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6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9%)较对照组(29.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卧床时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及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变化与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Kellgren&Lawrence(K-L)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62例K0A患者作为KOA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6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K-L分级患者的血清及关节液中TNF-α和MMP-13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血清及关节液终TNF-α和MMP-13水平与K-L分级的相关性。结果K0A组血清中TNF-α和MMP-13水平分别为(0.23±0.11)、(1.85±0.21)p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OA组关节液中TNF-α和MMP-1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K-L分级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TNF-α和MMP-1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及关节液中TNF-α和MMP-13水平与K-L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K0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TNF-α和MMP-13水平较高,与K-L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失败后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比较股骨近端囊内骨折和囊外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髋关节置换两种类型的技术、临床结果、并发症。方法:将2013年6月—2018年6月50例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失败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均Ⅰ期完成。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囊内骨折组平均手术时间(72.4±14.3) min,平均出血量(322.6±135.2) mL,均少于囊外骨折组平均手术时间(81.3±17.6) min和平均出血量(543.4±108.3) m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平均随访38个月,囊内骨折组Harris评分(85.5±16.2),高于囊外骨折组评分(73.4±13.1;P=0.01)。结论: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失败后全髋关节置换术比常规髋关节置换术有更多并发症,与囊内骨折相比,囊外骨折组手术时间更长,出血、并发症更多,假体生存率相对更低。  相似文献   
4.
脊髓栓系综合征后遗马蹄内翻足6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后遗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对2005年5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64例TCS后遗马蹄内翻足畸形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从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手术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国际马蹄内翻足畸形研究学组(ICFSG)的评分标准对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单侧足受累35例(左侧13例,右侧22例),双侧足受累29例。原发型TCS 53例,继发型TCS 11例。并发症:感觉障碍者26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23例(部分丧失18例,失禁5例),并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和肌营养不良者1例,小脑扁桃体疝2例,脊柱侧弯10例,肋骨发育畸形3例和脊髓空洞22例。疗效:优10例16足,良21例36足,可25例31足,差8例10足。本组病例中,11例既往在多家医院未能明确发病原因,误诊或者漏诊率为17.2%(11/64例)。结论儿童TCS继发足畸形以马蹄内翻足居多。临床误诊漏诊现象较普遍,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明确病因及对因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骨肉瘤患者血清中miR-34a、miR-449a表达水平及与新辅助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骨肉瘤83例,将其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受试者83例,将其纳入对照组.检测血清miR-34a、miR-449a表达水平.问卷调查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给予新辅助化疗,统计耐药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m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内神经畸形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征及其神经畸形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2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对患者的体格检查情况以及全脊柱CT、全脊髓MRI、双下肢肌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2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有63例(51.6%)合并脊髓畸形,其中脊髓栓系(TCS) 69.8%(44/63);脊髓纵裂(SCM)占60.3% (38/63),包括Ⅰ型脊髓纵裂占68.4% (26/38),Ⅱ型纵裂占31.6% (12/38);脊髓空洞27% (17/63);脊膜膨出占20.6% (13/63);椎管内囊肿占17.5% (11/63);Chiari畸形4.8% (3/63).[结论]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内神经畸形的发生率高,并且常表现为多种脊髓畸形同时存在.