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据统计,2002年全球肺癌新病例1 332 132例,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总数的12.3%,居第1位[1]。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其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4%~68%[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6例肺癌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凝血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凝血状态相关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2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及51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四项即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后APTT[(29.6±3.2)s]、Fb[(2.4±1.3)g/L]明显低于治疗前[(35.4±3.8)s、(3.1±1.5)g/L,t值分别为9.118、2.754,均P<0.05],而AECOPD组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0.21±0.18)mg/L比(0.29±0.17)mg/L](t值为2.524,P<0.05),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14±0.12)mg/L,t值为2.388,P<0.05].结论 AECOPD患者凝血机制异常,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口服苏黄止咳胶囊,1.35 g/次,3次/d,8周为1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进行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结果:随访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次数和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FVC、FEV1、FEV1/FVC、MVV均明显升高,RV、RV/TLC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以及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生命质量评估表得分明显降低,6 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口服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免疫功能,生命质量,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复发再入院次数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克雷伯菌肺炎(CRKP)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防治CRKP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05月至2021年0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RKP患者48例,同期非CRKP 48例。对可能与CRKP有关的2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把单因素分析中存在显著差异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RK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KP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5岁、糖尿病、入住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菌药物暴露(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P<0.05)。结论 患者年龄≥65岁、糖尿病、入住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糖皮质激素应用及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暴露可能是CRK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出现反复的急性加重,会加速其肺功能的恶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急性加重的诱因中,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感染、创伤等多种疾病中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CRP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颖锋  王贵齐  赵晓航 《肿瘤》2006,26(2):203-205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通过筛查,早期检测出肿瘤,及时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理想的筛查方法应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成本低且受试者依从性好等特点。肿瘤标志物尤其是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有可能成为理想的筛查工具。肿瘤标志物的研究需要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参与。蛋白质组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能够从整体上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标志蛋白。近年来,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已经发现和鉴定了许多肿瘤标志物。尽管这些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缺点,但它处于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之中,将在肿瘤早期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变早期异常改变的蛋白质以发现与食管癌早期病变相关的特征性标志分子。探讨了成束蛋白和膜联蛋白Ⅰ在食管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食管癌高发现场癌前病变样本中成束蛋白和膜联蛋白Ⅰ的表达水平,用X^2检验对比成束蛋白和膜联蛋白Ⅰ在不同程度癌前病变和食管癌中的表达差异。其中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54例、正常食管上皮8例和中晚期食管癌9例成束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食管鳞状细胞癌前病变52例、正常食管上皮11例和中晚期食管癌7例的膜联蛋白Ⅰ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相比,成束蛋白在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表达增强,其表达阳性率为低度癌前病变(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85.7%(24/28)、高度癌前病变(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84.6%(22/26)和中晚期食管癌88.9%(8/9)。然而,膜联蛋白Ⅰ在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表达降低或丢失,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低度癌前病变14.3%(4/28)、高度癌前病变8.3%(2/24)和中晚期食管癌0%(0/7)。与正常食管上皮相比,成束蛋白和膜联蛋白Ⅰ在食管低度癌前病变中表达程度的异常均具有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03和0.000。结论:成束蛋白异常增强和膜联蛋白Ⅰ的丢失与食管癌癌前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71岁。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伴闷气半月余入院。查体后描记心电图,心电图自动分析仪提示左右臂导联接反,显示:①房性心律;②前侧壁心肌梗死可能;③右室肥大。调整左右臂电极后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侧壁心肌缺血可能。心脏彩色超声影像描述:患者心脏位于右侧胸腔,腔室位置结构改变。室间隔厚度14mm,左室后壁13mm,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广泛前壁心肌运动幅度降低。通过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可以确定右位心和心肌肥厚诊断。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70岁。自诉心肌梗死1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0余年,于2007年01月20日11:50入院,即刻描记心电图(图1)示:P波有4种以上形态,Ⅱ导联上可见直立、低平、双相至倒置P波,其振幅逐渐变化,P—P间距不规则,P—R间期0.13~0.16s,15为迟发的宽大QRS波,考虑为加速的室性逸搏。心电图诊断:①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②加速性室性逸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并肺部感染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支气管扩张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振动排痰机治疗组和人工叩背治疗组,两组病例均给予抗菌药物应用、祛痰、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等治疗,而促进排痰的辅助治疗方法各异,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两周后排痰机治疗组疗效优于人工叩背治疗组。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佐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