRT的V40在直肠、膀胱、小肠比CRT(AP/PA)分别平均减少53.31 ml(90.69%)、124.00 ml(79.47%)、655.16 ml(92.22%).结论 3DCRT治疗的PTV剂量均匀性劣于CRT,而OAR的受照体积明显少于CRT,从而有望减少OAR放疗并发症发生率(NTC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