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初步探讨导师引导下介入放射学研究生参与期刊论文撰写小组的教学模式效果。 方法8名介入放射学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作为培养对象,另纳入2名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医师作为培训老师,建立论文撰写小组,每两周组织一次论文撰写小组会议,针对研究生目前撰写的论文进行讨论分析,同时不定期组织研究生学习文献检索、统计学方法等论文撰写必备的相关理论知识。入组1年后分析培训结束时学术论文完成情况及质量。 结果经过论文撰写小组培训,所有研究生均可以熟练应用PubMed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均掌握了常见的统计学方法。1年中8名研究生均完成学术论文的撰写,3篇论文被SCI收录期刊录用,5篇论文被核心期刊录用。 结论介入放射学研究生参与论文撰写小组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研究生论文设计、文献检索和论文撰写等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射频消融(RFA)导管治疗门静脉癌栓(PVTT)的安全性。方法将10头实验小型猪分为3组:A组(n=6)直接行正常门静脉RFA治疗;B组(n=2)先行门静脉球囊封堵,然后行门静脉新鲜血栓RFA治疗;C组(n=2)先建立PVTT模型,待门静脉血栓机化后行门静脉RFA治疗。术后1、3、4周作MRI检查,4周后处死动物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A组动物在功率5 W条件下接受RFA治疗0.6~3.6 min,MRI检查及1个月后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明确异常。 B组动物RFA后MRI检查提示门静脉区损伤较A组明显,术后1、3、4周内膜MRI检查提示门静脉水肿逐渐减轻;术后1个月病理学检查证实邻近肝组织损伤严重。C组在功率7 W条件下接受RFA治疗1.5 min,术后MRI检查未见消融区明显水肿,病理学检查可见机化的血栓坏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结论采用Habib VesOpen双极RFA导管治疗PVTT,应根据PVTT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RFA功率与时间。PVTT较轻时采用大功率、短时间RFA可能较安全,PVTT较重时改用小功率、长时间RFA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已成为公认的替代外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选择性卵巢动脉栓塞术(OAE)在技术上安全有效,UAE联合OAE治疗与单纯UAE治疗比较,在绝经的发病率、绝经样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无差异.但目前还需进一步明确OAE对卵巢储备功能的血清标志物及卵巢血管的影响.本文对卵巢动脉的解剖、血管造影及栓塞技术、OAE后卵巢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于2010-08-2013-08对18例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介入栓塞材料包括微弹簧圈、聚醋酸乙烯( PVA)颗粒和明胶海绵碎粒。术后观察有无血便,每日进行便常规以及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变化。所有患者共行选择性动脉造影29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18次。结果超选择性动脉栓塞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5例,联用弹簧圈和明胶海绵碎粒3例,均未再复发出血,无肠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但应注意栓塞材料的选择和栓塞范围。  相似文献   
6.
<正>膀胱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包括泌尿系感染、结石、原位膀胱癌、继发性膀胱肿瘤、放射性膀胱炎/损伤、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凝血障碍等[1-4]。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使用常规治疗手段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如药物止血、膀胱持续冲洗、膀胱灌注、高压氧等[4-6]。少数患者因严重血尿并发中重度贫血、失血性休克、肾功能损伤、尿路梗阻等,且常规治疗手段无效,可选择外科手术(经尿道膀胱镜下电灼术或消融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卵巢动脉参与宫颈癌供血的发生率,初步分析卵巢动脉参与宫颈癌供血的相关因素,评价经导管栓塞卵巢动脉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52例宫颈癌介入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参与宫颈癌供血的卵巢动脉进行了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化疗,然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应肿瘤的血管。用统计方法分析卵巢动脉参与宫颈癌供血的发生率、影响因素,评价栓塞卵巢动脉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结果:52例宫颈癌患者中,选择性血管造影发现至少有一侧卵巢动脉参与病变供血者14例(26.9%),统计分析显示,卵巢动脉参与盆腔疾病供血的相关因素有:既往有盆腔手术史(P<0.01);既往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P<0.01);存在一侧或两侧子宫动脉发育不良。对14例参与宫颈癌供血的卵巢动脉进行了栓塞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无重要并发症,其中4例出现一过性卵巢功能减退症状,但均为可逆性,无严重后果。结论:卵巢动脉可参与宫颈癌供血,发生率达26.9%。在做髂内-子宫动脉栓塞或化疗栓塞术时,如发现卵巢动脉参与供血,补充做卵巢动脉栓塞术是安全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介入技术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超选择性移植入门静脉分支的可行性:观察移植MSC对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新西兰白兔MSC,用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后,采用介入技术超选择性注入肝硬化兔的门静脉二级分支内,移植后3周取肝脏标本,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同时做血清肝功能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观察移植MSC前后的肝功能变化.结果 超选择性门静脉MSC移植后3周,对移植区肝脏做冰冻切片、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存活的16只动物中有13只结果为阳性,移植阳性率约为81.2%(13/16),证实移植的MSC可以在病理性肝脏组织内存活;移植MSC至病理性肝脏(肝纤维化)后,血清ALT下降,与移植MSC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96±63.12)U/L比(101.26±39.23)U/L,P<0.05],AST、TBiL、DBiL、TP、Al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介人技术做超选择性门静脉分支内MSC移植可以作为一项治疗肝硬化的新手段,但需要在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客观评价疗效(改善肝脏功能)等方面做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用介入技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PV)阻塞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13例原位肝移植术后PV阻塞[狭窄和(或)血栓形成]病人进行了介入治疗,男9例,女4例;年龄28~60岁(平均43岁).其中PV血栓3例,PV吻合口狭窄9例,PV吻合口狭窄合并血栓1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例(其中8例有呕血病史).7例用经皮经肝穿刺PV分支途径治疗,6例经TIPS途径,技术包括球囊扩张+置入支架8例、局部溶栓和清除血栓4例次、单纯球囊扩张2例、联合栓塞胃冠状静脉9例次.结果 介入治疗技术均成功,无重要并发症,结束治疗时复查造影显示PV血流通畅,PV主干管径接近正常10例、3例残留狭窄<30%.随访6~48个月(平均28个月),5例术前肝功能异常病人,术后2周有显著改善;9例以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术后复查胃镜显示静脉曲张明显好转,随访期间未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腹部症状较明显的病人,术后腹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逐渐减轻;复查Doppler超声波显示PV血流通畅.结论 介入技术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PV阻塞的安全、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牵张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家兔下颌牵张成骨实验模型分为两组,A组接受高压氧治疗,B组未接受高压氧治疗.采用彩色病理图像测量系统对两组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新骨形成情况.结果:在牵张成骨过程中,A组骨小梁形成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高压氧能加速骨形成,促进牵张成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