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临床急救途径对行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抢救流程时间参数及预后影响分析。方法选取发病12h内进入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335例,其中传统通道组入院者84例、绿色通道组115例、优化绿色通道组136例。观察指标为第1次医疗接触至抗血小板治疗(FMC2A)时间、第1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第1次医疗接触至签署介入治疗同意书(FMC2S)时间、脑血管意外、住院期间第2次出现非致命心肌梗死、心源性与全因病死、发生心力衰竭,以及在调查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分析影响STEMI患者在PCI手术后住院与半年随访期间临床预后的各种相关因素。结果传统通道组、绿色通道组及优化绿色通道组患者的FMC2A时间、FMC2B时间、FMC2S时间、D2B时间都依次缩短;3组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再次出现非致命心肌梗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和优化绿色通道组在住院期间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原因病死率均较低(P0.05);与绿色通道组比较,优化绿色通道组在住院期间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原因病死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组患者的再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率、严重心律失常、靶血管再次的血管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和优化绿色通道组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心力衰竭、心源性与全因病死率均较低(P0.05)。结论优化绿色通道模型可显著减少FMC2A时间、FMC2B时间、FMC2S时间、D2B时间,并使PCI手术后住院与半年随访期间的临床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根据医嘱给予2组患者针对性脑卒中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后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HAMD、ADL评分。比较2组康复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降低,ADL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吞咽功能、肢体运动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可缓解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个性化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个性化护理,观察组在接受个性化护理同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2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间 HAMD评分及 GQOLI-7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2组 HAMD 评分均有所降低,GQOLI-74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接受个性化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室重构及miRNA-21、GDF-1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经急诊PCI术治疗成功的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于PCI术后予以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降脂、他汀类药物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及miRNA-21、GDF-15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V、LVESV、LVDd、LVDs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miRNA-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F-1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PCI术后辅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可抑制心室重构,上调miRNA-21表达,下调GDF-15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高压氧对进行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诊断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高压氧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给予规范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10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抵抗素及一氧化氮(NO)水平,血流变参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index,BI)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反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NO、CGRP、ET和抵抗素水平及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均有改善,NO、CGRP水平升高,ET和抵抗素及血清CRP、IL-6水平下降,且以高压氧组改善较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均明显改善(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下降、BI评分升高,治疗后,高压氧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高压氧可以改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分析其机制可能与高压氧治疗改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NO、CGRP、ET和抵抗素的代谢失衡,降低血清炎性反应水平,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下调血清炎性反应水平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