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毒清除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阐明嗜肝病毒自然感染过程中病毒清除机理。方法 :7只 2~ 3月龄成年重庆麻鸭静脉接种 10~ 2 0mlDHBV阳性血清 (5× 10 8~ 1× 10 9genome) ,接种后每周采血检测外周血中DHBVDNA、DHBsAg和特异抗体的产生 ;感染后第10、35天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于抗原特异细胞增殖实验 ;第 5、30、6 0天取肝组织标本进行DHBVDNASouthern杂交、DHB sAg免疫组化及肝组织病理检测。结果 :DHBV感染成年鸭在 1~ 2w潜伏期后出现急性、一过性感染 ,感染高峰期肝内存在多拷贝的DHBV所有复制中间体形式 ,包括cccDNA。进一步分析显示病毒血症的消失是在快速抗原特异细胞增殖反应和高滴度特异抗体产生之后 ;与此同时 ,整个急性感染期间 ,肝细胞并无明显的损害。结论 :非细胞直接损伤机制在嗜肝病毒清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强肝丸C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肝九丸是以中草药叶下珠为主,黄芪等药为辅的中药方剂。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实叶下珠有较强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观察了强肝丸C、肝得健在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模型:采用健康成年的重庆麻鸭产的蛋孵化的1日龄雏鸭,经腹腔接种 0.1ml DHBV DNA阳性的血清。接种1周后,分别颈外静脉抽血,用地高辛标记的DHBV DNA探针经斑点杂交检测筛选出感染阳性鸭作为实验动物。 2.实验分组及用药方法:将DHBVDNA阳性的1月龄鸭55只…  相似文献   
3.
通过慢性乙型肝炎和重型乙型肝炎病人肝内HBsAg和HBcAg的形态和分布观察,发现血清病毒学标志和肝内病毒抗原特殊形态分布所反映的病毒复制状态是一致的。病毒抗原在肝细胞内的形态和分布与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重型肝炎肝内HBV抗原检出低,其预后差,形态分布以HBsAg膜型、核周分布和HBcAg浆型为主。核周分布仅见于亚大块坏死灶旁或灶中。  相似文献   
4.
肝苏颗粒浸膏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肝苏颗粒浸膏粉(以下简称肝苏)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乙肝病毒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重庆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用肝苏口服治疗4W,停药观察1W,检测用药前后血清的DHBVDNA,DHBsAg,转氨酶(ALT,AST)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肝苏各剂量组用药后血清DHBV DNA滴度显著降低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停药1W后中,小剂量组血清DHBV DNA有明显回升现象,而大剂量组DHBV DNA回升现象不明显,其抗病毒效果与剂量大小有一定的关系,用药前后血清DHBsAg O,D值(490nm)的变化与DNA滴度改变相似,此外,肝脏病理学检查及治疗4W,停药1W后血清ALT,AST检查未发现该药对鸭肝组织有明显的毒性损害,结论:连续用肝苏1个月在鸭体内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西叶下珠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观察广西叶下株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用广西叶下珠治疗1月,检测用药前后血清中的DHBV DNA及转氨酶、肝组织病理等。广西叶下珠用药2周、1月能使血清DHBV DNA总体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停药后DNA滴度回升不明显。血清转氨酶检查及肝脏常规HE染色病理检查未发现叶下珠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损害。广西叶下珠在体内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胶囊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胶囊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采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脉模型,用小柴胡汤胶囊口腔灌服治疗1个月,检测用药前后血清中的DHBVDNA及血清转氨酶(ALT、AST)、肝组织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小柴胡汤胶囊大剂量组用药2周、1月主中小剂量组用药1个月能使血清中DHBVDNA滴度总体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1),但停药1周后有DNA滴度回  相似文献   
7.
泛昔洛韦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们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观察核苷酸类似物泛昔洛韦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Bvirus,DHBV)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采用健康成年的重庆麻鸭产的蛋孵化的1日龄雏鸭,经腹腔接种0.1mlDHBVDNA阳性病毒血清。接种1周后,分别颈外静脉抽血,用地高辛标记的DHBVDNA探针(标记药盒购于德国BoehringerMannheim公司)经斑点杂交检测筛选出感染阳性鸭,饲养至3周龄作为实验动物。2.实验分组及用药:将DHBV DNA…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2.2.15细胞株和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模型,评价小分子肽CMS 017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①CMS 017以倍比稀释浓度加入2.2.15细胞培养中,作用8天后吸取培养上清,PCR法检测HBVDNA.②建立DHBV感染模型,CMS017以60、200、600μg/kg·d-13个剂量腹腔注射给药28天,检测用药前、后血清DHBV DNA、DHBsAg变化.结果:①CMS 017体外抑制DHBV呈量效关系,IC50为2.3μg/ml.②鸭体内实验中,CMS 017中、高剂量组用药7天、14天开始出现血清DHBV DNA降低(P<0.01,P<0.05),持续至停药后7天.CMS 017中剂量组用药后血清DHBsAg降低的时效关系与DHBV DNA完全一致.结论:CMS017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其体内作用的量效关系待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体外模型中系统研究DuIFN γ对鸭乙型肝炎病毒 (DHBV)复制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病毒复制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重组DuIFN γ及DHBV特异抗原刺激的PBMC上清液 ,分别作用于DHBV慢性感染的原代鸭肝细胞 (PDH) ,检测PDH上清液中DHBVDNA、DHBsAg浓度和胞内病毒复制水平。结果  1U mL、1 0U mL重组DuIFN γ可以抑制培养细胞上清液中DHBVDNA和DHBsAg的分泌 ,与慢性感染对照组比较 ,P <0 .0 5。病毒复制的抑制水平 (包括细胞内DHBV总DNA、闭合环状DNA以及上清液中病毒颗粒和DHBsAg)与DuIFN γ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但DHBV特异抗原刺激的PBMC上清液无明显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结论 DuIFN γ在体外DHBV慢性感染的PDH模型中可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的福韦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及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效果.方法:采用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用阿的福韦口服治疗10天,检测用药前后血清中的DHBV DNA、DHBsAg,并取肝脏样本提取总DNA,作Southern Blot分析.此外,以2.2.15细胞为靶细胞,给药后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HBsAg、HBeAg和HBV DNA观察阿的福韦抗HBV效果.结果:阿的福韦各剂量组用药后均能使血清中的DHBVDNA显著降低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停药后有DHBV DNA回升现象;用药前后DHBsAg无明显改变.肝组织Southern Blot分析亦显示用药后肝脏中DHBV DNA有明显降低,停药后DHBV DNA反跳明显.大剂量阿的福韦加入细胞培养12天,对HBsAg抑制率为17.01%,对HBeAg抑制率为26.80%,对HBV DNA抑制率为26.92%.结论:阿的福韦在鸭体内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但停药后DHBVDNA有"反跳"现象;体外实验无明显抗HBV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