合并神经畸形的患儿常表现为腰背部中线处皮肤异常,足畸形和双下肢不对称,但对于不同神经畸形其与常见的临床表现具有不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渐进性的关节损伤为主要特征,并最终导致患者关节疼痛甚至残疾,极大地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CT:利用精确准直的X射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 背景:软骨下骨的改变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既往研究主要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由于动物与人存在差异,因而直接在人体关节内获得相关数据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通过CT技术评价非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软骨下骨板及软骨下骨超微结构的区别,来探讨软骨下骨在膝骨性关节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影像科就诊患者中,收集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骨性关节炎组)及30例非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非膝骨性关节炎组)的CT扫描数据,使用MIMICS软件比较2组胫骨平台内外侧软骨下骨板以及软骨下骨小梁超微结构。试验于2016-06-10经郑州市骨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号为2016医院伦审第004号。 结果与结论:①与非膝骨性关节炎组相比,膝骨性关节炎组软骨下骨板在外侧部位和内侧部位骨密度都明显增加,孔隙率则出现显著的下降,而软骨下骨板厚度内侧部分较非膝骨性关节炎组显著增厚;②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小梁同样存在明显变化,表现为膝骨性关节炎组内外侧软骨下骨骨小梁厚度较非膝骨性关节炎组均明显增加,同时内侧松质骨分离度也较非膝骨性关节炎组低;膝骨性关节炎组结构模型指数和连接密度值低于非膝骨性关节炎组;③结果表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胫骨软骨下骨板及软骨下骨松质骨的改变主要在于超微结构稳态的破坏,这一改变可能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原因之一。 ORCID: 0000-0002-9805-3084(白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脊柱侧弯并脊髓纵裂畸形4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CS)并脊髓纵裂畸形(SCM)的临床特征及脊椎畸形和SCM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S并SCM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就诊时是否存在临床症状将患儿分为2组,患儿均行全脊柱MRI、CT扫描,尿流动力学和双下肢肌电图检查,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依据Winter和Pang分型分别对CS和SCM进行临床分型,将所得常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CS并SCM的患儿中Ⅰ型SCM 31例(64.6%),Ⅱ型17例(35.4%);CSⅠ型(形成障碍)11例(22.9%),Ⅱ型(分节障碍)10例(20.8%),混合型27例(56.3%)。患儿就诊时存在背部中线处皮肤异常26例(54.2%)例,双下肢形态和(或)肌力不对称29例(60.4%),尿流动力学检查异常38例(79.2%)。结论小儿CS并SCM以胸段、胸腰段Ⅰ型骨性纵裂常见,且多见于混合障碍型侧弯。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腰背部中线处皮肤异常、双下肢外观及肌力不对称和大小便功能异常。此类患儿一旦确诊,在侧弯矫正前均应对SCM进行预防性处理。  相似文献   
9.
李宁博  骆晓飞  尹夏  魏瑄 《中国骨伤》2022,35(7):661-668
目的:探讨杜仲多糖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软骨细胞ATDC5,用含10μg/ml IL-1β处理ATDC5制作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杜仲多糖低浓度组、模型+杜仲多糖中浓度组和模型+杜仲多糖高浓度组。其中空白组细胞用常规培养基培养,模型组细胞用含10μg/ml IL-1β的培养基培养,模型+杜仲多糖低浓度组、模型+杜仲多糖中浓度组和模型+杜仲多糖高浓度组细胞分别用含100、200、400 μg/ml杜仲多糖与10μg/ml IL-1β的培养基共同培养。分别培养24、48、7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术和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etric oxide,NO),γ干扰素(interfero-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DCFH-DA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r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itochondrial membrane protential,MMP-13)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P65,磷酸化P65(p-P65)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F-κB P65细胞定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TDC5细胞活力及TIMP-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TNF-α、NO、IFN-γ和IL-6水平,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MMP-13和p-P65的蛋白表达及细胞核内P65+数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杜仲多糖低浓度组、模型+杜仲多糖中浓度组和模型+杜仲多糖高浓度组ATDC5细胞活力及TIMP-1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细胞凋亡率、TNF-α、NO、IFN-γ和IL-6水平、ROS含量、MMP-13和p-P65的蛋白表达及细胞核内P65+数量均降低(P<0.05)。结论:杜仲多糖可促进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ATDC5增殖,并抑制其凋亡、炎症反应和基质降解,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能调节人体血压、水分、电解质和保持容量内环境的稳定性,是心血管系统细胞生长、增殖和血压调控的一个重要的功能调节系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作为RAS的关键酶之一,其血浆浓度与ACE基因插入(I)/缺失(D)及其基因型(II)、(ID)、(DD)密切相关。ACE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受地域、人种等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