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袭扰着人类,不仅如此,听力还可能与肿瘤有关,那就是听神经瘤。[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巨大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报告15例巨大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分析15例巨大岩斜肿瘤的临床及影响像学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5例术后颅神经损害症状加重,2例无任何颅神经损伤症状,8例颅神经症状同术前。结论:巨大岩斜肿瘤采用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全切除肿瘤,熟悉该入路的显微解剖知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颅神经损伤率。  相似文献   
3.
4.
患者 男,5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抽搐,以上肢显著,站立不稳,伴头痛头晕,持续约2 min,无呕吐、无双眼上翻、无意识丧失、无大小便失禁.外院行头部CT检查发现左顶混杂密度影,诊断为“颅内自发出血”,予甘露醇静脉滴注、止血、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等治疗,1个月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仍有右侧肢体抽搐,每次持续约1 -2 min,复查CT示水肿较前加重.遂转我院并行MRI检查发现左顶病灶.  相似文献   
5.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0%。髓母细胞瘤主要累及小脑蚓部,具有很强的脑脊液播散倾向,目前仍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其原发部位及脑脊液播散特点,使得鞘内注射成为特殊治疗手段,但是患儿却要长期忍受此种方式给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巨大影响,因而积极寻求既能靶向杀伤肿瘤细胞、毒副反应又小的新的辅助治疗手段更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为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参数,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安全、准确地暴露手术靶区.方法 应用10%甲醛固定的汉族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漂白干颅骨及寰枢椎10例20侧.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并对解剖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拍照.结果 寰枢段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形成比较恒定的五个生理弯曲,平均直径(4.3±0.5) mm,角度多变.寰椎后弓外侧半距(19.3±4.7)mm.结论 熟悉寰枢段椎动脉五个生理弯曲的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是听觉诱发电位的早期成分,由听觉刺激后10ms内所记录到的7个正波所组成。1970年Jewett首次从人头皮上描记成功,并依次命名为Ⅰ~Ⅶ波。关于BAEP各波的起源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Ⅰ、Ⅱ波反映声刺激同侧耳蜗神经  相似文献   
9.
垂体窝及其毗邻结构手术相关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神经外科提供鞍区,尤其是垂体窝边界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参数与观察研究。方法用20例汉族成人尸头湿标本、漂白干颅骨15例进行精确显微解剖测量、观察及拍照。结果两前床突间距为(25.2±0.58)mm(20.3~30.0mm);前后床突间距(12.5±1.21)mm(8.1~17.5mm);两后床突间距(12.8±0.87)mm(8.0~17.0mm)。颈内动脉内侧缘与垂体外侧缘间距为(3.8±1.25)mm(2.3~7.1mm)。海绵窦内侧壁为垂体硬膜囊袋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约有20%的垂体侧面向其外侧的海绵窦膨出。结论该显微解剖学研究提供了垂体区的重要解剖参数及其重要毗邻间隙与结构,为临床鞍区肿瘤、尤其是垂体瘤及海绵窦肿瘤的术前诊断、入路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22岁.间断性头痛、头晕伴多饮多尿2个月.头部CT示:额部偏右大片状低密度影,其内伴条、点状高密度影,边界尚清.MRI示:右侧额部见一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不均匀,大小约5 cm×6 cm×6 cm,呈不均匀强化,与周围脑组织边界相对较清楚(图1).行右额开颅肿瘤切除术,见肿瘤位于右侧额叶前内下方向脑外生长,边界清楚,经大脑镰下方向左侧额部发展.肿瘤呈黄色,实性,质地较软,供血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