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8篇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含 β-神经生长因子 (β- NGF)基因的表达质粒 PSVCEP NGF- CAT在培养肌母细胞中的表达及 L ipofect AMINE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效率。方法 将表达质粒 PSVCEP NGF- CAT经 L ipofectAMINE转染至培养成的肌母细胞中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基因在肌母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培养肌母细胞在转染 6小时吞噬脂质体最显著 ,转染 48小时后约 40 %的肌母细胞胞质内有β- NGF基因表达。结论 含β- NGF基因的表达质粒 PSVCEP NGF- CAT可以在培养肌母细胞中表达 ,脂质体转染的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神经缺损处局部回输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淋巴细胞,了解此种方法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的面神经颊支剪断并立即缝合(其余3支反折缝合)制成面神经损伤模型大鼠,将其分成淋巴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每组再分成2周组和8周组。淋巴细胞组局部回输体外分离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照组作对照。于2周和8周测定面神经颊支-触须肌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神经逆行示踪测定面神经核团的神经元阳性数目。结果:淋巴细胞组面神经颊支-触须肌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8周时为0.64±0.07,与对照组(0.56±0.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P神经逆行示踪测定面神经核团神经元阳性数目,淋巴细胞组2周及8周与对照组同时间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淋巴细胞在局部应用于神经损伤处对面神经再生修复可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我院肝炎病区2002年-2003年应用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24例,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艳辉  徐香 《医学信息》2006,19(5):774-776
介绍唐山工人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策略,提供若干种关于数据库安全的设计方案,为更加复杂的信息系统开发提供数据安全思路。  相似文献   
5.
磷脂双层膜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越来越多磷脂双层膜的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力谱显示溶液离子浓度对磷脂双层膜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本文从理论角度研究溶液离子浓度对磷脂双层膜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解释两个基于不同模型模拟结果差别的原因。方法:主要根据磷脂分子极性端带电特性,将极性端看作偶极子,然后基于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理论以及泊松-玻尔兹曼理论解决以上问题。结论: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磷脂双层膜趋于更加稳定;基于两个不同模型模拟结果差别的原因是高浓度溶液的强静电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平阳霉素与利多卡因及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观察放置不同时间后混合液的外观、pH及平阳霉素和2%利多卡因的含量变化.结果:平阳霉素混合后8 h内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24 h发生了显著改变(P<0.05);2%利多卡因混合后2 h含量即发生了显著变化(P<0.01);混合液的pH值虽发生了显著变化(P<0.01),但溶液的外观、最大吸收峰的位置及峰形未见改变,也无其他吸收峰产生.结论:平阳霉素与利多卡因在0.9%氯化钠溶液中2 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葛根炮制品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葛根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氯仿(25∶75∶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除炒炭对葛根素破坏严重外,其他炮制品中葛根素的含量均比生品高。结论:炮制对葛根中葛根素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9.
摘 要 目的:评估胺碘酮对住院患者QT/ QTc间期的影响及药品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4年1~6月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心内科使用胺碘酮的住院患者共59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合并用药等信息,观察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或胺碘酮片剂后心率、QT间期、QTc间期的变化,以及在用药期间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患者的平均心率、QT间期和QTc间期较用药前显著减慢(P<0.01)。59例患者中,12例用药后QTc>500 ms,5例患者用药后△QTc>50 ms且 QTc<500 ms。研究中,共有8例合并使用一种或多种可延长QT间期的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4例),阿奇霉素(3例),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例),多潘立酮(1例)。32例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患者中有3例发生注射部位反应,用药中未出现与胺碘酮相关的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性室速(Tdp)]。结论:住院患者应用胺碘酮后QT间期、QTc间期均会不同程度延长,对于用药后QTc>500 ms、△QTc>50 ms或合并使用其他可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Tdp发生风险增加,应及时调整胺碘酮用药方案并严密监测心电图,避免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班布特罗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先后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用吸入器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班布特罗片,初始10 mg/次,1次/d,根据临床效果,在用药1~2周后可增加到2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的肺功能、血气指标、血清学指标、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AT)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_1/FVC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O_2)、血氧饱和度(SaO_2)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气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人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黏附蛋白-1(VAP-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显著降低,CAT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SGRQ评分、CAT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班布特罗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机体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