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7篇
  5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影响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关键因素。方法 对 57例单用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采用一系列标准评定工具对 39个临床指标进行定量或半定量评估。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将治疗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减分率≥ 30 %者确定为“有效”。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服药依从性 ,MMPI中Sc、Si、D因子 ,治疗前BPRS 2和BPRS 4因子 ,TESS 3因子 ,家族史 ,起病形式 ,意识模糊 ,住院时间与利培酮疗效有关 ;经多因素分析有服药依从性 ,MMPI(Sc) ,BPRS 2 ,家族史 ,意识模糊等 5个指标选入回归方程。结论 影响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关键因素依次为服药依从性 ,MMPI中精神分裂因子 ,阴性症状 ,家族史及意识模糊  相似文献   
2.
磷脂酶C-γ1在人胚胎脊髓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磷脂酶C-γ1(PLC-γ1)的发育表达变化特点,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的人胚胎脊髓中PLC-γ1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显示:PLC-γ1在人胚胎脊髓3周到7个月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在发育早期阳性反应可见于神经管内、外界膜,随着套层、边缘层的形成,神经上皮层、套层中均可见到PLC-γ1阳性反应物,且翼板阳性细胞较基板密集;套层阳性细胞在8、9周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逐渐减少。3个月时边缘层出现散在的阳性细胞,并随着脊髓的发育而逐渐增多。以上结果提示,PLC-γ1及其与PLC-γ1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对人胚胎脊髓的发育可能发挥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乳突颞下迷路外进路面神经高位减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颞骨外伤性骨折面瘫,保全和重建听骨链的面神经迷路段减压术对面瘫与听力恢复的效果。方法 对7例颞骨高位骨折引起面瘫者,行保全听骨链的经乳突颞下迷路外进路面神经高位减压术。结果 术后随访0.5~4.2年,面瘫恢复致H-BⅠ级3例,H-BⅡ级2例,H-BⅢ级2例。术中保全听骨链,术后语频区听力平均提高26dB。结论 颞骨高位外伤性骨折面瘫,行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进行面神经高位减压保全和重建听骨链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ACL 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Von Clauss法与PT衍生法(PT-der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的精密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Von Clauss法与PT衍生法分别对新鲜混合血浆400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测定FIB的重复性良好;对临床样本按PT-der法检测结果分阶段做分析,FIB在1.50 g/L~3.50 g/L时,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1.50 g/L或FIB〉3.50 g/L时,PT-der法结果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L 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当PT-der法测出的FIB值在1.50 g/L~3.50 g/L时,直接报告结果,当PT-der法测出的FIB〈1.50 g/L或FIB值〉3.50 g/L时,以Von Clauss法复查的结果发出报告,两者结合应用可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实际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5.
规范理念和精准手术是妇科及妇科肿瘤学发展的必然方向,精准外科和精准手术的基础是精准教学。经过实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在肿瘤腹腔镜手术基础上,借助数字人解剖系统建立精准教学示范模型系统。认为该模式可以在不同层面,对低年资医师均具有良好的培训结果。经过学习和培训,低年资医师不仅可以学习到手术相关知识,还可以扩宽视野,建立良好手术思维模式。通过介绍该模式的设计及初步探索结果,可为规范、科学地培养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结合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骨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2019学年于我院骨科实习的南京医科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5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人。试验组采用SP+CBL相结合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CBL授课方法。在教学结束后,请所有参与试验的学生对课程进行评价,并从理论和操作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学生对SP+CBL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提高骨外科实践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P+CBL教学优于传统CBL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骨外科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骨骼肌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功能缺失小鼠(MKR小鼠)32只,雌雄各半,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1%链脲佐菌素(STZ)连续腹腔注射5 d;血糖稳定后,每天将小鼠放入铺满冰袋的喂养笼,使其在冰上活动1 h,持续4周。将空腹血糖值≥11.1 mmol·L-1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剂量组(30 g·kg-1·d-1)、黄芪桂枝五物汤方剂学剂量组(6.25 g·kg-1·d-1)、阳性药物(甲钴胺)组(0.17 mg·kg-1·d-1)。另设同龄MKR鼠8只作为空白组;FVB鼠8只作为正常组。各组灌胃药物4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的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透射电镜对坐骨神经组织形态进行观察,免疫组化法、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JN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与肌醇需求激酶1α蛋白(IRE1α)的表达变化。结果 小鼠行为学与功能学检测显示,与正常组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缩足舔足、甩尾时间显著缩短(P<0.01),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处理后,能够明显改善小鼠行为学与功能学检测指标(P<0.05,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JNK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处理后,JNK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但给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坐骨神经IRE1α、p-JNK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相应下调模型小鼠坐骨神经IRE1α、p-JNK蛋白表达含量(P<0.05,P<0.01);原方剂量组与教材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改善坐骨神经功能、减轻坐骨神经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黄芪桂枝五物汤抑制坐骨神经的内质网应激反应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组20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32例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组心力衰竭发生率(90.0%)及死亡率(60.0%)均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31.1%、15.1%,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Perioperative bleeding is associated with postoperative hyperfibrinolysis caused by surgical trauma in the setting of total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 (THA/ TKA). The study aimed to clarify the dynamics of postoperative fibrinolytic activity and the values of fibrin degeneration products and thromboelastography (TEG) to guide precisive antifibrinolytic therapy.Forty three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unilateral THAs and 40 TKAs were included to the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Venous blood sampl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postoperative 6 hours, 12 hours, 24 hours, 48 hours) were drawn to test D-dimer, fibrin (-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 and TEG.The TEG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coagulation (R, K, α, MA, and CI) and fibrinolysis (estimate percent lysis and Ly30) were all in normal range although had a higher level than preoperative time (P < .05). The postoperative levels of D-dimer and FDP were higher than preoperative level (P < .05). The dynamics of D-dimer and FDP presented a bimodal pattern, which peaked at 6 hours postoperatively, then remained and decreased until 24 hours, but would rebound at 48 hours postoperatively with smaller amplitude. Moreover, FDP6h (P = .028), D-Dimer6h (P = .044), FDP12h (P = .009), D-dimer12h (P = .007), and FDP48h (P = .016) were all correlated with total blood loss on POD3.FDP and D-dimer were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markers for prediction of acute postoperative fibrinolytic activity, which peaked at 6 hours after end of surgery and would maintain for at least 24 hours.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和病理性心室重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药物治疗是目前稳定斑块及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手段。近来研究显示,纳米载药在靶向治疗、增强药物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纳米载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在治疗心肌梗死及相关并发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