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方法治疗肠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9月在本科住院治疗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7例采用自制双套管连接低负压持续引流,B组24例采用传统单腔引流管,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最高体温、引流液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及痊愈时间。结果 A组住院天数、痊愈时间短于B组,引流液量少于B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发生肠瘘应立即采用自制双套管及持续低负压冲洗,较传统治疗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乳腺癌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人生长分化因子3(GDF3)水平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6例原发性乳腺癌病人为乳腺癌组,同期治疗的44例良性乳腺肿瘤病人为良性组,同期体检的52名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时采集3 mL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CA15-3、CA125、CEA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SGF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GDF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病人5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1).良性组除TSG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5-3、CEA、TSGF、CA125、GDF3单独检测对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32.1%、26.8%、21.4%、17.9%、16.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64.3%,均高于任一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P<0.05).CA15-3、CEA、TSGF、CA125、GDF3单独检测对乳腺癌的特异度分别为88.6%、97.7%、77.3%、68.2%、77.3%,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72.7%,CEA单独检测特异性最好,且高于TSGF、CA125、GDF3单独检测(P<0.05).CA15-3、CEA、TSGF、CA125、GDF3单独检测对乳腺癌的准确度分别为57.0%、58.0%、46.0%、40.0%、43.0%,联合检测的准确度为68.0%,高于TSGF、CA125、GDF3单独检测(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临床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单一肿瘤标志物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可降低临床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途径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激活或变异,该途径激活可以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以及转移能力,进而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通过阻断mTOR通路的信号传递,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促进肿瘤坏死,并能与其他化疗药物产生协同作用,有望为胃癌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下调胃癌细胞SGC-7901的LAT1表达对其体外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2条针对编码LAT1的SLC7A5 mRNA寡核苷酸干扰序列和阴性对照序列,连接pGPU6/GFP/Neo质粒载体上,分别转染至细胞株SGC-7901,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后LAT1、LAT1异二聚体CD98hc mRNA与蛋白表达量,筛选出抑制率较高的质粒,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干扰序列的胃癌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酶切电泳分析和DNA测序证实成功构建LAT1-shRNA质粒,转染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质粒转染组相比,LAT1-shRNA1与LAT1-shRNA2重组载体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对LAT1 mRNA表达及LAT1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LAT1-shRNA2重组载体抑制效率最高,但CD98hc未见明显变化。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转染组比较,LAT1的表达下调后,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下调LAT1的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增殖、迁移与侵袭有抑制作用,并且细胞周期被阻滞,LAT1在人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