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粒体脑肌病属于罕见性母系遗传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家4例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卒中样发作、头痛、癫痫、高乳酸血症、肌肉不耐受疲劳、高级智能下降、听力下降和身材矮小等,结合特征性影像学变化、基因检测及肌肉活检明确诊断,并结合文献对只有女儿能将其线粒体DNA(mt-DNA)传递给下一代的母系遗传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帮助临床认识此病,进一步提高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正>丁苯酞(NBP)是我国历史上第3个自主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也是国际上首个作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个病理环节的创新药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核心城市神经科领域专家普遍认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相对于软胶囊从剂型上更适合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使用。研究表明,NBP具有多靶点抗脑缺血、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改善线粒体功能,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和血流量及脑功能代  相似文献   
3.
共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30例)或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30例),于治疗第1、5、15、30和90天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疗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提高(P=0.020)。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36.67%(11/30)、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显效率为10%(3/30)、总有效率为56.67%(17/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5,P=0.004);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2)。提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17/Treg、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4例COPD患者[COPD稳定期及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各92例]作为COPD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5例作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所有受检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细胞及Th17/Treg比值,ELISA法测定血清IL-17水平,比较各组Th17、Treg、Th17/Treg、IL-17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Spearman相关分析Th17、Treg、Th17/Treg、IL-17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h17、Treg、Th17/Treg及IL-17对AECOPD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及AECOPD组外周血Th17、Th17/Treg及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AECOPD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及AECOPD组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及FEV_1、FEV_1%、FVC%、FEV_1/FVC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AECOPD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患者外周血Th17、Th17/Treg及IL-17与FEV_1、FEV_1%、FVC、FVC%、FEV_1/FVC均呈负相关(P均0.05);而COPD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与FEV_1、FEV_1%、FVC、FVC%、FEV_1/FVC均呈正相关(P均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诊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分别为0.862[0.764,0.963],0.783[0.705,0.848],0.814[0.726,0.875],0.851[0.758,0.946],Th17最佳临界值为7.28%时其诊断AECOP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好,分别为80.4%和87.3%。结论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及IL-17与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是早期预测AECOPD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ACI)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发生的坏死,具有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糖尿病或高血糖是A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CI患者发病后发生高血糖的概率可达36%以上[1-2]。血糖水平对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是近年来的关注热点,有学者认为,非糖尿病ACI患者持续高血糖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而合并糖尿病的ACI患者的血糖水平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3]。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cy、SOD水平,并比较其NIH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SOD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4天,治疗组患者Hcy水平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自身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替加环素联合舒巴坦在V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行机械通气后并发V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舒巴坦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联合舒巴坦静脉滴注。对其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进行培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下呼吸道痰液共分离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与革兰氏性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离率分别占74.16%与19.67%,真菌为6.18%。治疗组的总显效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环素联合舒巴坦治疗VAP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例1:患者女,60岁.因腹痛乏力8小时入院.糖尿病史10年,近2日改服"二甲双胍0.5 3/日降糖灵4片3/日"体检:体温36.2℃、血压130/30mmHg、神清、精神差、痛苦貌、呼吸深大,无烂苹果味.肺(一)心率约120次/分频发早搏平均约15次/分.腹软,全腹无明确固定性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减弱.入院时血糖0.76mmol/L,血象:白细胞11.8×109/L,中性占67.5%,尿常规:尿蛋白(1+)尿糖(-)酮体(1+).心肌酶:AST 102 U/L CK 96 U/L CK-MB 43 U/L 血肌酐104μmol/L 尿素10.27mmol/L钾5.0mmol/L钠144.0mmol/L.  相似文献   
9.
<正>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高,遗留的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感觉障碍、吞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发病5d;(2)单侧出血,4≤NIHSS评分≤22分;(3)5 mL出血量30 mL;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0岁,农民。主因发作性言语不清、双手乏力半月入院。患者于15d进食时突发言语含糊不清,喉头紧缩感伴双手乏力,不能持筷,不伴肌肉抽搐或肌痉挛,无头痛头晕无双下肢活动异常,无咬牙、大小便失禁,持续约10min后症状自行缓解,未予诊治。此后半月类似症状反复发作,来我院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