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电针下关穴改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成年Beagle犬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下关穴组(8只)、对照组(6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正常组不予干预,下关穴组于左侧下关穴植入电极并电刺激,对照组于皮下植入电极但不予电刺激。14 d后处死动物,观察各组犬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蝶腭神经节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一氧化氮类(NOS)神经元的变化,及脑脊液AchE、内皮素、NOS水平变化。结果:下关穴组蝶腭神经节、大脑中动脉NOS、AchE神经元分布密度较正常组和对照组增加。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下关穴组犬脑脊液AchE水平下降(P<0.05),而NOS水平上升(P<0.01);3组犬脑脊液ET-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下关穴可兴奋神经节内乙酰胆碱及一氧化氮类神经元及调节脑脊液中NOS、AchE水平以改善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补益消徵方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化学疗法(简称“化疗”)“窗口期”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补益消徵方口服。比较两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25+调节性T(Treg)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情况,并观察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1)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试验者55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2)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12个月治疗有效率为42.86%、肿瘤控制率为71.42%,分别优于对照组的33.33%和44.44%(P<0.05)。(3)化疗后7 d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25+Treg细胞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秦氏腹部四穴对肥胖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瘦素受体(OB-R)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其与JAK-STAT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40只SD雌性大鼠,除10只空白组,余予以高脂饮食喂养90 d造模,最终造模成功后获得24只肥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针药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模型组不予干预外,针刺组针刺胃肠募穴(关元、中脘、双侧天枢)连续治疗28 d,药物组予以奥利司他口服,针药组予以针刺加药物。Real-time PCR方法测定肥胖大鼠下丘脑OB-R 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中OB-R蛋白水平的表达及下丘脑组织中OB-R信号通路JAKSTAT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OB-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及针药组中OB-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AK2及P-STAT3的蛋白表达,模型组较空白组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及针药组中JAK2及P-STAT3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针药组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刺秦氏腹部四穴和奥利司他均可提高体内瘦素水平,进而促进OB-R、JAK2、p-STAT3的表达,在下丘脑调节能量摄入和输出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秦氏循经敷贴对哮喘豚鼠的作用。方法:3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和秦氏循经敷贴组(C组),每组10只。以鸡卵蛋白攻击致敏。C组敷贴秦氏循经敷贴;B组敷贴含生理盐水的医用纱布。于末次敷药后检测豚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白细胞总数,肺组织和支气管HE染色后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C组较B组显著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白细胞总数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肺组织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肺泡腔阻塞、实变,肺泡间隔明显增宽,支气管管壁血管扩张、管壁增厚;C组炎症细胞浸润较少,肺泡充气,无间隔增宽;A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轻,无支气管壁增厚。结论:秦氏循经敷贴能改善实验性哮喘豚鼠的肺及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减少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对哮喘豚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婷  丁忱欢  李鹤 《中南药学》2014,(12):1192-1196
目的探讨木芙蓉叶提取液、紫花地丁提取液、藤黄提取液及3种中药混合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制备3种中草药提取液,采用琼脂碟片扩散法定性检测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溶血链球菌的抑菌活性,然后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检测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3种中草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链球菌均有抑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木芙蓉叶提取液和藤黄提取液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溶血链球菌对藤黄提取液敏感;藤黄提取液在3种中草药中具有最强的抑菌能力,3种中草药提取液混合后能显著增强抑菌效果。结论 3种中草药提取液均有明显抑菌作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秦亮甫教授依据督脉在经络脏腑联系中的关联性,针对慢性每日头痛病症特征表现,创立秦氏“头八针”技术作为慢性每日头痛的有效干预途径.并采用内服外治、剌灸并重的综合手段从多角度着手防治慢性每日头痛的疾病进展.对患者症状发作、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均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浓缩秦氏敷贴方中的姜酒和其药渣对哮喘豚鼠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豚鼠,随机分为5组:传统秦氏敷贴(A)组、哮喘模型(B)组、空白对照(C)组、姜酒敷贴(D)组、药渣敷贴(E)组。采用雾化吸入鸡卵蛋白(OVA)进行攻击,建立哮喘模型。A组敷贴秦氏敷贴剂,B组敷贴生理盐水,C组正常饲养,D组敷贴含药姜酒,E组敷贴药渣。第2周起OVA攻击后敷贴,1周2次。于第1、2、4和8次OVA攻击后进行哮喘症状评分。于第7次敷贴后处死动物,观察肺脏组织经HE染色后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粒细胞计数。结果第4次OVA攻击后,D组哮喘症状减轻,第8次OVA攻击后,A组、E组哮喘症状减轻。各组哮喘豚鼠肺组织中的粒细胞计数均减少。结论姜酒浓缩敷贴提高了传统秦氏敷贴疗效,在敷贴2次后即显示出疗效。药渣敷贴与传统秦氏敷贴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秦氏头八针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痰浊上扰型慢性每日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每日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辨证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秦氏头八针治疗,同时辨证组针刺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对照组针刺上述穴位旁开点,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VAS评分、持续时间、证候积分、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VAS评分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P0.01);且辨证组头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治疗后,两组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MID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治疗后,两组PCS评分和M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辨证组PCS评分和M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秦氏头八针结合辨证取穴可显著提高痰浊上扰型慢性每日头痛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