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参照TBM诊断标准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22例TBM患儿,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儿临床各种指标及因素对预后转归(治疗后6个月)的影响。结果 222例患儿中,129例(58.11%)患儿预后良好,93例预后差,其中7例死亡。男童117例(52.70%),中位年龄6岁,其中<5岁者107例(48.20%);108例(48.65%)有与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史;110例(49.55%)确诊时长>21 d;137例(61.71%)患儿存在营养不良;205例(92.34%)结核病灶累及2个及以上部位或脏器,并以并发肺结核最常见[200例(90.09%)];病情分期(按照GCS评分)为Ⅱ期和Ⅲ期的患儿有144例(64.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葡萄糖及氯化物含量高是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OR(95%CI)=0.444(0.257~0.769);OR(95%CI)=0.914(0.854~0.980)],两者含量越高预后不良的发生率越低;而意识改变、性格改变、脑积液和梗阻性脑积液的高发生率则是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6.969(2.283~21.277);OR(95%CI)=2.531(1.105~5.796);OR(95%CI)=3.429(1.546~7.604);OR(95%CI)=10.233(1.059~98.886)]。结论 TBM患儿预后差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积极寻找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其他脏器结核感染证据有助于TBM的早期诊断,改善患儿营养不良、降低脑积液的发生率则有助于改善TBM患儿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翻转微课模式在小儿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五年制儿科系19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14组。每组选择一个靶向课程重难点的微课主题,通过翻转课堂,制作原创微课视频,作品上传至超星平台供师生评价。结课后采用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并对2019级与2018级五年制儿科学本科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学生共完成14个翻转微课作品。98.47%(193/196)的学生认为这一模式有助于掌握教学重难点;93.88%(184/196)的人认为相比既往的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等,翻转微课作品原创性和作业质量更好;94.90%(186/196)的学生更愿意接受翻转微课模式。2019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实习阶段出科考核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分别为(79.32±7.53)分、(88.68±4.87)分、(84.93±7.56)分,均高于2018级的(76.06±12.01)分、(87.15±4.09)分、(82.08±9.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翻转微课能有效解决小儿传染病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再发呼吸道病毒感染时诱发气道炎症及反复喘息的致病机制。方法 64只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SV组、Poly(I:C)组及RSV+Poly(I:C)组(n=16)。收集各组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损伤,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AHR),ELISA法检测BALF中IFN-γ、IL-4、IL-13、基质金属蛋白酸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水平。结果 RSV+Poly(I:C)组小鼠的气道炎症细胞浸润总数及AHR较其他3组显著增高(P0.05)。RSV+Poly(I:C)组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较对照组及RSV组加重(P0.01);BALF中MMP-9水平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0.05),IL-4及TIMP-1显著低于RSV组(P0.01)。结论 RSV感染后病毒再感染可能引起MMP-9/TIMP-1表达失衡,加重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小儿传染病学是儿科系本科核心课程之一,在“互联网+教育”的助推下,为解决目前教学大纲不合理、教学课程内容散,学生的参与度低、课堂沉睡,思政元素缺乏或生搬硬套及成绩评定方式单一等痛点问题,研究通过重构教学大纲,将BOPPPS有效教学设计应用于课堂,并结合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团队为导向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等教学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唤醒课堂;结合专业特色及学情分析,进行润物无声的有效思政;打造多维度、多元化成绩评定体系,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获得感的同时,对学生平时的努力给予肯定,并反应在最终成绩中。这些务实的创新改革措施,最终赢得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模式的认可,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培养与优质成长。  相似文献   
5.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是一种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1],2019-nCoV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CoV)近缘,均可引起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由该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被称为2019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目前针对2019-nCoV尚无特异抗病毒药物。基因组研究表明,2019-nCoV与SARS-CoV、MERS-CoV分别有79%和50%的基因序列相似性[2],推测SARS-CoV、MERS-CoV中的抗病毒治疗经验及证据对于2019-nCoV有一定借鉴意义。为更好地协助一线临床医师开展救治工作,本文针对2019-nCoV的防控方案及既往SARS-CoV、MERS-CoV的诊疗方案、专家共识和指南,对目前6种可供选择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α、利巴韦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阿比多尔及氯喹/羟氯喹)研究进行综述,其中瑞德西韦在我国正展开Ⅲ期临床试验,另外5种已在国内上市的药物针对2019-nCoV的抗病毒疗效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6.
谢军  龙晓茹  任洛  刘恩梅  谢晓虹 《广西医学》2021,43(14):1704-1707
目的通过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shRNA)干扰技术建立小鼠肺组织β干扰素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沉默模型。方法构建TRIF的siRNA干扰质粒及慢病毒载体。将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将含TRIF-shRNA、对照慢病毒载体的病毒液经鼻滴入转染实验组、对照组小鼠的肺组织。第8天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检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取肺脏、肝脏、脾脏、肾脏、心脏组织检测TRI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肺组织中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且肺组织中的TRIF mRNA和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及对照组(均P<0.05)。3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组织中的TRIF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滴鼻方法可有效建立肺组织局部TRIF沉默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BOPPPS的参与式互动教学设计在小儿传染病学临床见习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级儿科系本科217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17级儿科系本科20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BOPPPPS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及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教模式。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及期末理论考试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并对试验组采用问卷调查进行教学反馈。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75.04±9.12)分]优于对照组[(71.03±9.51)分],试验组过程性评价成绩[(81.03±6.13)分]优于对照组[(70.02±10.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互动参与式教学在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满意度、课程接受度4个方面得到学生认可。结论 在本课程的见习教学中进行务实的课堂改革,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有利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蛋白A、D(SP-A、SP-D)在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表达,探讨SP-A、SP-D与肺炎患儿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35例肺炎患儿纳入研究,对其肺泡灌洗液细胞进行分类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BALF中SP-A和SP-D水平。结果 患儿BALF中SP-D水平显著高于SP-A水平(Prs=-0.5255,P8mg/L)的患儿BALF中SP-D水平明显低于C反应蛋白正常的患儿(PPP>0.05)。结论 肺炎患儿BALF中SP-D的表达显著高于SP-A,与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在调节免疫及炎症反应中发挥着比SP-A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断乳期小鼠后再感染的致病机制及免疫应答特点。方法3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成年期首次感染组、再感染组。首次和再次感染后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感染后第7天处死小鼠,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病理切片HE染色后行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BALF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5、IL-17A)的变化。结果 RSV感染后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感染后第7天再感染组体质量下降较成年期首次感染组明显;再感染组BALF中的细胞总数、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及成年期首次感染组;成年期首次感染组及再感染组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明显高于PBS对照组,而再感染组明显高于成年期首次感染组;成年期首次感染组BALF中的IFN-γ较PBS对照组明显增加,而IL-4、IL-5、IL-17A较PBS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再感染组BALF中的IL-4、IL-5、IL-17A较PBS对照组显著增加,而IFN-γ无明显变化。结论 RSV再感染后病情较初次感染进一步加重,提示RSV反复感染可能导致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人冠状病毒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被分离,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已发现7种可导致人类疾病的冠状病毒,其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及2019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及致病性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全球经济。本综述重点阐述以上3种高致病性人冠状病毒在患儿中的特点,以期为未来疫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