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ALA-PDT治疗对瘢痕癌体外培养细胞中MMP-9、MMP-13和TIMP-1的影响。方法:将瘢痕癌体外培养细胞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高浓度ALA-PDT治疗组、低浓度ALA-PDT治疗组、光动力治疗组。对高浓度ALA-PDT治疗组、低浓度ALA-PDT治疗组、光动力治疗组分别进行干预治疗。于治疗后24h和48h采集样本,进行RT-PCR实验和ELISA实验。结果:治疗组中MMP-9、MMP-13的表达水平在ALA-PDT治疗后24h和48h的瘢痕癌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治疗组中TIMP-1的表达水平要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高浓度治疗组与低浓度治疗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ALA-PDT治疗可改变瘢痕癌体外培养细胞中MMP-9、MMP-13和TIMP-1的表达,使MMP-9/TIMP-1及MMP-13/TIMP-1之间的比例上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益气通腑汤在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于根治术后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通腑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年、第2年、第3年复发转移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含量和复发转移相关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骨桥蛋白(OPN)含量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第2年,治疗组和对照组各失访1例,术后3年,治疗组失访5例、对照组失访3例。术后第2年、第3年及总复发转移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CEA、CA199均低于术后即刻(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VEGF、MMP-9、OPN水平均低于术后即刻(P<0.05),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腑汤有利于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降低CEA、CA199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和VEGF、MMP-9、OPN复发转移相关蛋白含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合化积丸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便利抽样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复元活血汤合化积丸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进行3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KP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治疗后3年疾病复发、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的KPS评分、HAMA评分、AF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AF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率研究组为13.73%,低于对照组的49.02%;研究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4%、76.47%、58.82%,高于对照组的66.67%、45.10%、29.4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47.06%,低于对照组的82.3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合化积丸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抑郁情况和AFP水平,减少肿瘤复发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PHC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60例,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性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TACE联合PSE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外周血细胞水平、脾脏大小、Child-Pugh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7 d,2组患者ALT、AST及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3个月2组患者外周血Plt、WBC及RBC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均0.05),且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Child-Pugh A级比例明显升高而C级比例明显降低(P均0.05),且Child-Pugh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脾脏厚度及治疗后1~3个月脾脏长度、实验组治疗后1~3个月脾脏厚度及长度均明显减小(P均0.05),且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脾脏厚度及长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均有发热、恶心、呕吐、胸腔积液、腹水、不同程度脾区疼痛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死亡者,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PS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可明显升高PHC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细胞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效控制脾功能亢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探讨了消化性溃疡与瘀血的关系,总结了笔者应用活血化瘀法结合疏肝的理气、温阳健脾、益气养胃、敛疮生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胃癌前病变不同病理分型和中医舌象分布的规律,以及不同病理改变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更有效、准确、及时的诊断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舌象信息,记录四诊资料,并依据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根据胃黏膜病理切片确定病理分型。分析病理分型和舌象、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肠化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红有齿痕,舌苔多薄白;中度异形增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面多有裂纹,舌苔白腻;重度异形增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暗红,舌苔黄腻。肠化生型患者的典型中医证型为胃阴不足证,中度异形增生患者的典型中医证型为脾胃气虚证和胃络瘀血证。结论:舌象在胃癌前病变不同病理分型中有特异性表现,可作为早期诊断该病的客观指标。胃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该病不同病理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寻常型银屑痛多由外感风寒、风热之邪袭表,致机体营卫失和,血热内蕴,郁久化毒,毒热壅滞,阻遏脉络,外发于肌肤.“血热”是银屑病的主要发病原因,贯穿于银屑病治疗的始终应用清热解毒、凉血化斑的消银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们近几年来从"血热"辨证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与实验研究情况,包括院内制剂消银丸临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认为消银丸在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将有利于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