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骨相关疾病治疗和骨组织工程中,干细胞作为成骨细胞的主要来源发挥着重要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可调控细胞周期、增殖代谢及谱系分化.随着高通量测序等研究技术的发展,lncRNA被发现可广泛参与干细胞的成骨调节.miRNA海绵作用是lncRNA调控成骨最经典的机制,近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全身应用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对Ⅲ/Ⅳ期牙周炎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唾液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 纳入40例Ⅲ/Ⅳ期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非手术治疗组(SRP组)和阿奇霉素辅助非手术治疗组(AZI组)。在基线、SRP后第3天和第6周3个时点进行临床检查和唾液采集。通过临床检查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唾液微生物组,确定各分类单元丰富度、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的差异。结果 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所有临床指数均显著改善(P<0.001)。与SRP组相比,在治疗后第3天和第6周,AZI组的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和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 BOP)的改善更显著(P<0.05),但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的改善仅在治疗后第6周时更明显(P<0.05)。位点水平分层统计结果显示,AZI组治疗后位点水平牙周指标优于SRP组。AZI组治疗后所有α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而SRP组仅Sobs指数治疗后第3天有短暂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探跨学科交叉课程在口腔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在读牙周及修复专业研究生2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10名和对照组10名。实验组接受牙周与修复两名专业教师的结合授课,对照组按照传统模式分专业授课。授课完成后,两组学生完成相关病例分析测试题,并请学生完成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且大多数学生支持交叉课程教学法,认为该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临床诊疗能力。结论 跨学科交叉教学方法能显著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及病例分析能力,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胡琮佼 《重庆医学》2021,50(21):3755-3759
2型糖尿病是引起、加重慢性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在缓解牙周炎症的同时,也可控制血糖.目前,糖尿病与牙周炎的相互作用是牙周医学研究的热点,但糖尿病与牙周炎之间的关联机制仍不明确.该文从细菌微生物、炎性因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微小RNA等方面对2型糖尿病对慢性牙周炎的影响及慢性牙周炎和牙周基础治疗对血糖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教学法)结合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基于案例的教学法)在牙周实验和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2014级本科生4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1人、对照组21人。以松牙固定课程为例,实验组在操作课和见习课中加入PBL教学和CBL教学;对照组按常规教学法示教和见习。课程结束后所有学生进行病例分析题考试,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病例分析考核平均成绩为(86.76±2.84)分,对照组为(77.86±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问卷显示80.95%的学生对PBL+CBL的模式持认可态度。结论CBL结合PBL的教学法能结合两种教学法的优点,互补缺陷,在牙周病学的实验和见习教学中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6.
清除龈下菌斑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的常用工具有洁、刮治手用器械和超声、喷砂器械;手用器械或超声器械治疗时,患者舒适度较差,长期反复使用可能引起根面敏感和牙龈退缩症状。近年来喷砂清除龈下菌斑技术凭借其高效、安全的特点受到关注,本文就现有的各种龈下菌斑清除方法从治疗效率、软硬组织损伤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血管内皮细胞与牙周组织细胞的复合培养模拟牙周组织再生环境,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对牙周组织细胞迁移的影响, 为明确血管内皮细胞在牙周组织再生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原代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 在Transwell嵌套中实现与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牙龈成纤维细胞间的复合培养。分别以Transwell嵌套滤膜下腔面24 h的细胞数量检测垂直迁移能力, 以划痕实验后0、8、16和24 h计数划痕区域的细胞数量检测水平迁移能力, 以玻片试验及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实验第1、4和7天细胞覆盖创面的面积检测覆盖创面能力, 并均与单独培养的2种牙周组织细胞作为对照。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存在时, 2种牙周细胞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迁移量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P<0.01), 且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垂直向的迁移量显著高于牙龈成纤维细胞(P<0.01), 但其水平迁移量在实验24 h时则显著低于牙龈成纤维细胞(P<0.01);在血管内皮细胞共存条件下, 2种牙周细胞创面覆盖能力在实验第7天高于对照组, 且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创面覆盖能力的增加显著高于牙龈成纤维细胞(P<0.01)。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对牙周膜、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创面覆盖有明显促进作用, 且血管内皮细胞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垂直向迁移和创面覆盖能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探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在牙周手术临床技能教学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在读研究生 46 名, 随机分为角色扮演教学实验组及传统教学对照组各 23 名学生。角色扮演组学生需根据所学及日常所经历的医患沟通过程, 撰写剧本, 分别扮演医师、患者等角色, 并拍摄视频。传统教学组则由教师进行常规课堂授课。所有同学一同观看录像视频, 并进行讨论。内容授课完成后, 请两组学生完成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表, 同时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模拟接诊考核, 并完成评分。结果 授课结束后, 实验组学生的模拟接诊考核结果显著优于传统组, 术前沟通项目中两组得分分别为(8.00±1.09)分和(6.17±1.03) 分, 术后医嘱项目中两组得分分别为(8.35±0.88) 分和(7.13±0.81) 分(P<0.0001)。在教学满意度方面, 实验组学生也给角色扮演教学法给出了更高的评价, 认为其更能培养医学生从患者角度进行诊疗, 同时能够帮助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并且学生十分期待在其他学科中推广该教学模式(得分 8.65 分)。结论 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从而在理解、关怀患者的基础上, 提高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为今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临床诊疗工作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