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背景 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代谢异常,乳酸作为代谢产物也参与肿瘤代谢。目的 探讨乳酸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A549糖酵解压力、增殖、迁移和周期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分为对照组、5 mmol/L乳酸处理组和10 mmol/L乳酸处理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他两组乳酸处理24 h后,通过Seahorse细胞代谢分析仪分析乳酸处理后A549细胞的糖酵解压力和线粒体底物选择,qPCR检测糖酵解相关基因(HK3、LDHA、LDHB、PKM)和细胞周期及迁移相关基因(CCNE1、CCND1、CCNB1、CDK2、CDH1、TWIST1、SNAI2)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糖酵解相关蛋白(G6PD、PKM2、HK1和LDHA)水平。利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流式细胞术分析乳酸对NSCLC细胞A549增殖、迁移、周期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两个乳酸处理组相较对照组糖酵解降低,糖酵解最大能力及糖酵解储备均降低且10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随机分析30例ESCC及癌旁组织样本的Hh信号通路中主要组分Smo和Gli2及靶蛋白CyclinD1表达。构建分泌型配体ShhN的条件培养液,利用条件培养液及Hh信号通路激动剂Purmorphamine或Hh通路抑制剂环杷明及GANT61处理CaEs-17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的变化。   结果   ESCC组织中的Smo、Gli2和CyclinD1表达普遍高于癌旁组织。含有ShhN的条件培养液能有效激活Hh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CND1的表达并明显促进食管癌CaEs-17细胞的生存率,提示食管癌中Hh信号通路以配体依赖的方式激活。直接作用于Smo的Hh信号通路激动剂Purmorphamine促进食管癌CaEs-17细胞的生长;而Smo特异性抑制剂环杷明有效地抑制CaEs-17细胞生存率。Gli1/Gli2的抑制剂GANT61比环杷明更为有效地抑制CaEs-17细胞生存率。   结论   Hh信号通路在ESCC中异常活化,将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食管癌的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乙肝解毒胶囊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HPLC法.以Hypersil BDS C18为色谱柱;以A(乙腈),B[乙腈0.5%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2.5)(10∶90)]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65nm. 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5.72~274.32μg·mL-1(r=0.9999),1.930~96.48μg·mL-1(r=0.999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4%(RSD=1.33%,n=6) 和100.38%(RSD=1.81%,n=6).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为乙肝解毒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油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活性氧、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处理组用60μg/ml油酸处理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 24、48、72h,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检测细胞培养后上清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生化指标,油红O染色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脂滴形成。EdU染色观察肝细胞增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ROS、周期及凋亡。结果 在24、48及72h时,处理组甘油三酯含量比对照组高(P<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4、48h结果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72h时升高(P<0.05)。油红O染色显示脂滴形成明显(P<0.05)。油酸处理72h后EdU染色显示进入S期细胞增多(P<0.05)。流式结果显示ROS比对照组升高(P=0.000),G0/G1期细胞降低(P<0.01),S期细胞数量增多(P<0.05),G2/M期没有变化(P>0.05),同时肝细胞凋亡比对照组高(P=0.000),坏死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油酸的代谢产生大量ROS,可能使细胞阻滞在S期,促使了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6.
背景 研究表明急进海拔4000 m以上高原低氧地区脑水肿发生率明显增加,小胶质细胞极化介导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反应过程,NOD样受体家族X1(NOD-like receptor family X1,NLRX1)蛋白是一种炎症反应的负性调控因子;目前,低氧及NLRX1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尚不清楚.目的 分析低氧对小胶质细胞极化和NLRX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LRX1是否参与了小胶质细胞极化.方法 将小鼠小胶质细胞BV-2按处理条件分为3组:对照组(21%O2,5%CO2,37℃),实验组(1%O2,5%CO2,37℃处理6 h、12 h、24 h、48 h),M1型极化阳性对照组(LPS 1μg/mL处理24 h).干扰NLRX1基因的BV-2细胞分为3组:BV-2 sh-Control常氧组(21%O2,5%CO2,37℃),BV-2 sh-Control低氧组(1%O2,5%CO237℃处理6 h、24 h、48 h),BV-2 sh-NLRX1组(1%O2,5%CO237℃处理6 h、24 h、48 h).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胶质细胞极化分型;RT-PCR分析TNF-α、IL-6、IL-1β、IL-10及TGF-β的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测定NLRX1蛋白水平.