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肿瘤专科日间化疗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入住某肿瘤专科医院日间化疗的患者420例,按照患者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210例,观察组210例,观察组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静脉导管、输液等候时间及医护患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6个月后,对照组药物外渗发生率为2.9%,观察组为1.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等待输液时间由4.60±0.89 h降到了3.23±0.63 h,对照组由4.20±1.12 h下降到3.97±0.96 h,观察组实施后效果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83±1.03,8.45±1.74,11.51±0.82,对照组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97±1.26,7.88±1.09,10.20±0.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管路堵塞或滑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有效优化肿瘤日间化疗病房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黄燕萍  黄焜 《中国药事》2010,24(10):1002-1004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栀子金花丸中栀子苷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TC-C18色谱柱;甲醇-0.5%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39nm。结果栀子苷和黄芩苷与其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栀子苷在9.760~97.6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黄芩苷在10.42~104.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栀子苷和黄芩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6%、101.15%,RSD为2.57%和2.8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常见原因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疾病治疗质量、改善医院管理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的184例患者的常见原因进行总结,对比实施PDCA模式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和满意度等指标,并运用鱼骨图等质量工具评估PDCA循环模式前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常见原因。结果实施PDCA前,再手术量排于前三位的科室分别为普通外科、脑外科和妇产科,再手术常见原因主要为伤口开裂、出血过多、VSD调整和病理与术中冰冻不一致;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发生再手术量排于前三位的是普通外科、脑外科和泌尿外科,再手术常见原因为出血过多、伤口开裂、VSD调整和钢板断裂。PDCA实施前生活质量评分为(73±14)分,PDCA实施后评分为(75±13)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满意率方面,PDCA实施前为51%,PDCA实施后为6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面,PDCA实施前发生人数为37例,PDCA实施后为12例,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可有效控制手术常见原因,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在医院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HPV的变化,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Ⅰ期宫颈癌治疗后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01-01-2012-12-3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27例CIN(CIN Ⅰ 52例,CINⅡ40例,CINⅢ142例)及Ⅰ期宫颈癌(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动态检测HR-HPV,观察其治疗前后HR-HPV感染率、转阴率和持续感染率以及病变的复发率.结果 宫颈病变的HR-HPV总感染率为89.9%,CIN及Ⅰ期宫颈癌各组感染情况比较,CINⅡ与CINⅢ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存在样本量相差较大问题,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N及Ⅰ期宫颈癌手术治疗后HR-HPV总转阴率为78.9%,各组宫颈病变的HR-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R-HPV转阴的平均时间为5~6个月,治疗后6个月是CIN Ⅰ与CINⅢ的HR-HPV转阴高峰期,治疗后9个月是CINⅡ及宫颈癌Ⅰ期HR-HPV转阴高峰期.年龄≤35岁(A组)、35~45岁(B组)、46~55岁(C组)和≥56岁(D组)间HR-HPV转阴时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B组与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随访时间为6.5~6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3个月.CIN组HR-HPV持续感染者9例,均复发,平均复发时间16.3个月;HR-HPV阳性持续存在率和复发率明显高于术后HR-HPV转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100%,特异度100%.宫颈癌Ⅰ期患者术后随访HR-HPV持续感染者9例,均复发,另有1例HR-HPV检测阴性者复发,平均复发时间16.8个月;HR-HPV阳性持续存在率和复发率明显高于术后HPV转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90%,特异度100%.结论 HR-HPV的动态变化可作为CIN、宫颈癌治疗后随访监测的良好指标,持续HR-HPV感染高度预警宫颈病变的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慧  黄焜  宗志勇  尹维佳  蒲丹  刘明 《华西医学》2012,(12):1910-1913
对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全麻)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文献进行回顾,从术前、术中、术后3个方面分析其危险因素,总结预防控制措施。分析显示,高龄、长期吸烟史、麻醉时间与导管留置时间、术前呼吸道护理、术后镇痛及无菌操作技术等均可影响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需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处理,如术前戒烟、缩短麻醉时间、术前雾化吸入、插管过程严格无菌操作等,均可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新疆某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分析目前医院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运用《护士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对肿瘤医院893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39.42%的护士在工作中遇到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其中仅有47.93%的护士进行了上报,69.87%的护士认为在工作中需要开展医疗器械专业使用培训及不良事件上报培训,护士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上报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医院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上报管理及培训模式,完善相应的报告制度,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确保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8.
黄焜  牧杰 《华西医学》2014,(6):1054-1055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13岁,体质量47kg,因“乏力2周,呼吸困难1周于2012年6月19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11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24/8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当今国内小儿术后镇痛工作在儿童手术量较大的大型综合医院和儿童医院的应用情况,为小儿术后镇痛在国内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预计小儿麻醉年手术量超过1000例的40家医院的麻醉科进行了问卷调查。31家医院完成调查,剔除年小儿手术量低于1000例的4家,纳入27家医院进行分析。调查的内容包括医院镇痛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小儿术后镇痛开展情况,如开展镇痛的年龄段、常用术后镇痛方式和药物、静脉镇痛泵配方、小儿术后镇痛存在的问题等。结果纳入分析的医院中88.9%开展了小儿术后镇痛工作,开展1岁~3岁幼儿术后镇痛的占81.5%,1个月-12个月婴儿术后镇痛的占55.6%,新生儿术后镇痛仅有25.9%。超过80%的医院建立了小儿术后镇痛相关培训,并有个性化镇痛方案和疗效评估,但只有59.3%的医院安排有专门的小儿术后镇痛人员,22.2%设置了术后镇痛服务小组。所有开展小儿术后镇痛的医院均使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只有25.9%医院开展硬膜外PCA方式镇痛。局麻药被广泛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包括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阿片类药物以舒芬太尼、芬太尼和曲马多为主,经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医院仅占29.6%,只有11.1%的医院经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结论小儿术后镇痛工作在我国儿童手术较多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和儿童医院已经普遍开展,但婴儿和新生儿的术后镇痛工作有待加强。有必要普及术后切口局麻药浸润,更多开展外周神经阻滞;普及副作用少又经济实用的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的使用,增加NSAIDs的用量,加强阿片类药物治疗安全的监控。  相似文献   
10.
黄焜  梁鹏  杨邦祥 《华西医学》2009,(8):1986-1988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择期开颅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30例。将S和F的效能比定为10:1,复合咪唑安定、维库溴胺、异丙酚来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均复合七氟烷。分别记录麻醉前、诱导后、插管时和拔管时血压和心率变化;呼吸恢复、睁眼和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半小时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较诱导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F组插管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均较S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S组苏醒期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较F组明显缩短;拔管后半小时疼痛评分(VAS评分)S组低于F组。结论:与芬太尼相比,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脑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可更有效地减轻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在麻醉苏醒期,更有利于呼吸管理及术后镇痛。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