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清远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规律,为制定EHF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2009年清远市EHF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2007--2009每年选择1个县(1—2镇)为监测点连续3年开展动物宿主监测,并采集监测点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EHF抗体检测;捕捉活鼠进行鼠血清EHF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原间接法)检测和鼠肺组织EHF抗原(realtime—PCR)检测:结果2002--2009年共报告EHF病例17例。年发病率为0.03/10万~0.09/10万,病例集中在30~59岁,占76.47%(13例),男女性别比为16"1,农民和民工病例占82.35%(14例);健康人群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1.55%(17/1097)。鼠总密度为8.98%(181/2015)。鼠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10.71%(36/336),鼠肺EHF抗原阳性率为8.26%(36/436)。结论清远市EHF疫情有上升趋势,部分地区鼠密度高于国家控制标准,存在家鼠型EHF疫源地;应加大监测力度,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清新县2005~2007年的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清新县各大中小型食品加工厂及餐饮业的食品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检测样品574份,合格样品444份,合格率为77.4%;2006年检测598份,合格488份,合格率为81.6%;2007年检测490份,合格422份,合格率为86.1%.结论 食品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食品超标主要是大肠菌群,应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质量与人类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污物和工农业生产废物的不断排放,使天然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饮水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1].为了解清新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改善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清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年上半年对辖区26所中小学校(包括2所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活饮用水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清新县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清新县2006年从业人员进行HB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五项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ELISA法,ALT检测采用动力法。结果2006年共检测从业人员8976人,HBV总阳性率为71.49%,HBsAg阳性率为12.99%,女性阳性率(14.11%)高于男性(11.62%),已婚女性HBsAg阳性率(19.18%)高于未婚女性(11.62%);抗-HBs阳性率为44.81%,女性阳性率(47、15%)高于男性(41.95%);抗-HBs阴性率,未婚女性(50.03%)高于已婚女性(34.14%);检测结果模式以五项全阴的比例最高为28.51%。结论清新县2006年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人群平均水平,低于广东省人群平均水平,高危人群比例较高,今后应加大对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及公共场所行业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加大乙肝防治的宣传力度,全面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预防乙肝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清远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规律,为制定EHF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2009年清远市EHF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2007—2009每年选择1个县(1~2镇)为监测点连续3年开展动物宿主监测,并采集监测点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EHF抗体检测;捕捉活鼠进行鼠血清EHF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原间接法)检测和鼠肺组织EHF抗原(real time-PCR)检测。结果 2002—2009年共报告EHF病例17例,年发病率为0.03/10万~0.09/10万,病例集中在30~59岁,占76.47%(13例),男女性别比为16∶1,农民和民工病例占82.35%(14例);健康人群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1.55%(17/1 097)。鼠总密度为8.98%(181/2 015)。鼠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10.71%(36/336),鼠肺EHF抗原阳性率为8.26%(36/436)。结论清远市EHF疫情有上升趋势,部分地区鼠密度高于国家控制标准,存在家鼠型EHF疫源地;应加大监测力度,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系统监测调查,掌握清新县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为完善清新县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清新县6个镇作为监测点,分6个年龄组,抽取人群静脉血,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甲型H1N1流感IgG抗体。结果:清新县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14.34%;不同性别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县城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7~15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25.00%)。结论:清新县人群甲型H1N1流感IgG抗体阳性率较低,人群普遍易感,应加强幼托机构、学校等聚集性场所甲流的防控,加强甲流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系统监测调查,掌握清新县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为完善清新县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清新县6个镇作为监测点,分6个年龄组,抽取人群静脉血,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甲型H1N1流感IgG抗体。结果:清新县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14.34%;不同性别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县城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7~15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最高(25.00%)。结论:清新县人群甲型H1N1流感IgG抗体阳性率较低,人群普遍易感,应加强幼托机构、学校等聚集性场所甲流的防控,加强甲流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清新县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辖区内中小学校部分在校学生采集全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 结果共采集学生血56 583份,HBsAg阳性率为4.04%,抗-HBs阳性率为30.04%;小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中学生;县城不同性别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片区的学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今后应加大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其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谋求全面提高清远市县(市)级疾控中心检验能力。方法:将调查资料对照卫生部的《仪器装备标准》、《检验能力标准》、《建设标准》、《编制规定》并用χ^2检验和等级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7县(市)疾控中心:检验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为15.0%;对照《仪器装备标准》,装备率仅是38.2%(各单位悬殊大,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对照《检验能力标准》,检验项目的开展率为45.6%(各单位极悬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仪器装备率与检验项目的开展率呈正相关关系;各县(市)检验室面积占疾控中心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均未达到《建设标准》的要求,疾控中心总建筑面积也普遍达不到标准要求。结论:调查结果的绝大多数数据均未达到卫生部的标准要求,检验能力低下。建议检验室的所有配置要科学、实用、合理、节约;应殚精竭虑地争取政府的真正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系统监测调查,及时掌握我县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分析其流行因素,为我县完善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清新县中部、南部、北部地区选择6个镇作为监测点,抽取普通人群静脉血,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甲型H1N1 IgG抗体进行血清学调查,同时以面对面问卷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1325人,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190人,阳性率为14.34%;我县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以轻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生活聚集性人群甲型H1N1IgG抗体高于非聚集人群(P<0.05),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为2.49%,免疫效果为57.58%;感冒患者就诊率为70.66%;甲型H1N1确诊0例.[结论]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医疗诊断的准确率、生活聚集人群的易感性、以轻症感染和隐性感染为主的感染状况是影响我县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主要因素,应加强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加强对临床医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培训,幼托机构、学校等聚集性场所仍然是我县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重点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