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转移瘤致股骨近端病理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1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手术治疗的 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 ,术后疼痛明显缓解 ,伤口除 1例浅层感染外 ,余愈合良好。所有病例均存活在 3个月以上 ,14例术后继续原发肿瘤治疗。结论 股骨近端转移瘤所致的病理骨折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内固定以带锁髓内钉加骨水泥为好。  相似文献   
2.
人RANTES基因在转基因青蒿植株中表达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丽玲  曾庆平  杨雪芹 《中草药》2004,35(10):1167-1171
目的 为了增强青蒿的特异药理活性,探讨人β-趋化因子RANTES基因在青蒿细胞中表达的可能性。方法 将克隆的RANTES基因经Ti质粒衍生的双元表达载体pRPKII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通过叶盘共培养法已获得一批表现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基因青蒿植株。结果 PCR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表明,RANTES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青蒿基因组中;RT-PCR、Northern印迹、Western印迹杂交结果证实,RANTES基因已在转基因青蒿植株中成功表达。结论 首次报道了RANTES基因在转基因青蒿植株中的表达,为基因工程改造青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验证CodA基因是否适宜作为有效的青蒿基因打靶负选择标记。方法用PCR法扩增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odA,经克隆和测序后插入植物基因表达载体pROK,并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pAL4404)中。以共培养法转化青蒿叶盘,在添加25μg/mL卡那霉素(Kan)的N6培养基上选择青蒿转化愈伤组织并再生绿芽。将Kan抗性转基因青蒿芽转植到含有500μg/mL5-氟胞嘧啶(5-FC)和25μg/mLKan的MS培养基上继续培养2周。结果转基因青蒿芽全部死亡,而未转化青蒿芽仍正常生长,表明导入CodA基因的青蒿细胞已赋予其预期的负选择表型。经RT-PCR检测,转基因青蒿芽显示CodA阳性扩增带,而未转化青蒿芽无此特异扩增带。这一结果显示,CodA基因已在青蒿细胞中转录生成相应的mRNA,从而进一步印证了表型检测结果。结论CodA基因可作为有效的青蒿基因打靶负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在非插管静脉全身麻醉辅助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和30例只需清醒状态下气道表面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需非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各30例,30例气道表面麻醉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检查开始前三组患者均采用利多卡因行气道表面麻醉,其中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及瑞芬太尼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及瑞芬太尼麻醉,C组泵注与A组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三组患者入室时(T0)、纤维支气管镜经过声门时(T1)、纤维支气管镜抵达隆突时(T2)、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时(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①与B组和C组相比,T1-T2时A组的MAP、HR、SPO2水平变化更小,OAA/S评分更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组的MAP、SPO2水平优于C组,HR水平和OAA/S评分优于B组和C组(P<0.05).②A组的苏醒时间及出室时间迟于B组和C组(P<0.05).③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低于B组的30%和C组的5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均可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但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麻醉的效果更好,术中心血管循环稳定,呼吸抑制程度小,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本院18例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行重建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应用Matta法评定骨折复位情况,D’Aubigine法评定髋关节功能,Brooker法评价异位骨化的发生,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6例,无不满意复位;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4.4%;并发异位骨化1例(1级);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尽可能全面暴露术野,提高复位固定的效果,促进患者髋关节的稳定性提升和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7.
曾庆平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66-1867,1876
目的探讨ICU重症老年患者的呼吸机肺炎病原的耐药性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38例ICU重症老年VAP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以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共培养出病原菌512株,革兰阴性菌为主,在革兰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主要以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等普遍耐药,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结论老年重症ICU患者VAP感染其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具有良好的药敏性,其做可作为VAP感染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单孔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197例支气管肺癌患者中筛选51例择期行单孔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率25.89%。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双腔支气管导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术后进行肺萎陷评分,记录手术时间并统计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药物用量;记录患者在插管前5 min、插管时、插管后5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患者术后1、6、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并统计止痛泵按压次数;流式细胞仪及配套试剂检测患者静脉血CD4+、CD8+水平,计算CD4+/CD8+;统计低氧血症、气胸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肺萎陷评分、手术时间,插管前5 min、插管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前CD4+、CD8+水平和CD4+/CD8+比值,并发症低血氧症、气胸、血肿发生率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止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插管后5 min心率显著降低,拔管前1 min、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降低,术后1、6、24 h VAS评分显著降低,术后24 h 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CD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 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法在单孔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中应用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少、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安全及对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青蒿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青蒿琥酯对肝癌细胞株HepG2进行研究,以阿霉素作为对照药,观察使用青蒿琥酯后肝癌细胞在电镜下的形态变化,结果:透射电镜下见经青蒿琥酯处理的HepG2细胞与用阿霉素处理的肝癌细胞相似,出现了凋亡小体这一现象,结论:青蒿琥酯可诱导肝癌细胞凋 亡。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采用健脾和胃、理气化瘀的治疗方法,自拟中药良蒲汤治疗胃脘痛,效果极佳,现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病例男性164例,女性104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6岁;病程从自觉胃脘痛之日起,1年以内的126例,1年—3年50例,3年—5年47例,5年—10年22例,10—20年15例,20年以上8例;经X线锁餐或纤维胃镜检查: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胃下垂4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球炎1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8例,胃窦炎6例,胃息肉2例,未进行上述检查者2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