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引起AS的病因很复杂。巨噬细胞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2]。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AS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已知人单核白血病(THP-1)细胞具有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和生理学特性,被广泛用于毒理学、免疫学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研究领域^[3]。而G-细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多糖(1ipop01ysaccharide,LPS)可以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发生免疫反应^[4]。明确LPS刺激THP-1细胞的基因转录水平将有助于揭示AS的病因。  相似文献   
2.
万东方  武夺  武珊珊  贠克明 《中医药研究》2011,(11):1373-1374,1400
目的观察盐酸地芬尼多在保存血液样品中的分解动力学。方法将盐酸地芬尼多灌胃处死犬的血液分四等份,分别置于20℃、4℃、-20℃和20℃(1%NaF)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气相色谱-质谱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其中盐酸地芬尼多含量;WinNorLin5.2软件拟合分解动力学方程,计算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 20℃、4℃、-20℃和20℃(1%NaF)保存30d~60d,血液中盐酸地芬尼多浓度显著下降;保存300d,血液中盐酸地芬尼多浓度显著下降为初始浓度的(58.39±1.74)%、(48.27±2.61)%、(66.12±3.92)%和(31.51±1.35)%,其分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分解半衰期t1/2分别为462.32d、490.56d、238.21d和168.84d。结论盐酸地芬尼多在保存血液样品中可分解,保存温度和抑菌剂对其影响不大。盐酸地芬尼多中毒案件法医学鉴定中所采血样应在30d内送检和检验,否则可用其分解动力学参数推断检材采集当时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湖沼地区环境改造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现场调查等方法,收集湖北省公安县沉螺池建设(工农村)、血防综合治理项目(齐心村)和监利县改水改厕项目(群力村)所在3个行政村2003-2011年的螺情、病情资料,分析比较工程建设前后疫情变化情况。结果环境改造工程实施以来,2011年3个行政村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下降了25.53%、81.52%和3.06%,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下降了74.26%、95.30%和72.19%,钉螺感染率均下降为0;人群感染率分别下降了73.00%、97.51%和59.54%;家畜感染率分别下降了83.71%、100%和100%。结论在湖沼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环境改造工程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启动子区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偏高,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不易成功。目的:探索提高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启动子区富含鸟嘌呤和胞嘧啶的DNA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方案及优化的扩增体系。方法:提取THP-1细胞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通过97℃高温预变性及最佳退火温度的探索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反应条件,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增强剂二甲基亚砜改善反应体系。建立提高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富含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启动子区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效率的方法,同时评估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对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与结论:97℃高温预变性使模板DNA充分解链,同时提高退火温度至60℃,有利于提高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产率;反应体系中添加2%二甲基亚砜可以提高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启动子区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的特异性和产率,但是鸟嘌呤和胞嘧啶含量不同对增强剂的依赖不一样。结果证实,高温预变性和较高的退火温度可以保证充分解链的模板DNA与引物特异性结合,但是DNA模板鸟嘌呤和胞嘧啶含量的不同对增强剂二甲基亚砜的依赖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湖沼地区感染性钉螺环境综合防治处理措施效果,为制定“一村一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2年在省部联系点公安县和监利县选择6个村设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两次人畜同步化疗、2—4次药物灭螺、健康教育、野粪调查与处理综合措施,对照村开展常规防治措施,纵向和横向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效果。结果2012年效果考核观察组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对照组钉螺感染率较2010年0.15%升至0.17%,上升了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P=0.896)。观察组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59.57%,人群感染率下降了46.44%,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7.37,P=0.006),耕牛感染率逐年下降,2012年降为0。对照组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34.69%,耕牛感染率年间波动,2011年较2010年上升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965),2012年降为0。