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婴幼儿腹泻并发肠套叠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并发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和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婴幼儿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儿病初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12例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等急性胃肠炎症状,5例大便为黏液脓血便,6例为大便带血。5例起病24h内确诊(其中3例经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2例手术复位),11例24h至3d确诊并手术,7例超过3d确诊并手术。23例患儿除1例因休克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2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婴幼儿肠套叠症状不典型,病情发展快,病情危重,容易误诊,漏诊,应积极完善规范的辅助诊断,及早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方式在高龄患者中的效果与安全性,为高龄腹股沟疝患者选择手术方式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武威市凉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126例高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三组,每组42例,分别采用无张力平片修复术式(Lichtenstein术)(A组)、Prolene疝修补装置修补术(PHS术)(B组)和疝环充填式修复术式(Rutkow术)(C组),比较各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患者均随访至2022年4月,比较三组复发率。结果:A组、B组、C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VAS评分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B组为2.38%,C组为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复发率为11.90%,明显高于B组的0和C组的2.38%(P<0.05)。B组和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注射器针头负压吸线法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86例接受小儿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患儿,按照术中结扎疝内环口方式不同分为A组(94例)和B组(92例)。A组患儿采用注射器针头负压吸线法进行手术, B组患儿采用疝气钩针勾线法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区针眼直径、副损伤发生情况)及术后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阴囊水肿、疝复发、腹壁血肿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儿手术时间(5.1±3.2)min、术区针眼直径(0.8±0.2)mm均短于B组的(15.1±6.2)min、(2.2±0.5)mm,术中出血量(1.31±0.79)ml少于B组的(4.89±1.76)ml,副损伤发生率1.06%低于B组的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阴囊水肿、腹壁血肿发生率分别为4.26%、6.38%,均低于B组的13.04%、1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疝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采用注射器针头负压吸线法临床效果显著,由于其潜在的诸多优势,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亚甲蓝手术切口局部注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0)和对照组(n=300),观察组术后切口局部注射罗哌卡因+亚甲蓝,对照组注射罗哌卡因+生理盐水,采用VAS疼痛评分表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同时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第一次下床、出院时间及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罗哌卡因+亚甲蓝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肠功能恢复及第一次下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亚甲蓝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在诊断术后腹壁肠粘连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有腹部手术史经保守治疗肠梗阻缓解的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注气建立人工气腹加口服低浓度泛影葡胺作胃肠对比,然后行CT扫描,并将CT诊断结果与手术所见作对比分析。结果 4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出院,其余35例均行肠粘连松解术,术中所见与术前CT诊断一致。8例术前CT诊断为纤维粘连带患者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术中见一纤维粘连带压迫肠管致肠梗阻,肠管与腹壁无直接粘连;18例术前CT诊断为腹壁、肠管分隔状粘连患者中16例行开腹手术治疗(2例未手术),术中见肠管与腹壁形成M形粘连,并与网膜粘连,其中8例肠管与腹壁间有脂肪间隙,8例肠管与腹壁间无间隙,粘连紧密;13例术前CT诊断为腹壁、肠管及网膜连续性幕状粘连患者中11例行开腹手术治疗(2例未手术),术中见肠管与腹壁形成幕状粘连,并有网膜及肠管间粘连,且粘连紧密,无脂肪间隙。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个月),1例发生不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缓解;1例间断出现腹部不适等症状,未作特殊治疗;其余患者均未发生肠梗阻及腹部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K等离子刀在腹腔镜困难型胆囊切除术中对胆囊动脉的处理,胆囊床创面及炎性粘连创面止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LC 127例困难型胆囊切除术中PK等离子刀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127例腹腔镜困难型胆囊切除术中应用PK等离子刀处理胆囊动脉、胆囊床创面及炎性粘连创面止血均获成功,未因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继发出血。结论:注重LC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PK等离子刀凝血功能强,术中出血减少,使胆囊动脉、胆囊床创面及炎性粘连创面出血的止血变得简单容易,术野清晰,安全,是腹部外科腹腔镜手术理想的切割止血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扭转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2月至2008年5月经手术证实4例胆囊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胆囊扭转虽治愈出院,但术前均误诊,误诊率100%。结论胆囊扭转无特殊的,临床表现,术前确诊困难,早期手术治疗愈后较好,但在以右上腹突发疼痛为主的老年患者中,不能满足现有诊断,应想到胆囊扭转,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肝脏未分化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8岁,持续性右上腹胀痛,乏力,纳差1周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部隆起,可触及一约20cm×15cm肿块,表面光滑,质硬,肿块下缘至脐下二横指,囊性感不明显。移动性浊音(-),CT示:肝左内叶见16cm×15cm的囊实性低密度影,CT值分别为21~44Hu,包膜完整,AFP,HBsAg均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