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8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反复发作1个月余于2005年1月20日入院。无腰痛,排尿通畅,无尿频、尿急、尿痛病史。体检:双肾区无叩击痛,未及肿块;膀胱区不充盈,无压痛;直肠指诊示前列腺Ⅰ度增生、质地中等、表面无结节。B超示膀胱和左肾占位。CT  相似文献   
2.
目的:肾功能不全是多发性骨髓瘤并发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且决定其预后,探讨1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的治疗体会。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于2005-04采用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例,男性,46岁,经严格的配型及常规检查,发现其胞兄为适合的亲体供者,经供、受者双方同意,结合病情资料并复习文献,先制订出详细治疗方案,然后行亲体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结果:①供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第7天拆线出院,肾功能正常。②受者肾移植术后第3天,血肌酐降至98.2μmol/L,肌酐清除率为45.7mL/min,肾功能恢复正常;干细胞移植术后第13天,查血红蛋白为54g/L、白细胞为4.0×109L-1、中性粒细胞为1.92×109L-1、血小板为30×109L-1,受者造血功能逐步重建,同时抽血行短片段串联重复的嵌合体监测证实受者造血干细胞基因型为完全供者型,说明受者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重建。结论:肾及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供、受者的良好配型是移植进行的必备基本条件;另外,术后初期患者处于完全性免疫缺陷状态,故手术后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抗感染治疗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TUBVP)和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HOLEP)治疗大体积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大体积(>80ml)BPH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TUBVP组34例,HOLEP组22例,TUBVP组采用英国顺康的双极电切系统(气化功率160W,凝血功率80W)。HOLEP组采用美国LUMNIS大功率钬激光(100W)系统。根据术中和术后随访情况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HOLEP组的出血量较TUBVP组则明显减少(P<0.01)。在术后保留导尿时间、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方面,HOLEP组有明显优势。术后1、3个月时两组患者在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等方面较术前皆有很大改善,且TUBVP与HOLEP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UBVP和HOLEP是两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BPH的方法;TUBVP具有更易普及的特性,有可能成为BPH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徐福松教授中医男科学术思想的形成历程,总结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①溯经典、构体系,规范男科病名治法;②立纲目、倡新说,升华创新男科理论;③重整体、辨联系,提升男科诊疗思维;④理病机、分内外,强调肾为男科枢要;⑤纳新知、重科研,衷中参西发展男科。  相似文献   
5.
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肾近曲小管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常误诊为肾癌而行根治性肾切除。近年来随着辅助检查的应用和临床病理水平的提高,嗜酸细胞腺瘤的发现病例逐渐增加,目前全世界报道病例已近千余例,国内迄今共报道近50例。本文就我院确诊的1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辅助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的方法。方法施行了10例小切口辅助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手术,包括肾癌根治术6例,重度肾积水2例,肾结核2例。采用健侧卧位,经腋中线第12肋缘下切4cm左右的小切口,直视结合腹腔镜下处理肾蒂,然后将肾脏经肋缘下小切口取出。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92min,均未输血,未发生任何手术并发症。结论与腹腔镜肾切除术相比,这种方法无需充气,使用普通的手术器械,更接近常规手术操作,降低手术费用,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5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共13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22~61岁,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在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HGPIN)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蛋白质表达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HGPIN和BPH患者血清总蛋白;从胶上切下表达有差异的兴趣蛋白质点,经胶内原位酶解后,用质谱仪测得其肽质量指纹谱;然后通过数据库检索鉴定蛋白质。结果:成功获得了HGPIN和BPH患者血清蛋白质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HGPIN银染胶上检测到1421-1532个蛋白质点,BPH银染胶上检测到1466-1778个蛋白质点。经过比对,选择了9个蛋白质表达量相差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并发现促瘤基因Serum amyloid A的表达产物在HGPIN中表达而在BPH中表达微弱或不表达。结论:用蛋白质组学对HGPIN和BPH患者的血清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可为HGPIN的临床早期无创性诊断以及发展变化提供实验依据。亦为今后从更高的水平来寻找前列腺疾病的功能蛋白质和差异性蛋白质,阐明前列腺疾病相互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等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在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igh-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PIN)和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蛋白表达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HGPIN向Pca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研究组为11例HGPIN患者,对照组为15例Pca患者.用二维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mphoresis,2-DE)和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MS)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并用ELISA方法进一步确认.结果 在两组中发现了12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在Pca患者中显著下调.结论 蛋白组学研究方法对HGPIN和Pca患者的血清进行差异比较是有效、可行的.PEDF可能与HGPIN向Pca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肾近曲小管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常误诊为肾癌而行根治性肾切除。近年来随着辅助检查的应用和临床病理水平的提高,嗜酸细胞腺瘤的发现病例逐渐增加,目前全世界报道病例已近千余例,国内迄今共报道近50例。本文就我院确诊的1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