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配药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6月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进行目标性监测,考察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循环对减少工作环节中各项差错的作用.结果 通过PDCA循环法管理后,静脉药物配制前处理出错率从0.32%下降至0.08%,配制过程中的出错率从0.28%下降至0.05%,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后,部门在各工作环节的差错均有明显减少,保证了配置药品的质量,确保了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临床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β-内酰胺酶情况,双纸片法检测产ESBLs情况,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情况,以确定产酶表型。用K-B法进行药敏检测。结果:103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单产AmpC酶菌42株(40.8%),单产ESBLs菌21株(20.4%),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12株(11.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含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较低。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各革兰阴性杆菌产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产ESBLs和AmpC酶可能是导致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住院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考察临床药师抗凝监护在华法林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方面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住院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421例。其中监护组316例在抗凝期间接受临床药师抗凝监护,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INR)等抗凝指标、运行医嘱审核及体征监护等。对照组患者105例,在院接受华法林治疗期间无临床药师进行抗凝监护。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监护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院抗凝治疗过程中抗凝指标达标情况、预警值出现率与及时处理率、患者出血或栓塞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院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经临床药师进行抗凝监护的监护组患者INR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明显高于对照组[(73.20±9.46)% vs(46.32±17.11)%,P<0.001],其中患者出院前INR值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42% vs 60.95%,P<0.001),INR监测时机合理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7.15% vs 66.67%,P<0.001)。同时,监护组患者INR预警值出现的比例远低于对照组(8.23% vs 20.00%,P< 0.001),且及时处理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6.15% vs 33.33%,P<0.001)。另外,本研究监护组患者在院抗凝治疗过程中除了小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3% vs 9.52%,P=0.005),其他临床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药师的抗凝监护可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外科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住院病例,旨在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145例,分为对照组和监护组。其中对照组67例患者由医生实施抗凝治疗方案。监护组7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临床药师抗凝监护。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情况、预警值发生率与及时处理率、患者出血或栓塞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监护组预警值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21%vs. 52.24%),且预警值的及时处理率也高于对照组(100.00%vs. 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监护组出院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64.10%vs. 5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在院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现2例小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监护组(2.99%vs. 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药师的抗凝监护服务可有效提高心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成人肾移植术后霉酚酸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建立配伍他克莫司的血霉酚酸浓度曲线下面积的有限检样方法.方法 42例成人肾移植受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他克莫司、泼尼松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血霉酚酸浓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血点为服药前(C0)及服药后0.5、1、1.5、2、3、4、6、9和12h,用梯形面积法计算浓度曲线下面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相关采血点,确定有限取样方案.结果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3点估算MPA-AUC=7.297+2.819C1.5 h+3.297C4h+4.269C9 h[相关系数(r2)=0.878],4点估算的MPA- AUC=2.519+0.549C0.5 h+1.900C1.5 h+3.931C4h+4.037C9 h(r2=0.928).采用Bland & Altman分析法评估,3点法和4点法均未超出置信限范围,二者与全点AUG0-12h有较好的一致性.3点评估AUC与全点AUG0-12h差值为(11.7±8.32)mg·h·L-1,二者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9.18~14.37 mg·h·L-1 (P<0.01);4点评估AUC与全点AUG0-12h差值为(1.65±7.98)mg·h·L-1,二者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0.84~4.13 mg·h·L-1 (P<0.01).结论 该有限检样方案适用于监测成人肾移植受者配伍他克莫司用药时血霉酚酸浓度的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6.
黄珈雯  刘岩峰  李嘉丽  王利  王长希  钟国平  黄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29-1731,I0003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人血浆中霉酚酸(MPA)及其葡糖苷酸代谢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将其应用于肾移植术后患者霉酚酸酯(MMF)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以蛋白沉淀剂甲醇-5%硫酸锌(70:30,V:V)溶液进行血浆样品药物提取;内标物为萘普生;色谱柱为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三氟乙酸)(65:35,V:V);流速0.8mE/rain;检测波长215nm。结果MPA与其葡糖苷酸代谢物MPAG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50mg/L及0.5—200mg/L,r2〉0.999;绝对回收率分别为63.95%~83.76%及57.14%-66.19%;两者日间及日内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6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服用1.5g/d霉酚酸酯胶囊达药物稳态后,MPA及MPAG的Tmax分别为(1.08±0.74)h及(2.58±1.24)h,Cmax分别为(21.33±8.61)mg/L及(106.98±31.91)mg/L,AUC0-t分别为(58.73±16.26)及(833.32±215.03)mg·L^-1·h^-1。结论HPLC检测方法准确、灵敏、特异性好,并成功应用在。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TDM)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成人肾移植激素撤除后麦考酚酸钠肠溶片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建立配伍他克莫司的血麦考酚酸浓度曲线下面积的有限检样方法.方法 30例成人肾移植受者,采用麦考酚酸钠肠溶片(EC-MPS)联合他克莫司的二联免疫抑制方案.血麦考酚酸浓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血点为服药前(C0)及服药后1、2.5、4、5、6、7、8、9、10.5、12 h,用梯形面积法计算浓度曲线下面积(AUC),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相关采血点,确定有限取样方案.结果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出四点法估算的公式MPA-AUC=15.889+0.692·C25+1.071·C4+4.948·C7+4.477·C12(r2 =0.878).采用Bland&Altman分析法评估,四点法未超出置信限范围,与全点AUC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绝对预测误差百分比(APE%)为(11.8±10.2)%,为临床可接受范围.结论该有限检样方案适用于监测激素撤除成人肾移植受者配伍他克莫司时血麦考酚酸浓度的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8.
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姜黄素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质,并对其在抗肿瘤方面的药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外科患者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参与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外科药学概念的提出及外科药师岗位的设立,药师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外科患者的治疗当中,包括参与抗肿瘤、抗感染、止血与抗栓、血压及血糖的管理、营养及疼痛管理等工作,为外科患者的诊疗提供多方位的支持。麻醉操作过程中常涉及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且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或并发症,使麻醉过程的用药决策变得越发复杂。本文旨在建立麻醉外科药学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专业技能,进行患者用药管理,通过建立从术前用药重整、术前药学访视、协同制定麻醉方案、到术后加速康复的全程化外科药学服务体系,以提高麻醉过程的安全性,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