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2050例心理干预治疗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情况并探讨心理干预等对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对住院的2050例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并发有焦虑抑郁症状者占56%;其常表现为类似心绞痛、左心衰竭症状,可并发有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并发有焦虑抑郁患者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差,动态血压检查以非勺型改变者居多;单纯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心理干预,焦虑抑郁症状严重者结合抗焦虑抑郁药物疗效显著。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并发焦虑抑郁症状,心理干预治疗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8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非左室肥厚组及左室肥厚组。测量三组心电图V5导联的QT间期和QTpeak,Tp-e。结果:与对照组及非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肥厚组的Tp-e明显增大(P<0.01)。结论:左室肥厚显著增加跨壁复极离散度。  相似文献   
3.
调脂药致横纹肌溶解5例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银芝  马睿 《吉林医学》2010,(26):4594-4595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由于骨骼肌组织急性损伤,改变了肌纤维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酶与电解质等向血液中释放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相关的不规范因素,从而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共发生不规范事项25项,其中,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药物因素和院方因素导致的分别为4项、13项、5项和3项。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的不规范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护理人员、药物和院方四个方面,可以从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用药安全的监管和收费管理等方面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患者血清可溶型TRAIL(sTRAIL)和IL-10水平变化与AMI后心肌损伤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发病6小时以内的AMI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清sTRAIL与IL-10的水平,观察两者在AMI早期的变化并行相关性研究。结果:AMI组血清sTRAIL水平较之对照组血清sTRAIL水平显著升高(P<0.01);AMI组血清IL-10水平较之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AMI组血清sTRAIL与IL-10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2=0.289,P<0.01)。结论:sTRAIL及其受体可能通过介导心肌细胞凋亡参与AMI后的心肌损伤;AMI患者血清IL-10水平的下降可能与sTRAIL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78岁,因全身乏力7天、加重伴肌痛4天之主诉入院。患者于7天前无诱因出现全身乏力,休息后略好转,4天前乏力加重,伴全身肌肉酸痛,双大腿呈持续性抽痛,无浮肿、尿少及尿色改变,来我院诊治。有高血压病、冠心病、Ⅱ型糖尿病史,糖尿病肾病2年,左肾癌切除术后2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1年,左侧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术后9月。患者间断服用辛伐他汀20mg,1次/d,已5年,近6月改为40mg,1次/d,服药后多次复查肝功、肌酸激酶(CK)均正常,近3月未检测。长期应用的药物有络活喜、拜阿司匹灵、波立维、弥可保、依姆多、通心络、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7.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216例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脉压时冠心病发病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1 6例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 ( PP)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冠心病组在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冠心病危险因素 (吸烟、饮酒、糖尿病 )暴露比例上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2根据脉压 PP<5 0 mm Hg,5 0 mm Hg≤ PP<80 mm Hg,PP≥ 80 mm Hg 3组间经方差分析 ,SBP,DBP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和 ( P<0 .0 5 ) ;而 MBP之间无差异 ( P>0 .0 5 )。随着 PP值增大 ,SBP逐渐增大 ,DBP逐渐降低。 3 3组间随着 PP值增大 ,冠心病的发生率随之增加 ,经卡方检验( P<0 .0 5 )。结论 :在中老年高血压病人中 ,随着脉压增大 ,SBP增大 ,DBP降低 ,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 ,PP与冠心病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都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它的死亡率占到总死亡率的25%,其中急性心梗占到了50%以上。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康复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在缩短住院日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方面尤为显著。如65岁以下无合并症的急性心肌硬塞患者,  相似文献   
9.
巨R波型ST段抬高是心肌缺血时心电图表现的一种,较为少见但是非常重要的类型,多见于窦性心律时。近期遇到一例心绞痛发作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到室性早搏(室早)呈典型巨R波型ST段抬高的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呈降低趋势,冠心病猝死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55~64岁男性的猝死发生率为每年2.7‰,女性为每年0.4‰[1]。2005~2007年,笔者对38例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