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尹珍  任香顺 《吉林医学》2008,29(19):1651-1652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观察高血压病结果分析,评价了经颅多普勒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检测72例高血压病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的改变及频普的形态。结果:72例病例中66例可见一支或数支血管的改变,占总病例的91.67%。72例病例中38例脑血管痉挛,占总病例数的52.78%,28例脑供血不足,占总病例数中的38.89%,37例血管弹性减退(脑动脉硬化),占总病例数的51.39%。结论:经颅多普勒亦可用于高血压病患者诊治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人数日趋增多。现将我院2003年3月至2004年4月在戒酒科住院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45例的脑电图(EEG)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悸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8例心悸患者给予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主要检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及缺血性ST-T改变。结果 108例患者中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二联律、三联律)和频发房性早搏(部分呈二联律、三联律)发生率分别为22.22%和16.67%,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7.40%,缺血性ST-T改变18.52%,间歇性ST抬高9.26%,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85%,间歇性心房颤动1.85%。结论心悸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检出率高,给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任香顺  朴香淑  金美花  尹珍 《吉林医学》2010,(25):4330-433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0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0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病变145例,占脑梗死患者的80.6%,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19例(288个斑块),斑块多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占59.7%,软斑、混合斑共234个,占81.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77.0%、90%、80.4%。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脑梗死病情的轻重在一定程度上与硬化斑块性质有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是脑梗死的高危人群。超声检测可早期发现颈动脉斑块,对脑梗死发生、指导治疗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150例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分析150例初步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自述有胸闷、阵发性心悸而就诊的老年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老年人室上性、室性早搏发生率分别为24.7%及34%,14%的老年人存在短阵房速,短阵室速发生率为2%,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6%和5.3%,心肌缺血者占26.7%。结论老年人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窦房结功能减低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不同效果。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膜增厚发生率、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检查用于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便于诊断颈动脉内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状况。  相似文献   
7.
腰大肌冷脓肿压迫输尿管致肾积水者较少见,易误诊或漏诊。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5岁,因午后发热(体温最高时达38℃),伴腰部不适,时有疼痛1个月就诊。曾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积水,疑为“输尿管结石”,经静脉点滴“消炎”药物等不见好转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左侧椎旁轻度膨隆,两侧不对称,两侧腰椎旁有压痛。  相似文献   
8.
任香顺 《吉林医学》2001,22(5):319-320
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病人 2 5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住院患者 2 5例 ,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 3 1岁~ 75岁 ,平均 4 2 5岁 ;其中肝炎、肝硬化 2 2例 ,酒精性肝硬化2例 ,原因不明性肝硬化 1例。均符合 1988年消化病学会召开的全国腹水学术讨论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 2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 15例 ,隐匿性起病 8例 ,2例无任何症状 ,伴发热 19例 ,腹痛 17例 ,少数伴呕吐、腹泻 ,腹肌紧张16例 ,反跳痛 18例 ,大多老年患者腹膜炎体征不典型 ,腹水外观混浊 16例 ,微黄…  相似文献   
9.
朴香淑  任香顺 《吉林医学》2011,(19):3919-3920
目的:了解脂肪肝发病有关的因素,特别是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荷兰威图自动生化分析仪(Ⅱ型)对460名参加健康体检人员中超声诊断为脂肪肝患者78例进行血脂、血糖、肝功能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脂肪肝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糖、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脂肪肝患者定期进行血脂、血糖、肝功能测定,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改善肝功能和促进整体病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酒依赖患者的脑电图及TCD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酒依赖患者的脑电图(EEG)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慢性酒依赖患者做脑电图、TCD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率66.67%,主要表现为慢波化并以弥漫性θ和δ活动占优势,并伴α波前移或泛化现象;TCD异常率83.33%,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减低、增高、不对称,部分伴频谱形态改变(S1〈S2,圆钝,峰时延迟)。结论:脑电图、TCD检测在慢性酒依赖的脑功能状态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