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圆斑蝰蛇咬伤患者在广州周边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圆斑蝰蛇咬伤提供依据。 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圆斑蝰蛇咬伤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咬伤后就诊时间与咬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5年共收治毒蛇伤1481例,死亡3例,其中43例圆斑蝰蛇咬伤,死亡2例,占毒蛇伤总死亡率的66.7%(2/3);患者分布以广州珠三角地区(肇庆、云浮、佛山、江门)伤者居多,占74.4%,9~11月是咬伤高发月份,占44.2%(19/43),被咬伤者以农民为主,占53.5%(23/43),50~69岁为主要高发年龄,下肢咬伤占67.4%(29/43),蛇伤严重程度评分重度病例占74.4%(32/43)。咬伤后就诊时间与咬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19,P<0.01)。 结论圆斑蝰蛇咬伤是广州周边地区毒蛇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应对高发月份、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及高发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一旦发生圆斑蝰蛇咬伤,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接受针对性诊治,必要时接受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将现场急救情景教学法开展于规培生临床带教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前来接受培训的100名规培生,采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50名)和常规组(50名).研究组临床带教中采用现场急救情境教学法,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2个月后观察效果,包括急诊科规培生优良率及教学前后学生理论知识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急诊科规培优良率94.00%,高于常规组的74.00%.教学后,研究组理论知识评分及实践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和教学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场急救情景教学法开展于规培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规培生综合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景式模拟教学模式在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64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生(以下简称实习生)纳入本研究中,将所有实习生按照综合序贯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实习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组32例实习生则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加情景式模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出科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对比两组实习生对于急诊常见急症的临床诊治思维,评估两组实习生对急诊临床教学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的思维能力评分、分析能力评分、逻辑性评分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评分(P<0.05)。研究组实习生对急诊临床教学满意度(96.87%)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5.00%)(P<0.05)。结论在急诊临床教学中积极开展情景式模拟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也有助于实习生对急诊常见急症诊治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提高实习生对急诊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8岁,厨师,因左手示指被圆斑蝰蛇咬伤4d于2012年6月5日18时由外院转入.患者于2012年6月1日11时许被蛇咬伤左手示指,当时左上肢肿痛,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排黑便、血尿,无气促,到当地医院就诊,核对图谱为圆斑蝰蛇,先后予局部封闭、清创,14时使用抗蝮蛇毒血清9000U,起病第2天出现尿量减少,血肌酐逐渐上升,伴皮下淤斑、全身水肿、气促逐渐加重,并出现神志改变,先后予输注冷沉淀及新鲜冰冻血浆、血液滤过、抗感染等治疗,病情未能缓解,起病第4天X线胸片示双侧胸腔积液及右侧水平裂叶间积液,未除外肺水肿可能.凝血四项示PT 20.2 s,INR 1.6,APTT 103 s,纤维蛋白原2.4 g/L.起病第5天血白细胞1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0%,血红蛋白82 g/L,血小板12×109/L,血尿素氮15.4 mmol/L,血肌酐337 μmol/L,为进一步救治,转至我院.来院时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6/85mmHg.急性病容,神志欠清,呼之能应,对答欠佳.双眼睑水肿,双侧球结膜严重充血.左示指肿胀,腹侧呈黑色,咬伤处皮肤已行"十"字切开,切口各长约1.5 cm.背部、右上腹部、右下肢、阴囊可见大片皮下淤斑、肿胀.入院诊断:(1)左示指远端指间关节蝰蛇咬伤(危重型);(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肾、血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心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AECOPD患者71例进行血浆NT-pro BNP、血生化、心脏生化及心脏超声(入院48 h内)等检测,比较NT-pro BNP水平正常组和升高组一般情况、血生化、心脏生化及心脏超声;分析NT-pro BNP水平与血生化、心脏生化及心脏超声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NT-pro BNP值正常组和升高组的年龄、体温、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吸、血肌酐清除率(CCr)、肌酸激酶(CK-MB)、肌红蛋白(My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BMI)、肌钙蛋白(Tn-I)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脏超声示RA、RV、LA、LVDd、LVDs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IVS、LV、EF、PASP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NT-pro BNP值与年龄、体温、Tn-I、Myo、LVDd、IVS、PASP呈正相关,与BIM、Hot、CCr、LV、EF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NT-pro BNP值的升高与AECOPD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存在相关性,NT-proBNP可用于早期评价AECOPD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皮下注射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CTX)致小鼠局部皮肤溃疡模型构建。方法:将57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CTX组(n=18)、粗毒组(n=18)、CTX前肢组(n=7)、CTX后肢组(n=7)和CTX背部组(n=7),饲养21天观察皮肤溃疡坏死面积及病理变化。结果:CTX组造模成功率100%,粗毒组造模成功率仅5.5%。选择四肢皮肤注射CTX造模较背部成功率更高,不同注射部位溃疡伤口均可见典型炎症坏死表现。结论:CTX皮下注射小鼠后肢可构建成功率高,稳定,典型的中华眼镜蛇毒素中毒局部皮肤溃疡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毒蛇伤在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蛇伤防治提供依据,保障人民的健康.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蛇伤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年共收治蛇伤2920例,蛇伤事件中毒蛇伤占92.40%,以竹叶青蛇多见,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占86.8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