结果 低氧培养及LPS处理可见细胞突起变多变短,阿米巴样形态细胞增多;细胞活力在低氧2 h和6 h组增加,而在低氧12 h、24 h、48 h及LPS组降低(F=459.1,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培养48 h后,CD11b++CD86+M1型小胶质细胞百分比下降,CD11b++CD86++CD206+M1和M2混合型细胞百分比升高,CD11b++CD206+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均无明显变化;随低氧时间延长,促炎因子TNF-α、IL-6、IL-1β基因的mRNA水平逐渐降低(P<0.05)并在24 h达到最低,而抗炎因子IL-10基因的mRNA水平升高(F=11.38,P<0.05);NLRX1蛋白水平随低氧时间延长而升高;与sh-Control常氧组相比,sh-Control低氧组IL-1βmRNA水平下降(P<0.05),IL-10 mRNA水平低氧处理6 h和48 h均上升;与sh-Control低氧组相比,sh-NLRX1组低氧处理后IL-1βmRNA水平在24 h和48 h下降(P<0.05),IL-10 mRNA水平低氧处理后均下降(P<0.05).结论 低氧可上调NLRX1蛋白水平并减少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该过程可能通过NLRX1下调抗炎因子介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多房棘球蚴感染后巨噬细胞线粒体代谢功能变化,为探索多房棘球蚴病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处理方法不同设培养组和对照组,其中培养组按照500∶1比例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与2 000个多房棘球蚴共培养,对照组RAW264.7细胞不做任何处理。根据培养时间不同,将对照组和培养组分为24 h 对照组、72 h对照组、24 h 培养组、72 h 培养组。采用MitoTracker® Deep Red FM 线粒体深红色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并应用Cytation5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检测细胞线粒体平均荧光强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拷贝数(mitochondrial DNA copy number,mtDNA⁃CN),采用Seahorse细胞能量代谢系统实时监测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24 h(15 341 ± 2 532 vs. 17 823 ± 3 429;t = 6.379,P < 0.01)、72 h(18 102 ± 3 505 vs. 21 511 ± 5 144;t = 17.680,P < 0.01)培养组线粒体平均荧光强度均较其相应对照组显著降低。72 h培养组mtDNA⁃CN(3.23 × 109 ± 1.78 × 107)较其对照组(4.39 × 109 ± 3.70 × 107)显著降低(t = 8.85,P < 0.001)。实时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分析结果示,24 h[(241.70 ± 73.13) pmol/min vs. (69.05 ± 52.30) pmol/min;t = 7.89,P < 0.01)]、48 h [(249.50 ± 42.06) pmol/min vs. (60.28 ± 40.66) pmol/min;t = 8.64,P < 0.01]培养组较相应对照组细胞耗氧率升高,且48 h培养组细胞外酸化率较其对照组增高[(111.60 ± 17.49) mpH/min vs.(35.05 ± 7.57) mpH/min;t = 16.90,P < 0.01];72 h培养组较其对照组线粒体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升高(58 264 ± 10 087 vs. 4 307 ± 97;t = 12.930,P < 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9.833% ± 2.285% vs. 2.667% ± 0.208%;t = 6.645,P < 0.01)。结论 多房棘球蚴感染可损伤巨噬细胞线粒体功能、抑制巨噬细胞氧化磷酸化过程而使糖酵解增强,巨噬细胞代谢状态改变可能是多房棘球蚴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蛋白磷酸酶(PP)4在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肝、脑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组各15只,MCAO组再分为MCAO-2 h组、MCAO-6 h组、MCAO-12 h组3个亚组(各5只)。通过改良线栓法建立MCAO模型模拟缺血性脑卒中。采用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经qPCR及Western印迹测定脑卒中后PP4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尼氏染色显示MCAO组梗死区尼氏小体数量减少,随时间延长,尼氏小体数量递减,NORMAL组和SHAM组未见明显异常;MCAO-2 h组、MCAO-6 h组、MCAO-12 h组脑组织PP4C mRNA水平较NORMAL组显著降低(P<0.05,P<0.001);MCAO-2 h组肝组织PP4C mRNA水平较NORMAL组显著升高(P<0.001);MCAO-2 h、MCAO-6 h组脑肝组织PP4R2蛋白水平较NORMAL组显著降低(P<0.001,P<0.01);MCAO-2 h组、MCAO-6 h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不同时间及浓度多房棘球蚴源性外泌体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从60只造模BALB/c小鼠中随机选取4只,应用7.0T MRI观察腹腔病灶生长情况;解剖造模小鼠,通过腹腔病灶提取原头节进行体外培养,超速离心法从培养上清中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鉴定外泌体表征。将未加外泌体处理的巨噬细胞单独培养组设为对照组,不同浓度多房棘球蚴来源外泌体与巨噬细胞共培养组设为实验组(10μg/mL组、50μg/mL组),分别共培养48 h和72 h,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极化状态。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7.0T MRI显示小鼠腹腔内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病灶形成;多房棘球蚴源性外泌体直径100 nm左右,呈杯型或茶托型,其表面标志物CD9、TSG101和CD63表达阳性。共培养后,实验组大部分细胞拉长,形态不规则,主要呈多角形;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共培养48 h,对照组CD16/32、CD206、CD369阳性率分别为(99.53±0.06)%、(90.2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