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以生物纳米材料 pH 敏感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二异丙基氨基乙酯[PEG-PAsp (DIP)]传输 miR-21-inhibitor 聚合物囊泡,初步探讨 pH 敏感聚合物囊泡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及传输效应。方法①通过静电作用,在室温条件下制备 PEG-PAsp (DIP)传输 miR-21-inhibitor 聚合物囊泡;②通过凝胶阻滞实验检测不同浓度下纳米聚合物囊泡(NPs)的复合情况;③通过 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下 pH 敏感 NPs 对前列腺癌细胞 PC-3的毒性作用;④通过激光共聚焦实验,观察 PEG-PAsp (DIP)/ miR-21-inhibitor 纳米聚合物囊泡进入 PC-3细胞的传输效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 N/ P 为20 PEG-PAsp (DIP)与 miR-21-inhibitor 已完全复合,粒径较小具有一定的正电荷,且对 PC-3细胞毒性较小;通过激光共聚焦实验,成功构建了纳米聚合物囊泡传输进入 PC-3前列腺癌细胞方法。结论成功制备了纳米聚合物囊泡,并初步探讨了纳米聚合物囊泡的表征、体外 PC-3细胞毒性试验与纳米聚合物囊泡结合 miRNA传输于 PC-3细胞的激光共聚焦实验,为下一步阐明反义 miR-21寡核苷酸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 收集102例RA患者和206例对照人群的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EB抗体VCA-IgG、EA-IgG 和EBNA1-IgG,同时用实时定量PCR法(RT-PCR)检测血清中游离的EBV-DNA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RA患者VCA-IgG、EA-IgG 和EBNA1-IgG的阳性率为91.2%、70.6%和96.1%,血清游离EBV-DNA阳性率为44.1%,与之相应的对照组则分别为12.1%、9.70%、90.8%,血清游离EBV-DNA阳性率为6.8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EBV感染和RA相关,三种抗体和血清游离EBV-DNA的联合测定可更好地作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选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试粘液型与非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1 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头孢他定、复方派拉西林、复方替卡西林、派拉西林和奈替米星的敏感率均分别为93%,对替卡西林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6%,和79%,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47%.结论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耐药性较弱,且明显弱于非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P<0.005),但在临床用药时必须考虑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内存在有生物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效果分析。方法以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结石大小分别给予不同的术式取石(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电切镜电切环把结石钩出和气压弹道碎石),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随访6个月,应用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前列腺症状国际评分(IPSS)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患者生活质量前后QOL、IPSS情况;统计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大出血、膀胱穿孔、暂时性尿失禁、尿道狭窄以及结石复发)和患者自身恢复情况(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观察同期手术的安全性。结果术后6个月的QOL及IPSS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尿失禁,3例患者出现尿道狭窄;所有患者术中均无大出血、膀胱穿孔以及结石复发等恶性不良反应发生;肠胃功能恢复时间(1.8±0.2)d,住院时间(7.5±1.0)d。结论同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显著,术后恢复较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B病毒相关抗体和DNA的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02例RA患者和206例健康人群的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EB相关抗体VCA—XgG和EA—IgG,同时用实时定量PCR法(FQ—PCR)检测血清中游离的EBV—DNA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单项指标在RA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VCA—IgG91.2%,87.9%,89.0%,95.3%,78.8%;EA—IgG70.6%,90.3%,83.8%,86.1%,78.3%;EBV—DNA44.1%,93.2%,76.9%,77.1%,76.2%;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则分别为99.0%,86.9%,90.9%,78.9%和99.4%。结论单项指标中VCA—IgG最佳,二种EB病毒相关抗体和血清游离EBV—DNA的联合测定可弥补各单项指标的缺点,可更好地作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俯卧分腿位下双镜联合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83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2)。对照组使用常规俯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观察组采用改良俯卧分腿位下经皮肾镜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比较两组的术前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再次手术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碎石前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皮肾通道数目、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肾功能指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再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俯卧分腿位双镜联合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再次手术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常见非发酵糖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用VITEK -ATB系统对该院1999至2 0 0 3年间ICU感染患者常见非发酵糖细菌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11%和12 % ,其次对头胞吡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 4 %、36 %、37%、39%和4 0 % ,其耐药率有上升趋势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基异亚唑、培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 %、7%、11% ,其次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32 % ;在ICU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暂无耐药性,其次对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8%、2 9%、35 %和38%。结论 常见非发酵糖细菌的耐药性各有特点;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必须随时监测各病原菌的耐药性,做到合理用药,才有助于控制感染,延缓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62例,均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分析不同穿刺法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本组研究62例患者,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前列腺癌患者25例(40.32%),其中34例接受10针法穿刺,28例接受12+1针法穿刺,两种穿刺的阳性率分别为35.29%(12/34)和46.43%(1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90 mL患者10针法阳性检出率为33.33%(5/15),明显低于12+1针法的87.50%(7/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0针法和12+1针法在不同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指诊情况下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针法和12+1针法穿刺后血尿、血便、疼痛、尿潴留及感染发生比例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穿刺方法,当患者前列腺体积超过90 mL时,应采取12+1针法穿刺,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检出,而当<90 mL时,选取10针法穿刺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笔者参与诊治2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25例,实验组给予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规范治疗,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中,122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7.6%),全组共112例患者一次碎石成功(成功率为89.6%);手术时间为(31.8±6.7) min;术后腰痛、发热、血尿发生率分别为8.8%、3.2%、45.6%.对照组中,120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6.0%),全组共101例患者一次碎石成功(成功率为80.8%);手术时间为(40.2±3.4) min;术后腰痛、发热、血尿发生率分别为50.4%、13.6%、49.6%;实验组一次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腰痛、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成功率、一次碎石成功率、治疗时间均理想,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6年11月至2013年11月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4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出血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先行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2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结石大小(OR=1.344;95.0%CI:0.348~2.239)、以往肾脏手术切开取石(OR=2.456;95.0%CI:0.327~3.146)、孤立肾(OR=2.264;95.0%CI:0.425~2.343)是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出血的原因,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