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双侧椎弓根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照组)和单侧椎弓根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天、1个月、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及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术前及术后6个月腰椎前后凸角,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卧床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第1天、1个月、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ODI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腰椎前凸角均较术前增大,后凸角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8.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术中应用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固定,均可改善患者腰椎前后凸角,恢复其腰椎功能,但单侧椎弓根固定在减少手术创伤方面更具优势,患者术后疼痛感减轻,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形臂X线引导下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引起的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的下腰痛患者60例,年龄39~73岁,平均61.9岁;病史6~120个月,平均18.9个月。将患者分为两组,30例采用C形臂X线引导下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针刀组),30例采用C形臂X线引导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局部封闭治疗(局封组),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12、26周进行JO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9);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且局封组的改善率优于针刀组,其中针刀组(58.73±18.20)%,局封组(71.10±22.19)%;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9),两组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针刀组(50.09±19.33)%,局封组(48.70±18.36)%);治疗26周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针刀组的改善率优于局封组,其中针刀组(48.56±28.24)%,局封组(15.62±11.23)%。结论: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比腰椎关节突关节局部封闭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具有更远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骨健制剂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骨健制剂治疗激素诱导大鼠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以指导临床。方法:取雄性SD大鼠34只,其中26只腹腔内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24小时后重复,在第2次注射LPS后,臀肌注射醋酸强的松龙6次,间隔24小时。将另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饲养1周后,随机选取造模大鼠2只进行股骨头组织病理观察。证实造模成功后,随机将所余24只造模大鼠分为3组,共4组。A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B组(模型组)激素造模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C组(骨健制剂组)激素造模后给予中药骨健制剂灌胃;D组(丹郁骨康丸组)激素造模后给予中药丹郁骨康丸水溶液灌胃。治疗30天后取大鼠血液测定,观察血液流变学、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骨健制剂组与模型组比较,股骨头坏死大鼠血液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P〈0.05)。②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测定结果:骨健制剂组、正常对照组和丹郁骨康丸组血脂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健制剂能够改善因激素导致的血脂异常增高状态,减少股骨头血管内脂肪栓塞,避免微循环减缓和障碍,能够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状态,从而减轻或改善股骨头骨组织的缺血状况,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可能具有治疗作用,为开发骨健制剂中药新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了客观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中药熏洗、单纯透明质酸钠(SH)关节内注射及两者配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依据诊断标准入选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32例532膝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药熏洗组(144膝),施沛特组(182膝),施沛特+中药熏洗组(206膝),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病情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施沛特+中药熏洗组总有效率与中药熏洗组或施沛特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中药熏洗组和施沛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沛特+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治疗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2月,采用UBE行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3例高度游离型LDH。男14例,女9例;年龄32~76岁,平均48.7岁。患者均有腰腿痛症状。病程2个月~7年,中位数13个月。病变节段:L3、4 2例,L4、5 15例,L5、S1 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患者开始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发生硬膜撕裂、硬膜外血肿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53~96 min,平均71.0 min;术中失血量32~56 mL,平均39.3 mL。患者均于术后1~2 d拔除引流管并佩戴腰围下地活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7个月。术后各时间点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改良ODI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达优1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1.3%。随访期间无椎间盘突出复发。结论 采用UBE行椎间盘切除术具有手术操作灵活、视野清晰、术中探查范围广的优点,可有效减少术后髓核残留风险,是治疗高度游离型LD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方法比较多,如阿片类、非甾体类药物、持续硬膜外镇痛、持续神经阻滞、自控式镇痛泵等,但是过多的药物副反应对其使用也有局限性。近年来,随着疼痛机制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在疼痛形成过程中,有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共同参与,常规单一的镇痛模式难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本院采取加用切口周围罗哌卡因浸润麻醉的多模式镇痛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膝关节周围术后患者Fig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行交叉韧带重建术及膝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抗炎止痛、功能锻炼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观察两组病例术前及术后纤维蛋白原(Fig)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术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对术后前3天高凝状态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黄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三黄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大鼠分成正常组(A)6只和实验组(B、C、D、E、F)30只,将实验组制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实验组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对照组(B)、基质对照组(C)、青鹏膏对照组(D)、三黄低剂量组(E)、三黄高剂量组(F)5组。以损伤证候指数、损伤局部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测定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研究。[结果]D、E、F组在损伤证候指数均优于B、C组(P〈0.05);与B、C组分别比较,D、E、F组损伤局部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表明三黄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有良好的治疗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臂透视引导下注射型针刀经椎间孔外口松解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90例(均为L_(4/5)、L_5/S_1单节段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注射型针刀组(30例)、单纯阻滞组(30例)和单纯针刀组(30例)。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F=0.20,P=0.819)。与单纯阻滞组相比,注射型针刀组JOA评分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针刀组相比,注射型针刀组JOA评分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单纯阻滞组JOA评分高于单纯针刀组(P0.01)。治疗后1个月,单纯针刀组JOA评分高于单纯阻滞组(P=0.013)。治疗后6个月,单纯针刀组JOA评分高于单纯阻滞组(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C臂引导下注射型针刀经腰椎间孔神经阻滞及周围软组织松解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单纯阻滞治疗和单纯针刀治疗具有更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腰椎小关节受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支配,脊神经后支是其主要的传入中枢通路,Bogduk[1]曾通过解剖学研究证明了腰脊神经后支在腰痛的病因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充分了解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后,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对40例患者采用C形臂X线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关节突源性腰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