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 要〕 马文珠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针灸推拿学院针灸临床系主任。 马师数十年来一直从事针灸临床工作,擅长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颇多。现将马师的针 灸学术思想略作总结。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研究,对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的定位、操作手法、功用与主治范围的演变进行梳理,认为"脊柱"的定位为从龟尾至大椎呈一直线,其操作手法趋于完善,其主治范围不断扩大,由单病种发展到多病种,由单系统疾病发展到多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3.
按动疗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按动疗法的概念、溯源、理论基础、临床操作与运用的总结和研究,提炼其学术特点,认为按动疗法主要由局部按动法和远端按动法两部分组成,并对分类治疗进行了系统整理,以利于其继承与发展。在考证了按动疗法源流的同时,明确了按动疗法特点及目前存在的缺憾等问题,对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铍针结合按摩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并与普通毫针针刺比较。方法:将122例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分别给予铍针结合按摩和普通毫针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腰痛病情积分、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组内、组间腰痛病情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愈42例,良好16例,有效4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20例,良好2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结合按摩治疗本病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特点,在缓解张力、松解粘连、改善疼痛、调整应力等方面优于毫针针刺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按动疗法和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分别采用按动治疗和电针治疗1个月。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分别在治疗2周和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和4周时2组的总体症状、疼痛、僵硬和日常功能活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按动治疗组的各项积分均低于电针治疗组(P〈0.05或P〈0.01);按动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9%)优于电针治疗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按动疗法和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按动疗法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和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后伴发肩痛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采用信封式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加康复疗法治疗,综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方法。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简易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FMA)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组VAS、FMA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56/60),常规组为73.33%(4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实施针灸推拿与康复疗法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肩痛,改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我院中医科自 1998年 11月~ 2 0 0 1年 8月随机收治的 2 76例携带HBsAg ,同时有HBeAg及抗 -HBc系列变化的患者 ,作者应用大黄蛰虫丸及配合除湿解毒、健脾益肾的中草药 ,辅以心理治疗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严格按照 1983年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上的诊断标准。HBsAg阳性持续 1年以上 ,治疗前取血复查HBsAg阳性 (RPHA)或同时兼有HBeAg阳性及 或DNA阳性者作为研究对象。男 179例 ,女97例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74岁 ,平均年龄 4 6 …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足三阳经井穴刺血法联合常规针刺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镇痛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采用井穴刺血法联合常规针刺,按疼痛部位选取对应足三阳经井穴厉兑、至阴、足窍阴刺血,配合丝竹空、率谷、太阳、风池、合谷、太冲、足临泣、阳陵泉、外关常规针刺;对照组仅行常规针刺治疗,选穴与操作同观察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留针30 min,5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起针即刻、起针4 h、2个疗程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偏头痛综合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起针即刻、起针后4 h、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在起针即刻、起针4 h、2个疗程后VAS评分较对照组同时间点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偏头痛综合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24/26),略高于对照组的89.7%(26/29),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按动疗法的概念、溯源、理论基础、临床操作与运用的总结和研究,提炼其学术特点,认为按动疗法主要由局部按动法和远端按动法两部分组成,并对分类治疗进行了系统整理,以利于其继承与发展。在考证了按动疗法源流的同时,明确了按动疗法特点及目前存在的缺憾等问题,对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