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一种自主研发的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的新型院外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及对心律失常检测的敏感性.方法 通过测定心电信号传输的延时评估系统的实时性;通过与动态心电图对比评估远程监测对心律失常检测的敏感性.结果 远程监测时心电数据传输的最短延时为9s,最长延时为17s,平均延时为(13.4±4.5)s.在100例受试者中,远程监测和动态心电图分别检测到偶发房性期前收缩62例、57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22例、25例,心房颤动均为9例,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6例、12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同时均发现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5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结论 该系统有较好的实时性,对心律失常检出的敏感性与动态心电图相仿.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能够导致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和心肌组织瘢痕形成,使心功能受损,发生心力衰竭,是目前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具有促进心肌梗死后的组织修复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新途径。国内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G-CSF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心功能,现将其相关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动态心电图(Hoher)预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老年科就诊经多导睡眠分析仪(PSG)检查确诊为OSAHS患者76例,并于1个月内行Hoher检查.其中,28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0诊断为轻度OSAHS,48例AHI>20诊断为中、重度OSAHS.根据Hoher心率变异性分析对13项睡眠窒息危险指标进行评分,总和为睡眠窒息危险总分.将体质指数(BMI)及13项睡眠窒息危险指标各项得分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评估Holler预测OSAHS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 轻度OSAHS和中、重度OSAHS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服用B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特征无显著性差异.严重程度不同的OSAHS患者Hoher睡眠窒息危险评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64±2.33和6.42±2.22,P>0.05).极低频/总功率百分比>70%和△白天/夜晚低频功率差异<-70以及BMI与中、重度OSAHS相关,OR值分别为3.98(1.087~14.596),3.69(1.106~12.285)和1.28(1.062~1.544)(P<0.05).结论 应用Hoher心率变异性分析指标中的极低频/总功率百分比和△白天/夜晚低频功率差异以及BMI有助于早期识别中、重度OSAHS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 CKLF1)基因转移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盐水组、CKLF1组、空质粒组,分别于股直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00 μg、CKLF1真核表达质粒或空载质粒100 μg,并予以直流方波电脉冲刺激,第6天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第22天行超声心动图及血流动力学检查,然后处死大鼠,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CKLF1组,左心室射血分数(67.02%±12.24%)明显高于盐水组(43.64%±7.82%)及空质粒组(47.56%±4.10%),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33.83%±10.15%)明显高于盐水组(18.49%±3.96%)及空质粒组(20.85%±2.24%),P<0.05;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5 720.01±826.32) mmHg/s,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盐水组[(3 955.69±685.91) mmHg/s]及空质粒组[(4 412.03±500.74) mmHg/s],P<0.05;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4 636.23±407.17) mmHg/s]明显高于盐水组[(2 984.82±615.24)mmHg/s]及空质粒组[(2 963.87±419.36) mmHg/s],P<0.05;而CKLF1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29.63%±3.93%)明显小于盐水组(38.01%±5.48%)及空质粒组(37.50%±6.33%),P<0.05。结论:CKLF1基因转移可以缩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 ( 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member 5, CMTM5 )基因rs72384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治疗下血小板高反应性的相关关系. 方法:采用临床单组观察试验研究设计方法,共入选210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0. 5 g/L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io,PR),阿司匹林治疗下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 aspirin platelet reactivity,HAPR)定义为PR≥3/4 PR界值. 将入选患者按照PR分为HAPR组和非血小板高反应性组( No-HAPR). 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测定CMTM5基因rs723840单核苷酸多态性在HAPR组和No-HAPR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差异. 结果:CMTM5基因rs723840多态在两组间基因型分布频率皆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3种基因型( CC型、CT型和TT型)分布频率在HAPR组和No-HAPR组分别为48. 4%、51. 6%、0. 0%和73. 7%、22. 9%、0. 034%, 3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04),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 031,OR=2. 002,95% CI:1. 056~3. 