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纯化桑叶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10%三氯乙酸、大孔树脂初步纯化桑叶多糖,采用硫酸-蒽酮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用三氯乙酸除蛋白的方法是可行的;桑叶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2.62%,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为2.08%。结论:该法可作为桑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鸢尾异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鸢尾中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选,考察乙醇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异黄酮得率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乙醇用量和提取次数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鸢尾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为20目,加入10倍量80%的乙醇于85℃重复提取2次,每次1 h.结论:本提取工艺可行;紫外分光光度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
南沙参中β-谷甾醇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南沙参中β-谷甾醇的含量.以浓硫酸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407nm.β-谷甾醇在5~3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8%.  相似文献   
4.
银杏酸凝胶剂的制备及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银杏酸凝胶剂,并对该制剂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银杏酸为主药,卡波普为基质制备凝胶剂,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银杏酸含量,并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测定银杏酸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银杏酸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MIC分别为31.756mg·mL-1和0.992mg·mL-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近现代相关文献资料,笔者拟对经典名方中所用薄荷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及性味功效进行本草考证。经考证可知,历代主流以“薄荷”一名为正名,尚有多个异名,多源于方音讹传、产地及功效等。历代文献记载有薄荷、龙脑薄荷、胡薄荷、石薄荷、大叶薄荷、野薄荷、南薄荷等多个品种,经考证,其中薄荷、龙脑薄荷、野薄荷与今薄荷Mentha haplocalyx一致,为主流品种,龙脑薄荷为薄荷因产地形态而命名,石薄荷为石香薷Mosla chinensis,大叶薄荷为今藿香Agastache rugosa,南薄荷为皱叶留兰香Mentha crispata。薄荷自唐代以来便已广泛人工种植,至明清时期多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以江苏为道地产区。其品质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古代薄荷常于夏秋采茎、叶,晒干,与现代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记载基本一致,古今薄荷常以生品入药。关于薄荷的性味功效记载,宋代以前均记载为味辛性温,至《履巉岩本草》始将薄荷订作“极凉”,可能早期认为与白苏、水苏、香薷及石香葇等性温药材外形相似,皆有辛散之功,故记载为性温,至清代后主流本草多记载为性凉,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薄荷味辛性凉,功效为消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古今功效记载基本一致。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含薄荷药材的经典名方时,选用M. haplocalyx为其药用基原,且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6.
银杏外种皮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脱蛋白和未脱蛋白银杏外种皮粗多糖(GBEP)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药物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利用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实验及脏器系数的变化,研究银杏外种皮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银杏外种皮粗多糖可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以及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脾脏萎缩。结论银杏外种皮粗多糖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脱蛋白粗多糖的免疫活性稍好于未脱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7.
半枝莲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免疫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优选半枝莲多糖水提取工艺,并对半枝莲多糖进行免疫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选定温度、时间、提取次数和固液比四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采用环磷酰胺复制方法构建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通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以及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实验,考察半枝莲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实验设计水平范围内,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00 ℃、提取次数3次、时间3 h、固液比1∶ 14.该工艺条件下半枝莲多糖得率为1.46%,多糖含量为53.25%.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半枝莲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未见明显增强效果;大剂量(300 mg/kg)半枝莲多糖能显著提高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与是否脱蛋白无关.结论: 该优化工艺可用于半枝莲多糖的提取,大剂量半枝莲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8.
茅苍术挥发油超临界萃取工艺及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茅苍术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超临界CO2萃取茅苍术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气质联用法(GC-MS)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超临界CO2萃取茅苍术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时间3.5 h,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 MPa,流量3 L/min,挥发油得率为13.80%.GC-MS分析结果显示84个色谱峰,鉴定出67种化学成分,占总馏出峰面积的96.07%.含量最高的为苍术酮(24.92%),其次为苍术素(22.26%),β-桉叶醇(10.67%)等.结论:超临界CO2萃取茅苍术挥发油具有得率高,萃取时间短,温度低,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茅苍术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茅苍术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和分析方法,为建立茅苍术道地性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方法和基础性研究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 CO_2萃取(SFE-CO_2)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茅苍术药材中挥发性成分,并对 SFE-CO_2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及 SFE-CO_2流量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45℃,CO_2流量为3 L·min~(-1),萃取时间为3.5 h 时萃取效果最佳。测得 SFE-CO_2萃取物84个峰,鉴定出67种化合物。结论:本方法所得结果与传统的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比较,相对含量高的成分基本一致,且 SFE-CO_2萃取法具有萃取率高、萃取成分多、温度低、时间短、无溶剂残留等优点,可用于茅苍术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茅苍术挥发油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优选茅苍术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提取法、索氏抽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以挥发油得率及苍术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苍术素的含量,对4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得率为10.61%,挥发油中苍术素的含量为28.62%,均高于其它3种提取方法。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得率和油中苍术素的含量最高,优于其它3种方法,适用于茅苍术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