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5篇
综合类   14篇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描述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造成反常性栓塞(paradoxical embolism,PE)的临
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验证反常性栓塞风险量表(Risk of Paradoxical Embolism,RoPE)评分。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性入选2013年1月~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
坛医院神经科收治的隐源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79例,其
中经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确诊合并PFO的患者44例,其中37例为PFO所致PE,7例仅合并
PFO无栓塞症状。由另一名神经科医师盲法评价颅脑磁共振成像,确定其影像学的特点,收集两组
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资料,相关辅助检查(如cTCD、TEE、颈部血管超声及双下肢静脉超声结果),
计算并比较两组RoPE评分情况。PFO所致PE患者根据PFO大小分为3组,依据右向左分流量(rightto-
left shunt,RLS)大小分为3组。比较不同PFO大小和不同RLS患者之间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评
估不同PFO大小和不同RLS之间的关联性及RoPE评分与PFO的大小和RLS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两组的RoPE评分分别为5(4.5,7.0)和6(4.0,8.0),差异无显著性(P>0.05)。合并颈内
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高度提示非PFO相关缺血性卒中(P<0.01)。小PFO组(<2 mm)和中/大PFO组
(≥2 mm)相比较,两组的RoPE评分分别为(5.5±1.9 vs 6.3±2.0,P>0.05),后者更容易累及后循
环。不同RLS患者之间相比较,3组的RoPE评分分别为(5.4±1.7,6.5±2.7,5.8±2.0,P>0.05)。PFO
大小和RLS之间无显著性相关(r =0.031,P>0.05)。
结论 PFO和脑梗死的关系可以分为:无相关性(即PFO合并存在)或有相关性(即PE),PE的影像学
特点和PFO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RoPE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区分PFO的大小和RL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基底动脉严重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鞠奕  王拥军 《北京医学》2007,29(3):132-134
目的 研究基底动脉(BA)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并评估其预后,分析与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68例后循环缺血脑梗死患者病例,经全脑动脉造影筛选出29例BA严重狭窄或闭塞病变患者,MRI证实存在BA供血区新鲜脑梗死;随访1年,分析与预后不良相关的临床及血管病变特点.结果 21例患者病前有以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72 h内出现意识障碍者9例,其中4例死亡,5例严重残障.1年病死率为44.8%(14例),严重残障率为13.8%(3例);狭窄位于BA近1/3段6例,中1/3段11例,远1/3段4例:9例入院时NIHSS≥14分的患者3例死亡,6例严重残障.结论 BA严重病变所致脑梗死临床预后较差.频繁出现且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的眩晕、早期出现意识障碍可能提示预后不良.NIHSS评分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4.
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CSD)指一种慢性非旋转性头晕或主观不稳感,患者对运动刺激高度敏感,对复杂视觉刺激或精细视觉任务耐受性差,不伴有活动性前庭功能障碍。CSD的概念由Staab和Ruckenstein在2004-2005年首次提出,反映了精神因素与神经科-耳科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可分为神经-耳源性、心因性、交互性三种类型。CSD的治疗包括药物、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和认知行为治疗。本文将就CSD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5.
后循环缺血性事件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鞠奕  王桂红  王拥军 《北京医学》2006,28(11):647-649
目的 评估206例后循环缺血性事件患者30d预后,探讨不同病变部位及受累血管与30d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6例后循环急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改良Rankin残障量表(MRS)评估,病后30d进行MRS评估,分析患者30d预后;系统评价病变部位及受累血管,并与预后不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组206例,病后30d病死率为4.9%,致残率为18%,颅脑近中远段同时受累(r=9.270,P<0.001)、基底动脉急性闭塞(r=5.106,P<0.001)及颅内病变个数>1个(r=2.491,P<0.001)的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不同病变部位、血管引起的后循环缺血性事件预后不同,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合并梅尼埃病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BPPV患者343例,收集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年,通过与同期特发性BPPV病例的比较,分析评价BPPV合并梅尼埃病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 343例BPPV患者中特发性BPPV305例,继发于其他病因者26例,合并有梅尼埃病者12例(3.5%).与特发性BPPV患者相比,BPPV合并梅尼埃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83±6.12)岁,明显大于特发性BPPV患者的(53.99±12.37)岁,t=3.069,P=0.008;其BPPV复发率(83.3%)亦明显高于特发性BPPV的复发率(17.4%),x2=27.535,P<0.001;但两组病例性别、平均病程及受累半规管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PPV合并梅尼埃病的发生率为3.5%,BPPV多发生于梅尼埃病病程的后期,患病年龄相对较大,BPPV更容易出现复发.  相似文献   
7.
慢性脑缺血,又称慢性脑低灌注,是一组由脑灌注降低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引起慢性脑缺血的原因复杂,本文仅讨论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和脑动脉硬化血管结构性改变引起的慢性脑缺血,概述慢性脑缺血引起的血脑屏障破坏、脑白质病变、神经元丢失等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机制及一系列临床症状.慢性脑缺血作为一种功能可逆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8.
白塞病致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2 8岁 ,因头痛、呕吐 3个月 ,加重伴视物模糊半个月 ,以“高颅压原因待查”急诊入院。患者 3年前曾患化脓性扁桃体炎 ,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及先锋霉素Ⅳ号静脉滴注治疗近 2个月。炎症消退后 ,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 1个月 ,在打针及输液处出现小脓包 ,大小约 0 3~ 1cm ,6~ 7d消退。同时出现口腔溃疡 ,分布于下嘴唇、齿龈及舌尖处 ,约7~ 15d愈合。上述部位的溃疡反复发作 ,约 2个月左右消失。入院前 3个月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并逐渐加重 ,伴恶心呕吐 ,为胃内容物 ,呈非喷射性。不伴言语及意识障碍 ,无肢体运动及感觉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小脑非运动功能的新认识是基于神经解剖学、神经影像学和临床研究的综合证据,临床上对其认识不足,因此小脑卒中患者的非运动功能损害症状常常被忽视。目前研究认为小脑的非运动功能主要包括认知、语言及情绪、情感等方面。本文主要从解剖、小脑非运动功能的神经调控模式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对小脑卒中后非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桥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106例脑桥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临床症状及体征、病变部位及血管损害的特点;随访病后30d、90d的预后情况,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危险因素:脂代谢异常86例,高血压83例,有梗死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者63例,吸烟59例,既往卒中史54例,糖尿病47例,饮酒45例,冠心病34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7例。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眩晕86例,构音障碍67例,感觉障碍51例,眼球运动障碍35例,偏瘫32例,眼震31例,复视30例,共济失调24例,四肢瘫23例,意识障碍18例,交叉瘫10例。年龄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OR=1.37,P<0.05)。此外,脑桥与近、远段同时受累(OR=6.69,P<0.01),基底动脉急性闭塞(OR=6.23,P<0.01)的患者预后不良。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桥梗死患者的最常见病因。眩晕、构音障碍、感觉运动障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不同责任病变部位及病变血管的脑桥梗死患者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