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唾液腺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131I治疗的107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35例、女性72例, 年龄(42.8±1.0)岁。比较唾液腺损伤患者与唾液腺正常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原发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并发糖尿病、131I治疗前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停用左甲状腺素钠片(L-T4)时间、131I治疗剂量、131I全身显像(WBS)等临床资料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期望频数<5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唾液腺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107例DTC患者中, 37例患者发生唾液腺损伤, 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为3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唾液腺损伤患者的年龄、收缩压大于唾液腺正常患者[(45.84±2.10)岁对(41.11±0.97)岁, (127.59±3.10) mm Hg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ChE)水平联合乳酸清除率(LCR)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90例,根据28天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38例),根据SChE水平分为低SChE组(≤4 000 U/L)和正常SChE组(>4 000 U/L),根据24 h LCR分为低LCR组(LCR≤10%)和高LCR组(LCR>10%),记录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感染性休克确诊24 h内血常规、降钙素原(PCT)、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血乳酸(LAC)。 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APACHEⅡ评分、部分肝肾功能指标较高,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SChE、LCR水平较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SChE和LAC为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ChE联合LAC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效能最高(P<0.05)。 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SChE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正常SChE组(P<0.05),低LCR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高LCR组(P<0.05)。 结论年龄、APACHEⅡ评分、SChE和LAC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SChE和24 h LCR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天麻与钩藤配伍前后对SHR大鼠肾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天麻与钩藤配伍前后对SHR大鼠肾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天麻混悬液(0.86 g.kg-1组)、钩藤煎液(1.17 g.kg-1组)、天麻钩藤合煎剂(天麻0.86 g.kg-1+钩藤1.17 g.kg-1)4个组别,连续ig给药10 d后提取肾脏mRNA,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经扫描、计算机软件分析后观察配伍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筛选出天麻与钩藤配伍前后在肾脏中的目标基因(target gene)30个。结论:天麻配伍钩藤后,肾脏中调控血脂代谢、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逆转,提示药对配伍后减弱了天麻对肾脏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急诊PCI过程中,常常发生无复流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就无复流的可能机制和处理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7.
李晓倩 《大家健康》2017,(11):257-258
目的:总结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彝医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以提高中彝医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总结工作经验,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方案》以及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对比护理质量评价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态度的评分、技术操作的评分、病房环境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前后各项实验指标数据结果对比,实施后均明显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于中彝医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能力、业务能力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多态性与孕早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交互作用,以期找出其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早孕检查异常且孕期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30例孕妇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时期早孕检查正常且孕期未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4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红素水平(T-BI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HbA1c、PAI-1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PAI-1基因等位基因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高(OR 2.583)、FINS高(OR 1.984)、HbA1c高(OR 4.258)和PAI-1基因型(4G/4G)(OR 5.987)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BIL高(OR 0.429)为保护性因素(P<0.05)。ROC曲线和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良好;PAI-1基因型(4G/5G)和HbA1c≥8.0%、PAI-1基因型(4G/4G)和6.0%≤HbA1c<8.0%、PAI-1基因型(4G/4G)和HbA1c≥8.0%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γ>1)。结论:携带PAI-1基因多态性与孕早期HbA1c水平具有协同交互作用,能够促进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孕妇PAI-1基因型以及HbA1c水平升高的现象,有助于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理气和胃剂敷脐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对小儿红霉素输液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8月于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支原体肺炎行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儿,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后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观察组...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越来越受医学界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技术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它兼具解剖形态及功能影像学表现~([1]),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目前指南多推荐PET/CT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分期和疗效评价。DLBCL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