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7篇
特种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诱导化疗加同步时辰化疗与同步常规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应、淋巴免疫功能及疗效.方法 将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试验组为诱导化疗加同步时辰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对照组为诱导化疗加同步常规化疗联合调强放疗.两组均采用2个周期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同步化疗均采用顺铂,试验组采用时辰给药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给药方式.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淋巴免疫功能及疗效.结果 同步放化疗期间试验组恶心(Z=2.50,P<0.05)、呕吐(Z=3.31,P<0.05)较对照组轻.同步放化疗后试验组CD4 +/CD8+高于对照组(t=3.34,P<0.05).两组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降低疗效的情况下,时辰给药方式能减轻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有可能成为鼻咽癌一种更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注射液联合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中心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57例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79例与对照组78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复方斑蝥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同步放化疗治疗。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和近期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CR、PR、SD、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0.05),近期有效率(CR+PR)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较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4+/CD8+、CD8+、CD19+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趋势缓和。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在规范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给予复方斑蝥注射液治疗可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机体免疫功能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提高疗效,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PF(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初治远处转移鼻咽癌的毒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初治的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TPF方案,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顺铂:75mg/m2,静滴或泵注,d1或d1-5;5-氟尿嘧啶:750mg/(m2·d),持续静滴,d1-5,21d/周期,共2-3周期。诱导化疗后评价有效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同期行顺铂单药增敏化疗(顺铂100mg/m2,静滴,d1-d2,21d/周期,共2周期)。放化疗结束1个月后行辅助化疗,方案及方法同诱导化疗,共2周期。不良反应按CT-CAEv3.0评价分级,临床疗效参照2000年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价,有效率为CR+PR。结果:诱导化疗后鼻咽部有效率83.8%,颈部淋巴结有效率77.4%,远处转移靶病灶有效率33.3%。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后鼻咽部有效率92.3%,颈部淋巴结有效率100%,远处转移靶病灶有效率30.0%。诱导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毒性,III级以上粒细胞下降为22.6%,III级呕吐为3.0%。同期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反应最多见为89.3%,其中17.9%出现III-IV级反应。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顺铂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初治远处转移鼻咽癌安全、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尚需扩大病例数及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4.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靶区勾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调强靶区的勾画。方法 2010—2011年收治的 11例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诱导化疗前后行CT模拟定位扫描、靶区勾画及计划制定,诱导化疗前靶区由原发灶临床靶体积覆盖。对两次放疗计划靶体积差值及剂量学差异行配对t检验。结果 诱导化疗前、后鼻咽部原发灶大体肿瘤体积平均值分别为44.72、28.87 cm3(t=3.89,P=0.003),颈淋巴结大体肿瘤体积的分别为32.76、19.82 cm3(t=2.47,P=0.033);诱导化疗后脑干、脊髓、左右眼球所受最大剂量区体积减小(t=2.93~4.59,P均<0.05)。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3周期TPF方案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再次勾画靶区使脑干、脊髓、左右眼球所受剂量减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节律基因Per1在咽喉部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贵州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科咽喉部鳞癌患者的术后病理标本15例及13例咽喉部活检患者病理标本证实为非肿瘤的正常组织标本,采用RT-qPCR法检测两组标本中Per1 mRNA的表达水平;收集2013年1月至2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在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免疫功能、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治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159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前瞻性将159例初治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时辰化疗组与常规化疗组,前者采用时辰化疗模式给药,后者采用常规模式给药,两组均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评价近期疗效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时辰化疗组与常规化疗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CR+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辰化疗组的白细胞减少(Z=-2.222,P<0.05)、中性粒细胞减少(Z=-1.999,P<0.05)、呕吐(Z=-2.298,P<0.05)、口腔黏膜炎(Z=-3.571,P<0.05)发生率低于常规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辰化疗组CD16+56+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常规化疗组(Z=-2.332,P<0.05)。