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1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262篇
综合类   301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01篇
  1篇
中国医学   119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间施行肝移植的4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术后CMV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在451例患者中,发生CMV性肺炎7例,感染率为1.66%。CMV性肺炎的症状明显早于体征,7例患者均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约1周后逐渐出现干咳、气促、呼吸困难等;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CMV pp65抗原检测均为阳性。CMV性肺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抗病毒治疗,同时采取停用免疫抑制剂、加用较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和适量的胸腺肽等的个体化免疫调节方案以及广谱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方法,6例治愈,治愈率为85.7%。结论 CMV性肺炎的早期临床表现虽然缺乏特异性,但仍有规律可循,CMV pp65抗原检测法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特点。采取联合抗病毒和个体化免疫调节等综合措施治疗CMV性肺炎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早期气管插管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早期经口气管插管者85例和延迟插管者73例,回顾性分析和评估抢救后肺炎发生率、经口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死亡率及预后。结果早期插管组在死亡率及肺炎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延迟插管组(P<0.01),早期插管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与延迟气管插管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良好率早期插管组明显好于延迟气管插管组(P<0.01)。结论早期气管插管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且不增加并发症,有利于改善缺氧状态,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再次肝移植治疗移植肝失功能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再次肝移植治疗移植肝失功能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施行22例再次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加以讨论。再次肝移植的原因分别为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12例)、移植术后肝癌复发(4例)、肝动脉栓塞(2例)、肝动脉狭窄(2例)以及乙肝复发(2例)。再次移植率为3.62%,供肝植入均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技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8例随访至今分别存活21、14、8、3个月各1例,12、1个月各2例;14例存活2周到28个月不等。首次肝移植术后8~30d行再次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病死率最高,为66.7%;1年内死亡10例,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60%)。结论 再次肝移植是移植肝失功能的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及适应证,钻研手术技巧,合理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以及围手术期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提高再次肝移植病人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预测肝癌肝移植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对肝癌肝移植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93年4月至2003年1月我科59例采用肝移植治疗的肝癌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原则进行分期,比较各期间肝癌肝移植疗效。结果Ⅰb、Ⅱa、Ⅱb、Ⅲa和Ⅲb期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66·67%、50·00%、35·71%和16·67%,各期间术后累计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Ⅰb~Ⅱb和Ⅲa~Ⅲb期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25·00%,2年生存率分别为45·71%和25·00%,两组间术后累计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适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5.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治疗(附43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0LT)术后胆管狭窄(BS)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们例OLT术后BS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们例BS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管造影(ER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经T管的胆管介入治疗、胆肠吻合术、肝动脉内支架术及再次肝移植术。结果们例BS总治愈率为48.8%(21/43),好转率为30.2%(13/43),总有效率为79.0%(34/43)。41例BS的介入治疗治愈率为34.1%(14/41),好转率为31.7%(13/41),总有效率为65.8%(27/41)。吻合口型、肝外型、肝内型及肝内外混舍型BS的总治愈率分别为100%(5/5)、64.3%(9/14)、50.O%(1/2)及28.6%(6/21),其介入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80.0%(4/5)、64.3%(9/14)、50.0%(1/2)及0。12例BS行再次肝移植术的治愈率为50.0%(6/12)。结论目前OLT术后BS总体疗效尚不理想。BS介入治疗效果与其类型密切相关,吻合口型疗效最好,肝外型和肝内型次之,肝内外混舍型疗效最盖。再次肝移植是治疗难治性BS的有效方法,但要选择好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病因。方法 对1993年4月~2002年4月所完成的160例原住肝移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5%,与肝动脉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率为3.13%;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与门静脉并发症相关死亡率为0;肝后下腔静脉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魂脉并发症主要与手术技术和肝动脉病变有关,改进吻合技术,术前评估肝动脉病变能降低早期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有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史、移植术前门静脉血栓、门静脉手术史以及严重感染病史等是门静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手术技术是导致下腔静脉狭窄的重要原因,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能避免该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关于软腭下降机制的肌电图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软腭的下降机制。方法将腭舌肌、腭咽肌设定为软腭下降肌,用肌电图学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在软腭下降时腭舌肌、腭咽肌都出现了肌活动电位,另外,腭舌肌、腭咽肌在讲话时也参与了构音运动。结论腭舌肌收缩使软腭下降、鼻咽腔开放,腭咽肌由于具有咽绞扼功能,不但可使软腭下降,还与咽腔闭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我海军研制的具有典型功能的船用医疗模块系统已在训练医疗舰上展开多年,该系统平时为海上卫勤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战时增加模块数量,可以执行海上伤病员的早期治疗和后送任务。医疗模块系统检验室设备可满足临床检验的基本需要,但随着近年来军事医学技术和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已显现出检验项目少,设备技术落后,缺少必要的实验室管理文件和操作手册等不足,已不能适应现代海战医疗救护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s teaching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97.37% vs.64.71%,P<0.05).Conclusion Micro-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  相似文献   
10.
CT灌注成像作为功能成像技术之一,将组织学功能与解剖学结构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血管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中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此技术可用于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监测等几个方面,因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CT灌注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乳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