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罗绍坚  黄鹦  黄春明  钟诚凡  张琛海 《吉林医学》2010,31(13):1763-1764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病灶清除同时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6例,术后通过X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应用Frangkel分级评分评估神经恢复程度。结果:随访1~3年,X线示16例患者病灶均得到骨性融合,腰痛症状消失。15例有神经损伤症状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A级恢复到D级1例;B级恢复到D级2例,恢复到E级4例;C级恢复到D级2例,恢复到E级3例;D恢复级到E级3例。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加椎弓根系统治疗腰椎结核操作相对简单,同时使脊柱后凸畸形也得到矫正,有利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板切除摘除椎管内肿瘤,同时行颈椎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10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早期(3周以内)可下床活动,无1例出现眩晕、颈痛、头痛等颈椎不稳的表现。随访6个月~2年未见后凸畸形发生,颈椎活动不受限制,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结论:经后路椎板切除同时行经颈椎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管内肿瘤,能够维持手术后颈椎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的术式选择和具体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12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平均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冠状位融合+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单纯减压手术治疗。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特定时间段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略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后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程度的不同,在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合理的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法,这对于患者的病情的有效控制和迅速恢复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3D打印在老年髋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2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复位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结果 研究组手术复位优良率略高于参照组(100...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前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96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2例48髋,前外侧组(ASA组)行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组(PSA组)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关节Harris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SA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16±0.92)cm、(64.07±9.32)min和(13.16±2.51)d,均显著低于PSA组(P〈0.05),两组手术失血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达到(90.16±12.57)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和PSA组术后Harris评分(P〈0.05),ASA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优良率达到64.58%,显著高于PSA组的54.17%(P〈0.05);ASA组总体健康评分达到(73.08±5.26)分,显著高于PSA组的(69.26±5.31)分(P〈0.05)。结论选择前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较后外侧入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关节功能更好,患者生活质量更高,综合疗效优于PSA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使用显微内镜椎间盘手术系统(Microendoscoopic Discectomy,MED)从后路对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的微创治疗。结果:19例平均随访36个月。优13例,良4例,可2例,差0例。结论:使用椎间盘镜治疗原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方法有诸多优点,不经原切口,不直接剥离硬膜表面的疤痕组织,减少损伤硬脊膜、神经根的风险,并且最大限度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使用显微内镜椎间盘手术系统从后路对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的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结果19例平均随访36个月,优13例,良4例,可2例。结论使用椎闯盘镜治疗原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方法有诸多优点,不经原切口,不直接剥离硬膜表面的瘢痕组织,减少损伤硬脊膜、神经根的风险,并且最大限度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钟诚凡  罗绍坚  张琛海  李先民 《中外医疗》2012,31(13):99+101-99,101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盘切除加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34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后路椎间盘切除加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和椎间隙相对高度(R)测量。结果 3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31例获得优良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1.2%。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和椎间隙相对高度(R)测量等比较,术后各项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经后路椎间盘切除加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正>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柱骨折,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通常累及三柱,脊髓压迫有来自椎体后方碎骨、破裂的椎间盘及塌陷的椎板。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争取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和脊柱的力线及椎管管径,为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科对20例腰椎滑脱患者在后路手术中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髂骨单Cage融合+腰椎下半椎板揭盖回植技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2~67岁。患者均为峡部裂合并腰椎滑脱,Ⅰ度滑脱5例,Ⅱ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