结论 时辰化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与调强放疗联合可在不降低临床疗效的同时减轻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免疫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恶性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34在鼻咽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纤维鼻咽镜取30例鼻咽癌组织和10例声带息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中CD34的表达结果。结果:在鼻咽癌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均表达CD34;而且鼻咽癌组织中CD34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P〈0.05)。对鼻咽癌组织的CD34和病理类型、性别以及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CD34表达与病理分型有统计学意义,在非角化性分化型和未分化型之间具有差异,分化型表达高于未分化型,P〈0.05;而其余关系则无统计学意义。CD34与N分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CD34与临床分期、T分期之间无联系,P〉0.05。结论:鼻咽癌肿瘤组织中CD34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CD34表达与鼻咽癌的病理分型相关,非角化分化型的表达高于非角化未分化型。CD34与N分期相关;不同恶性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34可能与鼻咽癌肿瘤干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同步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治疗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耐受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对经病理学证实的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8例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同步IMRT方案治疗。同步化疗方案为:顺铂80mg/m2,每3周1次,共2次;西妥昔单抗放疗前1周给予400mg/m2,之后每周250mg/m2,共7~8次。IMRT靶区剂量为69.96~73.92Gy,照射33次。随访观察患者的耐受性、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8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随访36个月,随访期内无1例死亡。8例患者均出现1~2级皮疹,2例3级骨髓抑制,2例3级口腔黏膜反应,无4级毒副反应发生。治疗后3个月评价,获CR 5例,PR 3例。2例出现鼻咽局部复发,经再程治疗后获CR和PR各1例;其余患者随访期内未出现复发。结论 对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同步IMRT治疗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待扩大病例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时间调节诱导化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生存率。  方法  46例患者随机分为CC组(时间调节化疗组)23例, RC组(常规化疗组)23例。均行2个周期诱导化疗后放疗, CC组奥沙利铂总量为130 mg/㎡, 每天10:00给药至22:00结束, 分3天使用; 5-Fu 1g/㎡·d, 于22:00给药至次日10:00结束, d1~3, 14 d为1个周期, 共2个周期。RC组用药量同CC组, 按常规时间给药, 均采用鼻咽、颈部常规外照射病灶剂量60~70 Gy/6~7w, 颈部预防剂量50 Gy/5w。  结果  CC组周围神经炎、血液学毒性、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RC组低(P < 0.05)。近期有效率(CR+PR)CC组为95.6%, RC组为86.9%, CC组有增高趋势。1、3、5年生存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CC组较RC组治疗鼻咽癌明显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未降低远期生存率, 提示该方案是治疗鼻咽癌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原发病灶(GTVnx)靶区勾画。方法 选择2012-2013年收治的5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2~3周期后行CT定位、标记及图像采集;同期采取相同体位行鼻咽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采集T1W1增强图像;分别在CT图像及MRI图像进行GTVnx勾画;转移淋巴结、CTV1、CTV2及正常组织均在CT图像进行勾画;通过放疗计划系统进行MRI/CT图像GTVnx靶区融合;两套靶区给予相同处方剂量及正常组织限量,物理师进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不同图像下诱导化疗后GTVnx、各靶区照射体积及剂量、正常组织受量变化。结果 在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GTVnx勾画中,MRI图像勾画靶体积大于CT图像[(43.14±28.40)、(40.09±27.04)cm3,t=3.791,P<0.001];MRI图像勾画靶体积与诱导化疗前原发病灶体积差值[(27.90±11.86)cm3]小于CT图像勾画体积差值[(30.64±11.86)cm3](t=3.948,P<0.001)。两套计划原发病灶靶区照射体积比较,融合靶区计划(41.71±26.86)cm3大于CT图像计划[(38.65±25.66)cm3](t=4.098,P<0.001),但靶区剂量及正常组织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MRI图像进行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原发病灶靶区勾画、MRI/CT靶区图像融合进行放疗计划设计,增加原发灶靶区体积及照射体积,可能减少诱导化疗后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漏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