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123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RI在心脏瓣膜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序列MR扫描在心脏瓣膜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UCG)、二维(2D)黑血及亮血序列、K-空间节段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扫描序列(True FISP)对瓣膜病进行定性评价,15例患者还进行小角度快速激发(FLASH)电影序列和流速编码电影(VEC)定量分析,并将MR结果与UCG进行对比。结果 UCG和MRI诊断二尖瓣狭窄(MS)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23例;主动脉瓣狭窄(AS)7例,其中二瓣畸形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1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TI)2例;复合或联合瓣膜病9例。受累心腔的增大和升主动脉的扩张是其主要形态学改变,异常的血液湍流信号是受累瓣膜的直接征象。VEC-MR定量分析与多普勒超声一致性好:6例AS,MR和UCG检查结果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和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R=0,975、Rsq=0.951(P〈0.01),AI9例,分别为R=0.965、Rsq=0.932(P〈0.01)。结论 MR多序列综合扫描可对心脏瓣膜病特别是主动脉瓣疾病进行准确的定性及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碘在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碘(Ⅰ)作为主要环境因素在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起源于肺动脉(ACAPA)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ACAPA的影像学表现。11例均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Echo)和心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例行电子束CT(EBCT)检查。结果 10例为左冠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为右冠脉起源于肺动脉。11例胸片均未确诊,Echo诊断3例,EBCT诊断1例。心血管造影全部诊断正确,其中左冠脉异常起源者左冠脉均发自主肺动脉后窦或后壁,通过扩张的右冠脉藉侧支逆行充盈;右冠脉异常起源者右冠脉从主肺动脉右窦发出。手术与造影所见相同。3例前乳头肌缺血性纤维化,二尖瓣环扩大,前叶脱垂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结论 X线胸片诊断受限,Echo简便、无创,但操作技术及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心血管造影仍是术前确诊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对眼睑薄,睑裂大的薄型眼睑对缝线法重睑成形术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特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局麻后用线状刀沿标志线切开皮肤,翻开眼睑,将3对穿有4—0的丝线从穹窿部睑板上缘2mm穹窿结膜正中处,先用缝针在穹窿结膜横穿1针,横穿针间距为2mm,将缝针两端分别自出入针孔处进针,穿过上睑由标志线切开处出针.每针间距1m,缝线在上睑组织内呈三角形走形。用同样方法完成第2及第3针,将酒精棉条放置在每对缝线中央结扎。术后7天拆线。  相似文献   
5.
碘化钠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NF-α、IL-1β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碘化钠 (NaI)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 (TEC )分泌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影响 ,以探讨碘在GD病 (GD )发病中的可能机制 ,取手术切除的GD病患者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患者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 ,进行细胞培养。以不同浓度的NaI (10 8~ 10 3 mol/L )刺激单层培养的甲状腺细胞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测定刺激前后甲状腺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含量。同时以透射电镜观察NaI刺激后甲状腺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1)正常甲状腺细胞能分泌少量的TNF α和IL 1β。GD的甲状腺细胞TNF α和IL 1β的分泌量与正常TEC相比显著增加 (P <0 0 1) ;(2 )当NaI浓度为 10 8~10 3 mol/L时 ,正常人甲状腺细胞TNF α、IL 1β的分泌量与 0mol/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透射电镜示正常甲状腺细胞无损伤型改变 ;(3)当NaI浓度为 10 6~ 10 3 mol/L时 ,GD甲状腺细胞TNF α的分泌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当NaI浓度为 10 8~ 10 3 mol/L时 ,GD甲状腺细胞IL 1β的分泌量显著增加 (P <0 0 5 )。NaI浓度超过 10 6mol/L时 ,透射电镜示GD甲状腺细胞出现损伤型改变。表明高浓度的碘不仅造成GD甲状腺细胞的直接损伤 ,而且可以增加甲状腺细胞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分泌 ,特别是在GD甲状腺细  相似文献   
6.