均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结论综合治理感染性钉螺环境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背景: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启动子区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偏高,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不易成功。 目的:探索提高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启动子区富含鸟嘌呤和胞嘧啶的DNA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方案及优化的扩增体系。 方法:提取THP-1细胞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通过97 ℃高温预变性及最佳退火温度的探索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反应条件,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增强剂二甲基亚砜改善反应体系。建立提高血清淀粉样蛋白A 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富含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启动子区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效率的方法,同时评估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对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结果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97 ℃高温预变性使模板DNA充分解链,同时提高退火温度至60 ℃,有利于提高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产率;反应体系中添加2%二甲基亚砜可以提高血清淀粉样蛋白A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启动子区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的特异性和产率,但是鸟嘌呤和胞嘧啶含量不同对增强剂的依赖不一样。结果证实,高温预变性和较高的退火温度可以保证充分解链的模板DNA与引物特异性结合,但是DNA模板鸟嘌呤和胞嘧啶含量的不同对增强剂二甲基亚砜的依赖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荆州市湖沼地区感染性钉螺成因及血吸虫病传染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荆州市湖沼地区无牛村和有牛村血吸虫病传染源与感染性钉螺形成的原因,为制定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湖北省公安县和监利县无牛村和有牛村有螺环境,对螺情、人畜病情、野生动物保虫宿主(鼠)感染情况、野粪污染情况等开展调查;对无牛村采用哨鼠法测定水体血吸虫感染性。采用秩相关分析对感染性钉螺与阳性野粪密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无牛村4处环境未发现阳性野粪,哨鼠疫水测定未发现感染性;有牛村12处感染性螺点累计收集野粪374份,野粪平均密度为0.02~0.29份/100m2,阳性野粪平均密度为0~0.01份/100m2,感染性钉螺密度为0.001~0.040只/0.1m2,感染性钉螺与阳性野粪的分布地点一致,其密度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rs=0.1235,P〉0.05)。公安县和监利县垸内有牛村人群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87%和1.37%,公安县垸外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23%,未发现病牛。野鼠调查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结论耕牛和病人是当地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野鼠成为主要传染源的可能性较小;有牛村耕牛仍为荆州市湖沼地区感染性钉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全身性发疹性组织细胞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男 ,2岁。颜面、躯干、四肢起暗褐色丘疹 1年余。皮肤组织病理 :真皮上中部组织细胞均匀一致的浸润 ,组织细胞核大 ,淡染 ,胞浆内无吞噬细胞 ,未见多核巨细胞。姬姆萨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 :S10 0 (-) ,CD68(+ )。诊断为全身发疹性组织细胞瘤。本文重点讨论了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大鼠氯胺酮灌胃给药致死模型,研究氯胺酮中毒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2LD50组和4LD50组,经灌胃匀速注入2LD50(17.28mg/g)和4LD50(34.55mg/g)氯胺酮。观察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冷冻保存,碱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结果各脏器组织氯胺酮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①2LD50组:脑肝肾肺、脾、肌、心血、心;②4LD50组:脑、肾、肝肺心血、脾、心肌。结论氯胺酮灌胃给药致死的动物模型,可应用于氯胺酮中毒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氯胺酮死后分布不均匀,含血丰富的器官如肺、肝较其他组织和血液含量高,氯胺酮中毒致死案件中,法医学鉴定时应全面正确的采取检材进行毒物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盐酸地芬尼多在保存血液样品中的分解动力学.方法 将盐酸地芬尼多灌胃处死犬的血液分四等份,分别置于20℃、4℃、-20℃和20℃(1% NaF)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气相色谱-质谱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其中盐酸地芬尼多含量;WinNorLin5.2软件拟合分解动力学方程,计算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 20℃、4℃、-20℃和20℃(1%NaF)保存30 d~60 d,血液中盐酸地芬尼多浓度显著下降;保存300 d,血液中盐酸地芬尼多浓度显著下降为初始浓度的(58.39±1.74)%、(48.27±2.61)%、(66.12±3.92)%和(31.51±1.35)%,其分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分解半衰期t1/2分别为462.32 d、490.56 d、238.21 d和168.84 d.结论 盐酸地芬尼多在保存血液样品中可分解,保存温度和抑菌剂对其影响不大.盐酸地芬尼多中毒案件法医学鉴定中所采血样应在30 d内送检和检验,否则可用其分解动力学参数推断检材采集当时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