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本文通过20具尸体额肌解剖发现,额肌行走到眼轮匝肌深面时分为深浅两部分,浅部肌纤维较多与皱眉肌、眼轮匝肌相交织,深部延续为厚约0.2~1.1mm,平均0.56mm的致密膜状组织,下续于眶隔。根据此解剖特点,我们改良了传统额肌瓣术式,在治疗重度上睑下垂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还介绍了用不同额肌瓣术式治疗41例重度上睑下垂之体会。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88年来遇到2例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术后并发角膜炎。例1男,8岁。入院诊断为双侧重度上睑下垂合并突眼原因待查。体检:上睑提肌活动度2~3mm,Bel征(+),额肌功能良好,眼球运动及CT检查正常。在全麻下行双侧额肌瓣上睑悬吊术,悬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在小儿血管瘤增殖退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血管瘤和17例血管畸形标本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ictor,bF—GF)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血管瘤组的ER、VEGF、bFGF平均标记指数均显著高于血管畸形组及正常皮肤组(P《0.01),血管瘤组中增生期亚组三指标标记指数均显著高于退化期亚组(P〈0.01)。血管瘤中ER与VEGF、bFGF具强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3,而血管畸形组中该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58(P〈0.05)。结论雌激素及其受体与小儿血管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眉在容貌上占重要地位。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文眉68例。收到很好效果,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女64例,男4例。随访2月~1年半,有2例文刺时出现渗血,脱痂后着色发蓝,经用棕色文眉液补色效果满意。2例着色差,补文2次。1  相似文献   
5.
<正> 鼻翼缺损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对人的容貌影响较大,患者的求治心切,且要求较高。作者自1983年以来运用多种方法修复鼻翼组织缺损3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9例,女9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7岁。受伤原因:被动物咬伤10例,被人咬伤7例,其它外伤19例,感染2例。组织缺损情况:肿瘤切除后新鲜鼻翼组织全层缺损5例,单纯陈旧性鼻翼全层缺损27例,合并鼻小柱缺损2例(感染所致),合并鼻尖组织缺损4例。手术方法:采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18例,颞浅动脉蒂额部岛状皮瓣治疗10例,  相似文献   
6.
皮肤性病专科高质量数码照片的拍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性病专科作为一门形态性很强的医学学科,图片摄影已成为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科学性和艺术性角度分析,人体皮肤的损害特点有其独特的一面,如何能更有效地获取高质量数码图像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因此,探讨皮肤性病科学的数码摄影技术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近年来使用数码相机采集了万余张照片,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酒窝成形术与其它美容外科手术相比较,在临床实践中较少施行,原因在于人工酒窝外形呆板不自然,易因缝线滑脱松弛造成人工酒窝变浅或消失。作者将单针手术缝合改进为两针缝合,行双侧手术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女性,年龄18~26岁,以公关小姐、服务员及教师三种职业居多。门诊求诊多以脸型圆、缺乏立体感为主诉,要求酒窝成形美容术。本组患者均采用两针缝合法。2 手术方法2.1 定位 以耳垂和口角连线与外眦垂直向下线的交叉点为中心,画一条长约0.5~0.75cm的弧线。该弧线弧度小,与垂直基本平行,弧度顺皮纹方向…  相似文献   
8.
酒窝成形术与其它美容外科学术相比较而言,在临床实践中较少施行,原因在于人工酒窝外形呆板不自然,易因缝线滑脱松弛造成人工酒窝变浅或消失。作者将单针手术缝合改进两针缝合,行双侧手术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2例,女性,年龄18~26岁,以公关小姐、服务员及教师三种职业居多。门诊求诊多以脸型圆、缺乏立体感为主诉,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滑车上动脉蒂额部岛状皮瓣修复额、鼻及眼睑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及鼻再造的方法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运用扩张和非扩张的不同解剖层次、不同形状的滑车上动脉蒂额部岛状皮瓣修复额、鼻、睑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鼻再造共32例.结果 所有病例皮瓣成活良好,其中扩张皮瓣为12例,术中面部缺损修复面积为8 mm×35 mm ~30 mm ×40 mm,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平均13个月,缺损修复后局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扩张后的额部皮瓣所获得的修复效果更佳.结论 滑车上动脉蒂额部岛状皮瓣血运良好、设计灵活,供瓣面积大,扩张后皮瓣薄、供区可拉拢缝合,是额、鼻及眼睑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修复及鼻再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1988年来遇到2例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术后并发角膜炎。例1 男,8岁。入院诊断为双侧重度上睑下垂合并突眼原因待查。体检:上睑提肌活动度2~3 mm,Bell 征( ),额肌功能良好,眼球运动及 CT 检查正常。在全麻下行双侧额肌瓣上睑悬吊术,悬吊高度为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术毕涂眼膏保护角膜。术后第1天诉创口痛,但不觉眼球痛。体检见角膜干燥、皱缩,球结膜充血,眼球运动减弱,Bell 征(一),裂隙灯检查示角膜炎,经按角膜炎治疗,角膜留下白斑。例2 女,20岁。入院诊断为重度先天性右上睑下垂。体检:上睑提肌活动度3 mm,Bell 征( ),额肌功能良好,在局麻下行右侧额肌瓣上睑悬吊术,悬吊高度为平视时上睑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