青岛地区2型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 明确青岛地区 2型糖尿病 (DM )的流行特点。②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 ,对青岛地区居住 5年及 5年以上 ,2 0~ 74岁 ,市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自然人群进行调查。③结果 青岛地区DM总患病率和糖耐量减低 (IGT)的患病率为 4.19% ,6 .2 8% .市区、近郊和远郊DM患病率分别为 6 .18% ,4.2 4% ,2 .0 1% ,标化率分别为 3.13% ,1.41% ,0 .32 % ;市区与近郊DM的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市区与远郊、近郊与远郊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5 .40 ,16 .14,P均 <0 .0 5 )。市区、近郊和远郊IGT的患病率分别为 10 .74% ,5 .30 % ,2 .74% ;标化率分别为 8.88% ,3.10 % ,0 .39% ;市区的IGT患病率高于近郊和远郊 (χ2 =5 .72 ,34 .10 ,P均 <0 .0 5 )。新诊断DM病人2 1例 ,占患病总人数的 2 8% .本组 34 %的DM病人有明确DM家族史。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糖尿病的发生与年龄、腰围、收缩压、脂肪的摄入量、饮酒量等因素呈明显的正相关 ,与文化水平、体力活动等因素呈明显负相关。④结论 青岛市近郊区DM患病率接近市区。增龄、腹性肥胖、低体力活动、高脂饮食以及遗传背景是发生DM和IGT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卫生防疫是一个综合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这一领域知识更新的步伐。各专业学科的发展,新兴学科的建立,各专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对这一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必须不断地更新和转变,把一次性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转变为阶段性分专业的终生教育。但目前这项工作还很不完善,如专业不对口,学用脱节,流于形式;考试方法和成绩不能客观反映继续教育效果,而其它的业绩技能也不能在继续教育中得到体现。这种考评方法降低了卫生防疫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吉林省卫生防疫站自1997年起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办法,使考评方法更趋合理。从而,提高了继续教育的效果,提高了卫生防疫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日益重要,但扫描速度相对较慢,与运动伪影敏感是其主要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应用的普及。压缩感知是一种新的信号采集理论,通过欠采样的方式采集信号,信号的稀疏变换、不相干欠采样及非线性重建是其特点。通过结合压缩感知技术使磁共振极大地提高扫描速度,且同时保证不牺牲空间分辨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对于心血管磁共振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对压缩感知基本原理及其在心脏磁共振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予以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心肌炎但心内膜心肌活检(EMB)阴性患者的心脏磁共振(CMR)表现,探讨CMR在此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符合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但EMB阴性的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行CMR检查,通过黑血序列、电影序列、T2W-STIR序列及钆对比剂延迟增强(LGE)序列,评价心脏的形态学、功能学、组织学改变。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4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心肌炎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为(25.6±13.2)岁,症状发作至行CMR检查时间间隔为21(13,60)d,症状发作距离EMB检查时间为19(9,40)d。CMR阳性患者13例,表现为心肌水肿、纤维化、射血分数减低、心包积液或心腔增大等。14例患者中共9例患者存在CMR形态和/或功能异常,其中左心房增大1例,左心室增大1例,右心室增大3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超过正常范围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50%3例,右心室射血分数<40%5例,心包积液深度>3 mm 3例。14例患者中,有11例存在组织学改变,其中6例患者的T2比值≥2;LGE阳性10例(10/14),最常见的强化模式为左心室侧壁心外膜下和/或室间隔肌壁间(9例),另外左心室壁广泛心内膜下强化2例,无右心室壁强化。结论CMR能够在体评估心脏形态、功能及组织学改变,对于EMB阴性的心肌炎患者,CMR具有良好的补充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与心导管测量对比来评价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PBPV)前后应用Doppler超声心动图估测跨瓣压差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78例患者在行PBPV术前利用Doppler测量肺动脉瓣跨瓣压差(△P’),与相应的心导管测量值(△P)作相关性分析;并利用Doppler对PBPV术后48例患者进行了4~102个月(平均19.5个月)的随访。结果Doppler测量的△P’值与导管测量的△P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直线相关性,r值为0.80,P<0.05;随访中Doppler测量的△P’值与PBPV术后即刻导管测量的△P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oppler超声作为一种准确、无创、简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估计PBPV术前肺动脉瓣狭窄程度,评价术后疗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