793). Logistic回归校正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后, CMTM5基因rs723840单核苷酸多态性仍与冠心病患者HAPR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 结论:CMTM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723840与冠心病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尿中阿司匹林的代谢产物血小板血栓素(11-脱氢血栓素 B2,11-dehydrothromboxane B2, 11dhTxB2)水平,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入选169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住院患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尿中阿司匹林代谢产物11dhTxB2的水平,阿司匹林低反应性,即阿司匹林作用下的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 aspirin platelet reactivity, HAPR)定义为11dhTxB2≥1 500 ng/g. 根据检测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HAPR组和非血小板高反应性组(No-HAPR). 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基线尿11dhTxB2水平为(3 687 ± 3 052) ng/g,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后尿11dhTxB2水平显著降低[(1 054 ± 859) ng/g,P<0. 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HAPR的发生率为32. 5%,且HAPR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o-HAPR组( P<0. 05). 结论:尿11dhTxB2水平可作为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临床疗效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应用64层螺旋CT检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2例拟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心脏64层螺旋CT扫描,并于1周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以TEE为参照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诊断患者左心耳血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应用κ检验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102例患者中,64层螺旋CT检查显示左心耳血栓形成者16例,其中11例经TEE证实,另5例为自发超声显影;64层螺旋CT检查未见血栓征象者86例,其中84例经TEE证实,另2例TEE显示为血栓。64层螺旋CT诊断左心耳血栓的敏感性84.6%,特异性94.4%,阳性预测值68.8%,阴性预测值97.7%,准确度93.1%,2种方法检测左心耳血栓具有较高的一致性(κ=0.724)。结论 64层螺旋CT检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未来有可能成为临床上检测左心耳血栓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8.
Richard  B.  Lipton  Marcelo  E.  Bigal  陈夏欢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7,26(6):356-357
偏头痛和缺血性血管事件的相关性争论已久。如今,有先兆偏头痛已被确认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女性患者)。偏头痛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目前仍不很清楚。虽然有几篇研究证实,偏头痛,特别是有先兆偏头痛与心绞痛相关,但是并无确凿的证据证明偏头痛与不良的心血管结局(如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相关。  相似文献   
9.
兼顾多种疾病需要综合治疗 老年病有其特殊性,症状常不典型,病变、病情复杂,容易出现其他合并症,在诊断过程中容易漏诊和误诊,治疗难度大,如治疗不及时,病情可急剧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有先兆偏头痛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及伴随偏头痛特殊生理学改变而产生的促血栓物质相关,可增加血管事件的危险。虽然有先兆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增加相关,但是其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脉事件的相关性仍不清楚。 目的:评价有和无先兆的偏头痛与所有特定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的相关性。 设计、地点及参试者:于27840位美国女性中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参试者年龄≥45岁,均参加了女性健康研究(Women’s Health Study,WHS)。入选时(1992~1995年)无心血管疾病和心绞痛,有偏头痛和先兆症状自我报告资料以及血脂测量数据。随访至2004年3月31日。 主要观测指标:主要观测指标为重要心血管疾病复合终点事件(首次非致死性缺血性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以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其他指标为首次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绞痛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 结果:基线时,5125名女性(18.4%)报告有偏头痛病史,其中3610名有活动性偏头痛(1年内发生偏头痛),1434名(39.7%)有先兆症状。在平均10年的随访期间,580例发生重要心血管事件。经多变量校正后,与无先兆偏头痛女性相比,报告有先兆活动性偏头痛的女性发生重要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为2.15(95%CI,1.58~2.92;P〈0.001),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比为1.91(95%CI,1.17~3.10;P=0.01),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2.08(95%CI,1.30~1.31;P:0.002),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风险比为1.74(95%CI,1.23~2.46;P=0.02).心绞痛的风险比为1.71(95%CI,1.16~2.53;P=0.007),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的风险比为2.33(95%CI,1.21~4.51;P=0.01)。校正年龄后,每10000名女性每年有18例新发重要心血管事件可归因于有先兆偏头痛。报告无先兆活动性偏头痛的女性心血管病或心绞痛的危险并无增加。 结论:在本大规模前瞻性女性队列中,有先兆活动性偏头痛与女性发生重要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以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心绞痛危险增加相关,无先兆活动性偏头痛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